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探探积目社交APP产品分析!青瓜传媒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

近几年,各家纷纷开始往社交细分领域布局寻找突破口,从以话题、兴趣为主题的社区社交类产品到直接“看脸翻牌”匹配的颜值类社交产品数不胜数。(据统计,在2019年国内市面上出现过的社交产品就达150多款)

那么,如果说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线上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就一定是必需品吗?陌生人社交产品有直接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有提高人们交友的效率吗?还是说,仅仅是依据互联网思维一厢情愿创造出来的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三款产品,概括为两个派别:

下面将通过拆解这三款产品主要功能的业务逻辑、差异化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希望能让你对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三款陌生人社交App有更好地了解。

本段将基于注册后的正常流程,拆解三款App是以什么方式获取到用户最底层的画像:

第一步:收集基本的用户画像,用于匹配算法的底层逻辑依据,以提供更精准的匹配体验,内容包括:

注册时必填的信息

(※图①为“灵魂测试”页,图②为初级人格测试题,图③为与其他用户匹配度结果,图④/⑤为匹配结果中合拍与不合拍情况分析)

注册完成后选填的信息

(※图①-图⑥分别为“在做”、“在热爱”、“在听”、“在看”、“在玩”和“在读”引力签类型的内容)

第二步:基于用户信息和系统分析生成的用户画像数据进行内容推荐,推荐内容的主要形式有两种维度:

注:

第三步:在后续的用户行为中也会进行挖掘、筛选、分类、分析和校准,以完善更全面的用户个人画像。

第一步:与soul相比,探探的做法相对原始,依赖用户主动输入,在注册完成后会引导用户完善个人资料便于优化匹配(大部分为选填信息,跳过也不影响用户使用主干功能)。

(※图①,②,③为探探个人资料编辑界面)

(※上图为探探个人资料信息结构图)

第二步:基于底层的用户画像信息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

(※图①为探探首页,显示用户卡牌概要信息;图②③④展开显示显示用户更多信息,其中会明确标出双方共同点;图⑤为用户个人主页)

第一步:与上述两款相比,积目的做法可以称得上简单粗暴,在注册时要求必选一个兴趣(且只能有一个),作为后续系统推荐时的依据。

(※上图为积目兴趣信息结构图)

第二步:发现筛选:选择筛选的距离范围,以及兴趣范围(全部兴趣或与你相同的兴趣)。

(※图①②为积目发现筛选页面;图③为首页,展示用户卡牌信息;图④为用户个人主页)

soul

探探

探探则是一开始模仿Tinder出道,用简单的交互方式提升用户浏览其他用户资料的效率为特色,早期取得极大的优势抢占了市场份额,在被陌陌收购前探探官方提供的数据中,(2018年6月)探探手机注册用户达9000万,其中90后用户占比75%以上,日活跃量600万,次日留存率高达75%,完成超过30亿次用户匹配,用户男女比例为6:4。到了2019年底,注册用户数量超3亿,18-25岁年轻用户占比最高,AppStore社交和生活类别中,下载排行和收入排行均位于第一名。

探探用户年龄分布在25-34岁的占比接近42%,多为白领,高收入人群较多,更看重直接匹配的效率。

积目

积目主打“潮”“酷”风格专属年轻人的社交平台,倡导以兴趣为基础拓宽社交圈子,其主要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95后占比近80%,是对音乐、艺术、潮流文化有追求的Z世代群体,可以通过产品内以下几个方面印证:

1)提供的兴趣项更为年轻个性、另类和小众化,例如LiveHouse、改装车、音乐制作、释放、怪癖、字母等;

2)AppUI呈现黑白色系为主的风格和官网品牌传达出的年轻时尚的视觉理念一致。

(※上图为探探官网,应该好几年没更新了,整体风格和设计比较“复古”)

(※上图为积目官网,点击图片可新开页访问,官网以全视频的形式为背景,视频内容中的不同场景突出了产品核心价值“兴趣”、“交友”以及“约会”)

