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激励制度,释放创新活力。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习近平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讲话全文另发)
李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二、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市委书记尹力到朝阳区三间房乡开展接访活动。他强调,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担负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尹力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精益求精办理群众来信,耐心细致接待群众来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继续抓好接诉即办改革,用好这个办实事解民忧的主抓手,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最大限度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关心、支持、爱护信访干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信访部门要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为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企业
一、58项北京成果捧回国家科技奖
在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有58项。其中,双“唯一”——唯一的特等奖项目和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均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占3项。
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通过系统布局、稳定支持,推动产生一批优秀基础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乔杰主持完成的“人类生殖发育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项目,揭示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擦除父母源表观记忆的特性及人类X染色体随机失活特征,为指导生殖发育异常等疾病发生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将对提高生育力和出生人口质量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冰主持完成的“细胞命运稳定性与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项目则揭示了细胞命运稳定性和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表观遗传信息继承和功能机制方面取得了前沿性成果,为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退变提供了创新性的干预策略。这两个项目均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北京地区有16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凸显,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极地科考等重大战略任务中,也有“北京力量”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主持完成的“大深度高分辨穿透成像雷达技术与应用”项目,实现了穿透成像雷达技术能力和综合性能的跨越式提升,成功研发出嫦娥三号/四号测月雷达、嫦娥五号/六号月壤结构探测仪、火星车次表层雷达等重大装备,有力提升了我国空天探测水平。该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北京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主持完成。该项目对推动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科技进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服务网络强国和科技强国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扩大过境免签范围提升银发消费便利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记者注意到,《措施》针对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方面提出,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提高老年人消费便利度。对于汽车消费也明确,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涉及汽车、家居等多方面。对于汽车消费,《措施》提出,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结合汽车赛事、自驾露营、汽车文化体验、汽车改装、汽车租赁等,丰富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方面,将鼓励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局部改造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推动家电以旧换新。
同时,《措施》还提出,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村社区消费环境。
三、让科技园区和小微企业当面畅聊
为科技园区和小微企业牵线,正是西城政务服务的新尝试。因改造升级而“周转”的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搬回西直门内大街。与改造前相比,扩充了3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包括用于各类人才交流、洽谈的企业服务港。圆桌、咖啡、图书和服务人员的微笑,勾勒出这个温馨的角落。
基层
一、今年职称申报7月2日启动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7月2日在全市启动2024年度职称申报工作。
单位审核公示推荐阶段为7月2日到7月30日。
答辩评审阶段为9月1日到11月30日。高、中级职称评审需现场答辩;初级职称不答辩,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开展。
2024年本市新增集成电路、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网络安全、大数据、工程咨询、政务服务、花艺8个职称评审新专业,为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同时,为解决职称申报过程中申报人提交业绩成果时限紧张的问题,自今年起,本市新增设职称业绩档案库,专业技术人才全年可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中的“北京市职称评审服务平台”,随时上传工作中取得的业绩成果。
二、31个居民区有了专属家医团队
顺义区后沙峪镇与空港医院签约结对共建,27个村居及4个商住小区,分别与空港医院各科室团队、卫生服务站签订“一对一”共建协议,每个科室与一个村居或小区结成对子,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百姓身边。
今年4月,这一模式已在5个社区率先试点,顺义区空港医院党委下设的五个党支部分别与双裕西区、双裕东区、香花畦社区、顺颐名苑社区、金成裕雅苑社区签订共建协议。
新质生产力
一、提升平原新城承接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着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到顺义区调研。他强调,顺义区是“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定位,深化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吸引符合区域定位的产业落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平原新城承接能力,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科创芯园壹号是顺义区打造的第三代半导体专业特色园区,构建了产业服务全链条的培育体系。殷勇了解园区运行模式、企业入驻等情况,察看入驻企业产品展示和产线运行。康蒂尼药业公司深耕器官纤维化领域,其打造的治疗肺纤维化旗舰产品国内领先。殷勇了解药物研发、市场销售、产品管线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加速药物研发上市,拓展丰富产品管线,打造药物开发领先企业,融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殷勇听取顺义区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破解顺义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殷勇充分肯定顺义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在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抓紧谋划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定位,做大做强细分领域,增强企业集聚和协同效应,加快形成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与大兴国际机场优势互补,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提升会展业品质和发展能级,高质量做好新国展二三期项目建设,抓紧新国展联络线、地铁站改造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实施,完善周边交通体系,提升对外交通联络水平,同时狠抓营商环境优化,增强办展、参展便利性,吸引更多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知名展会落地。要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结合区域特点,提高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运营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引进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效应,系统提升为企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殷勇要求,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使铁的纪律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行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火灾防范和防汛各项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区域汛情、火灾等风险治理。
二、上地青年齐聚说新质生产力
“文明海淀高质量发展”上地青年新质说(进园区)活动近日在北京数字谷5G元宇宙体验中心举行,来自不同行业的上地地区青年人才代表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阐释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感悟与实践。
上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龚飞介绍,作为园区型街道,上地街道充分利用区位特点、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等优势,打造了“上地青年新质说”宣讲品牌,会集域内优秀青年,以产业、科技、创新等为切入点,促进科技与文化互促融合,展示上地企业的科创力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