3)用户头像平均质量较优,趋近于“网图”,翻快一点的话会有一种“都长得差不多、相似”的感觉,这里的网图并非贬义,而是指紧跟潮流、擅长打扮和自拍的一类人。

对于真实用户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探探>积目>soul

而探探和积目主打的是颜值社交,头像或者说照片的真实性有助于推进匹配的效率。

探探采用的方案是“人脸识别技术比对”,认证的前提需要先上传一张主头像(最多能上传6张头像),主头像必须是清晰露脸照便于认证。

测试功能过程中发现即使是认证不成功,探探也会保留认证时的人脸面部数据,如果在后续添加新头像时,系统会自动发起比对,减少用户操作。(由于只比对主头像的照片,所以其余五个位置的头像不影响)

积目则是通过让用户手动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然后再进行“面部特征生物识别”完成实名认证,其主要目的是完成“实名认证”,而非探探的“真实头像认证”即能证明该用户所上传的头像是其本人的照片。

对比之下,积目“实名认证”功能定位不清晰,更像是为加而加的功能,并不能起多大作用,如果说是为了约束用户行为,但也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而探探“真实头像”的功能更符合产品定位,是为了提升用户曝光度和匹配效率。在认证通过后,用户身上会有明显的认证标识,可为其他用户做判断时提供有效佐证。

更准确的说法则是探探“真实头像”认证只能说明大概率或99%概率是本人,因为盗用网图在陌生人交友App很常见,常被应用于诈骗和引流等黑产行业。

对于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soul>积目>探探

社区对于soul而言,是最核心的功能业务,通过什么方式能营造出属于soul用户的树洞和精神园地,这是soul一直在追求和强调的,来看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1)找准目标用户群

2)精细化运营

通过合理的运营手段促使用户生产出高质量的UGC内容和活跃用户氛围,提高社区用户活跃度和黏性:

(※图①为soul官方助手发布的活动页;图②,③,④为对应tag标签的话题详情页)

3)AI大数据匹配算法分发内容

4)推行官方孵化计划,鼓励用户持续创作优质内容

2019年11月25日启动了“SSR”孵化计划(SuperSoulReal),旨在鼓励用户创造更多优质内容,对在某一类垂直领域有持续创作的用户进行扶持,打造用户分层中的头部KOL,扶持奖励包括流量、资源扶持、专人运营和数据分析支持以及现金奖励等。

其主要目的是为丰富社区内容形态,布局六大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以更大化、更全面满足不同兴趣分层的用户。

(※上图为“SSR”计划中六大垂直领域及包含的内容)

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以符合并稳定产品整体调性

通过组建内容审核团队严格把控内容质量,将机审无法判定的内容(异常)进行24小时人工审核,保证内容合规性。

特别是在春节疫情高峰期间,实际体验下来,涉及图片、音视频类的帖子审核速度明显过慢(即使是发布普通的风光照),让人不禁怀疑系统到底有没有针对内容中的图像、视频和音频语音进行机器判别,亦或是高峰期发帖量大,机器处理速度慢,判断准确率低,内容积压在审核队列中导致人工审核不及时、周期长,且产品本身没有提供帖子发布状态,即使是审核不通过用户也不能及时获悉状态和原因。

不过对于内容如此严格把控的程度有迹可循:

2019年4月到6月期间,国家网信办启动了对即时通信工具内容的专项整治,因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内容被分别采取了约谈、下架、关停等不同程度的惩罚,涉及陌生人社交玩法的许多平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在去年八九月份重新上架后,进行大范围推广拉新,由于注册用户量激增,内容平均质量下降,随之而来导致一些老用户流失,普遍觉得“不像以前的soul了”,这无疑是给社区的内容运营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以下图片仅作为产品案例分析使用,如果给您带来不便,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理解。)

图①:

图②:

图③以及下图②③④:

上图①:

则是一种典型代表,一句简单“撩”人的话和一张能表明自己是女性用户的图片,就能吸引接近900个用户点赞,伴随而来的基本是“私信”轰炸,聊天icon上徽标99+的情况是大多数soul的女性用户或多或少都能遇到的,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为之。

(※前提:该男性用户动态中有明确能证明性别的照片;而以上聊天记录中可以很明显了解到,部分男性主动并不能证明是对你了解后产生了兴趣,而仅仅是因为你是稀缺的“女性”)

2)加强推荐算法准确和精细度,需要对用户进行更多更细维度的分层,目的是减少不同层级之间用户的交流,互存但不互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用户觉得“soul好像变了”的主要原因;

引导用户对机器进行训练,使其更懂用户,加强推荐或“不感兴趣”功能的普及,普及则要求该功能在交互上具有易用、清晰明了和准确等性质。

由于探探近期社区模块有大更新,下面会简单列出前后版本进行对比分析:

改版前:

(※图①②为改版前的探探“朋友圈”;图③为聊天窗口界面)

改版后:

改版后的更新点如下:

积目社区主要分为四个小模块,分别有:

在分析积目是怎么形成如今产品调性之前,我们先了解下积目创始人蔡狄的创业历程:

所以不难理解积目为何会形成与其他产品完全不同的气质,从将各类小众兴趣列为兴趣项就可见一斑。早期通过非常垂直媒体宣传、举办潮流文化和街头活动吸引相同价值观的用户,将产业资源和兴趣圈层打通,再到用户之间自传播沉淀为中、头部优质的种子用户。

(※图①为社区“推荐”页;图②③为社区“地区”页;图③为动态详情页;图④为个人主页)

社区如果仅仅只是用于多一个用户曝光的途径,而缺少关键的互动,就不足以建立有效的闭环,形成一个在平台上独立的功能产品。陌生人之间破冰如果单靠个人的“找话题/尬聊”能力很难维持长久的关系,从而产生很多“一次性”浪费,好的社区应该更像是一个能承载用户的兴趣、生活动态以及个人名片(多维度展示)的场所,为用户之间破冰提供更有指导性方向的话题。(比如我通过soul的“灵魂匹配”匹配到一个用户,点进去她的主页后发现她最近看了调音师这部电影,刚好我也看过这部电影,我们之间就有了共同话题,可以就此展开交流)

陌生人社交难逃低俗怪圈,流量和商业利益诱惑下,容易打擦边球,特别是在2019年,因为社区管理的敏感问题被下架或约谈的App有很多。

近期行业内也揭露了一起恶性事件,soul运营合伙人李某为打击竞品uki,故意设局制造违规内容,以此举报来打压同行,导致uki被下架近四个多月,产品注册用户量出现断崖下降,造成公司运营停顿。

三款产品在现阶段主要通过会员订阅制和售卖虚拟币等增值服务的方案进行变现。

下面将对三款产品中付费功能及价格进行简单对比:

【超级星人】主要特权可查看谁访问过你的主页、聊天等级加速、发布5分钟的音视频动态等。

(※soul-超级星人价格表)

目前暂未明显看到soul出现其他类型的变现模式,正在探索的只有在当前模式上的一些延伸尝试,例如主打的“灵魂匹配”功能在进行收费的可行性测试,通过逐渐减少每日匹配次数上限、提高匹配精确度和匹配效率,再慢慢过渡到付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一个长期主打免费的功能过渡至付费的过程,最终的替换速度还是要根据用户的反应数据决定,与免费阶段时的体验形成明显差别用户才会买单。

(※免费向付费过渡的流程)

【VIP】主要用于滑错反悔、任意更改定位、无限“喜欢”次数(普通用户每日120次)

(※探探-VIP会员价格表)

【查看谁喜欢我】开通后可以查看哪些用户“喜欢”了你

(※探探-“查看谁喜欢我”特权功能价格表)

【闪聊配对】每日3个蒙脸在线配对实时聊天的机会,对话达20个回合可解锁对方头像,或者通过购买“偷看特权”直接解锁。

在线实时配对聊天弥补了“卡牌配对”低时效、高延迟的问题,闪聊的也只能是已开通了该功能的用户,虽然用户范围被缩窄,但双方“配对”的意愿程度是高度接近的。

闪聊开始后的前20个回合还设置了蒙脸机制(指用户看不到对方真实头像),意指先“灵魂社交”,通过聊三观、聊兴趣完成匹配的首轮考验,可惜现实很骨感,很容易通过互相刷屏解锁,最终都是奔着“和你聊天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去的,闪聊的功能虽然在滑牌中显得更具有价值,但是硬要套一层“面具”,在产品内的功能矩阵中显得格格不入,有点像开倒车。

我不禁在想,是先有蒙脸的收费点,还是先有蒙脸的需求点。

(※探探-“闪聊配对”功能价格表)

【超级曝光】该功能可以在30分钟内增加曝光度(10倍的人优先看到)【闪聊偷看】可在闪聊配对时直接解锁对方头像

【探探币】探探的虚拟币,可用于购买超级曝光和闪聊偷看

【VIP】主要用于滑错反悔、任意更改定位、无限“喜欢”次数、优先推荐(增加曝光量)、高级筛选(筛选项包括用户照片数量、标签和星座)。

(※积目-VIP价格表)

【查看谁喜欢我】开通后可以查看哪些用户“喜欢”了你。

(※积目-“查看谁喜欢我”特权功能价格表)

积目从去年底被映客收购后,十二月份开始进行变现方案尝试,先开通的是VIP增值服务,“查看谁喜欢我”服务依然是免费,到了今年一月开始逐渐加大测试范围,“查看谁喜欢我”需要付费才能查看,从贴吧的反馈来看,对没有付费习惯,一开始就享受“白嫖”的部分普通用户来说会是比较大的打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失去了原本的重要优势,用户价值骤减,而且付费功能价格相对较高。

soul倾向于打包功能付费模式,会员在购买其他虚拟道具时有额外折扣,而探探和积目采用多点付费模式,便于后续拓展新的变现功能。

三款均有“查看谁喜欢我”的功能,对于soul的用户而言,访问主页1次2次不值一提,而反复查看多次,甚至每天“关心”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刺激用户付费揭谜底,当然,更多是取决于用户的好奇心与是否在意。

(※上图为soul-“谁看过我”列表页面)

而对于探探和积目用户而言,“查看谁喜欢我”是一个“外挂”般的功能,相当于掌握了“主动权”(可以从喜欢你的列表里面挑选你喜欢的完成匹配),自然价格也比偏贵,探探的“查看谁喜欢我”为60元/月,积目则为58元/月。

2019年6月数据:

【探探】

41.7%的用户年龄在25-34岁之间,41.2%的用户为企业白领,40%的用户收入在5-10k之间,9.2%的用户收入在10-20k之间。

【积目】

65.8%的用户年龄在18-24岁之间,43.9%为在读学生,43.3%的用户收入小于3k,10.5%的用户收入在3-5k之间。

积目对标价格的参考目标没考虑仔细,自己的用户属性也没了解清楚,探探五成以上的用户多为白领、上班族和高收入人群,有足够的付费能力。

而积目主要用户群体为在校学生或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对他们而言,包季的腾讯视频会员再加上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可能会“更香”。

近两年来直播行业进入成熟期并呈现下滑的趋势,走势低迷有疲惫期的态势,为了刺激商业生态,陌陌和映客开始布局陌生人匹配效率相对较高的兴趣交友领域,并也有将直播带入陌生人交友领域的意向。

2018年2月,陌陌以7.6亿美元的价格全资对探探完成收购。2019年7月,映客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对积目完成收购。

如果单看直播业务,探探有陌陌背书会更具优势,另有消息称探探如今的直播团队就是陌陌原本的直播团队,陌陌这些年走得非常稳,始终位于直播行业最头部,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Q4陌陌的运营利润为14.585亿元,2018年同期为10.926亿元。2019年Q4探探的运营亏损为2.027亿元,2018年同期运营亏损2.199亿元。

被收购后的探探并未给陌陌带来很可观的收益,而且在2019年4月份探探卷入“涉黄”风波,产品被全平台下架整改,两个月后才得以重新上线,至今仍未恢复至下架前的规模。

2018年,陌陌的月活用户从Q1的1.03亿到Q4的1.13亿,仅增长了10%左右。

2019年,陌陌在前三个季度的月活用户数分别为1.144亿、1.135亿、1.14亿,12月为1.145亿,较2018年同期的1.133亿仅增长200万,二季度甚至还略有下滑。

此时的陌陌商业模式见顶,用户增长停滞,急需寻找下一个大规模变现场景,希望可能就寄托在2018年以7.6亿美元收购的探探身上。

有迹象表明,探探的用户是具有可观的付费用户规模的,根据官方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Q4探探付费用户有450万,且探探与陌陌用户的重合度低(当然也是能被收购的其中一个原因),这时候上线直播业务,目标则是完成对探探直播存量用户的挖掘,从而拉动陌陌的营收增长,而探探在产品和业务层面也需要新的元素刺激,加快商业化进程。

通过引入直播和“附近的人”丰富探探产品的形态及商业模式,在未来直播运营的策略上,探探应该会更偏向尾部的直播用户倾斜,主打附近的主播页面,强调陌生人直播交友的属性,这样会更符合用户对原本产品的诉求和期待。

(※图①为直播-推荐页;图②为直播-附近页;图③为发现-附近页,发布-动态/直播功能;图④为发现-附近页-最近直播推荐)

直播和“滑牌交友”这两个旧元素是否会碰撞出新火花,探探的新模式是否能引领下一个风向呢,还未知,可以预期的是:

在今年3月27日晚,我在soul上面发起了针对“是否会打开soul应用通知”的投票,115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关闭应用通知的占比达76.5%,接近八成的用户会选择屏蔽应用通知。

这还仅是抽样统计soul用户的选择,要知道soul对于应用通知提供给用户的权限是比较开放的,消息接收模式如下:

(※上图为soul-通知设置界面)

(※上图为探探和积目推送的“运营激活类”通知)

小结

应用PUSH通知作为App中很重要且最常见的激活和挽留用户的运营策略,用得好那将是纯收益零成本的买卖,用不好反会提醒用户卸载App。

soul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克制,选择把主动权交给用户,提供了定制化的通知消息组合,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定,既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也与其他App形成了明显的体验差,从而提升好感和忠诚度。

而探探则根据用户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然后采取不同频率的推送方案:当天打开频率较多,则不会推送任何运营类通知;一到两天及以上不打开App,则会在早8点至晚10点之间每隔两个小时推送一条激活唤醒通知(一天最多会有8条),通知的主要类型为推荐附近的用户,打开后所推荐的用户会排在卡牌列表的首位。

各家都采取了不同的通知运营策略,是基于对平台下用户的理解,soul更像是一个朋友,走情感化路线,探探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自杀式的策略,最坏也不过是卸载,最好的情况是唤醒成功,再不济也只是关闭应用通知继续保持沉默,有需要时你肯定会打开。

soul主要通过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好友共同的聊天等级等组合手段吸引用户留存。

聊天等级:随着在双方聊天回合数增加,聊天界面右上角的爱心会一点点累积。每满3颗爱心可以点亮1个字母,以此类推,点亮soulmate则达到满级,越往后的字母所需的聊天回合数就会越多。(同性之间会显示蓝色,异性之间会显示粉色)

soulmate空间:在点亮soulmate之后,可以选择建立soulmate关系,同时可以拥有二人专属的soulmate空间,发布属于双方的动态。

(※图①,②为soul聊天界面;图③为个人主页,提供soulmate空间入口;图④为soulmate空间;图⑤为“广场”推荐的soulmate空间动态)

此外,探探和积目能留住用户的最主要原因是提供了接近无限多的关系撮合可能,用户会抱有与之匹配的关系出现,而如何保持用户的热情,减少挫败感,是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探探和积目天生自带高门槛,只有双方完成匹配才可进行对话,而soul的情况在上面也介绍了,女性用户在私信基本无门槛的App中极其容易受到骚扰,soul采取的做法是提供“防过度打扰”机制,用户当天的私聊人数达到上限时(预估为99人),其他新的私聊用户则需要通过送礼才能开启聊天通道。

不仅“贴心”为用户提高了防骚扰门槛,还自然地促成虚拟商品的交易,送的礼物用户会收到通知,以及在个人主页的“礼物墙”上可以公开展示。

但“被骚扰”本人对这一“贴心”的机制基本无感知(除非他人告知或自己了解得知),这多少存在一些不透明,如果是在“防过度打扰”机制被触发时,当事人端有提醒标识,甚至可以自主选择关闭“防过度打扰”,在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上会更平衡。

当然,这完全取决于决策倾向,在某一情境下,某些机制默默运行以不打扰用户为出发点,也是一种好的用户体验。

(※上图为soul-聊天界面-“防过度打扰”弹窗)

在防骚扰的问题上,“堵”只能是暂时性的方案,且只是该问题组合方案中其中的一个子方案而已,如果从长期可持续的角度看,建立起用户信用体系,严格精准实行奖惩措施,能极大约束用户行为,更好对用户进行分层管理,也响应了之前soul在推广文案中提到的:

你的灵魂不能太无趣,否则我们建议你不要来。如果你三观不正,我们不欢迎你来。如果你的目的不单纯,我们禁止你来。

虽然举报功能是App最基本、常规的功能,但在探探这边,执行力度的层面会更具说服力,一旦发现并证实用户存在骚扰字眼等行为,都会面临直接封号的结果。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女性用户在陌生人社交App中是处于被保护和追捧的角色,是处于社区食物链顶端,一个好看的女生一天可以收获近万个喜欢,普通一点的几百上千都有可能。前几天从一个用户那里了解到,注册了两年,但玩的特别少,就已经有26万人点赞,男性用户主动积极,女性用户相对被动,一个长相平庸的男性用户数月可能也收获不到几个喜欢。

在探探中男性用户会喜欢60%的女性用户,而女性用户只会喜欢6%的男性用户,还有女性用户匹配成功率超高,有60%的成功率,我们的数据中,最不受欢迎的女生也要比最受欢迎的男生受欢迎。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男性用户是没有筛选条件的,而女性用户更多会先仔细查看资料中的照片和其他信息,例如职业、爱好、对某些事情看法(价值观),思考后才会下决定。而大量“不走心”的“喜欢”也会使女性用户逐渐减少对可能会出现匹配关系的期待值,从而导致女性用户只能贡献出极少量的“喜欢”。

即使在今年二月份国内疫情高峰这种最特殊的情况下,探探人均使用时长增幅超30%,App内每天配对数、聊天消息条数均上涨20%,女性用户右滑“喜欢”男性的比例也仅仅从6%上涨到9.8%而已。(破了探探创立6年以来最高纪录)

(※图①为积目用户表示“没怎么管这个软件,突然就破万了”;图②为探探注册两年但非活跃女性用户,收获了26W+“喜欢”;图③为探探女性普通用户,一天收获近500“喜欢”)

感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或启发。意犹未尽,希望在下一篇能针对某一个App展开讲,如果有什么想法、建议、意见欢迎留言或联系,再见。

THE END
1.社交类app需求分析报告社交类app可以帮助人们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并且能够让用户发现新的朋友圈和兴趣爱好群体。本报告将对社交类app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用户群体 社交类app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 青少年和年轻人:这个群体是社交app的主要用户,他们喜欢与朋友分享生活点滴、看到https://wenku.baidu.com/view/834c1f54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2.html
2.社交类APP开发功能需求分析,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社交软件最好提供分享功能,例如在朋友圈、微博分享有趣的短视频、拍摄新鲜事物,不仅迎合了用户的需求,不同的社交手机软件还可以通过自选配乐的功能,丰富视频的元素;选择酷炫的魔法特效,让用户的视频更好玩。p>打开任意APP应用下载市场的下载量排名。这时你会发现,TOPhttps://www.perfcloud.cn/blog/post/23372
3.分析开发不同类型app的特点和用户需求不同类型的APP在开发和用户需求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型的APP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户需求: 1.社交媒体类APP: 特点: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和社交连接。通常包括用户个人资料、动态消息、照片和视频分享等功能。 用户需求:社交互动、实时通讯、信息分享、关注兴趣点。 http://www.apppark.cn/t-49251.html
4.分析开发不同类型app的特点和用户需求1 社交媒体类APP: 特点: 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和社交连接。通常包括用户个人资料、动态消息、照片和视频分享等功能。http://www.landian.org/jishu/20231113379.html
5.一周CPAPP体验分析报告用户场景:小陆是一位酒吧驻唱歌手,平常人际圈较广,本人爱玩爱动,在自己发掘下找到了一周CP,用APP的“一起玩”功能帮助自己寻找更多的玩友。 3.3 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可以分为3类 :寻找恋爱对象(异性交友)、扩大交际圈朋友、需要更多社交APP 四、市场现状和竞品分析 https://www.jianshu.com/p/e35d56edbf8f
6.抖音app分析4篇(全文)校园APP有其内在性的逻辑,当前的校园APP已经特别关注到了校园生活中表达出来的方方面面需求,校园APP的开发者与运营者理应去探寻具备高粘性的校园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与途径。 ④校园APP社交平台更具核心的价值是兴趣和分享 过往的校园APP大都基于其工具属性,要深度社交有较高难度。校园APP社交平台的开发与运营趋势是更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5jezp5a.html
7.分享一篇关于陌生人社交的竞品分析报告(上)我将从赛道宽度和赛道长度两个维度分析市场规模。 陌生人社交行业现在处于智能网引领的需求推动期,而且陌生人社交平台拥有互联网基因,而非互联网+,是创造型的行业,因此行业空间不受现有行业限制,只取决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新需求,所以赛道宽度和长度主要看用户规模。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5709-1.html
8.医生移动APP战局进入中盘,实用业务协作成致胜关键知识提升类APP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市场趋于饱和,社交性与工具性决定产品差异化优势;工具协助类APP专业性强,产品种类少,产品渗透度还不够高,未来发展潜力大。 目前,医生最迫切的移动医疗需求是“院外患者管理”,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低年资医生是这类需求的主要来源,这也映射了分级诊疗对行业的影响。院外患者管理https://36kr.com/p/1722886176769
9.社交网络模型(精选十篇)NFC手机上的 社交软件APP的功能更 多的是基于对NFC标签信息的分析和对操作人的行为分析,以此为依据向后台申请信息, 这种比目前常用的推送式手机软件增加了复杂的分析逻辑, 要求后台能够配合进行大数据的分析, 同时社交软件采用的是所谓的熟人模式,而非陌生人模式,即充分应用社交的6度分割模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woi2qs.html
10.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46页)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docx,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 目录 TOC \o 1-3 \h \u 19712 版本历史 3 30276 一、产品概述 3 15315 1.1 产品背景 4 13250 1.2 产品口号 4 3085 1.3 产品目标 4 13592 1.4 用户需求分析 5 3492 二、产品整体架构 5 3239 2.1 产品结构图 5 10902 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1/8060052033004035.shtm
11.完整社交APP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整体架构前端后端架构完整社交APP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整体架构前端后端架构 一个社交App需实现的功能 用户关注的常规社交功能、活动、地理位置、探索功能、新鲜事、视频照片分享等等,需要提供的功能不胜枚举,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开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异常复杂的。 当一款社交App发布之初,用户访问量比较小,使用一台服务器就能够支撑全部的访问https://blog.csdn.net/English0523/article/details/60763056
12.day01—项目介绍与环境搭建根据《2018社交领域投融资报告》中指出:虽然相比2017年,投融资事件减少29.5%,但是融资的总额却大幅增长,达到68%。 这些迹象说明:社交领域的发展规模正在扩大,而很多没有特色的产品也会被淘汰。而随着那些尾部产品的倒下,对我们来说就是机会,及时抓住不同社交需求的机会。以社交为核心向不同的细分领域衍生正在逐渐走向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36895
13.健身运动类App产品分析——keep悦跑圈咕咚的竞品分析当然这部分用户主要由学生及职场新人为主,因为经济或自由时间少等原因选择App作为健身入门的方式,也是健身类App主要目标客户群体。 3.2产品基础信息对比 产品需求定位: 通过上述三个产品的基础信息对比,可以发现三款产品都致力于打造“工具+社交”的健身运动app,不过侧重点不同。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97043283469998251.html
14.相亲APP开发:婚恋交友app开发需求分析文档—上海艾艺7、交友事宜:为了更好地提高用户的沟通协调能力,婚恋社交APP为用户即时消息推送约会事宜,使用户的生活更加便捷。 8、交友社区:婚恋社交APP设定了约会社区基本功能,用户可以公布有关生活,工作,情感等的评论,社区中的朋友可以评论,转发等。 以上是一款婚恋交友APP开发功能需求分析,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报价单,欢迎致电咨询上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21_10/blog_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