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厨房为例,初探美食菜谱类APP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态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生活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做饭,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更多的是来自于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对于“会生活”的追求。

主要功能

产品Slogan: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好的slogan不仅能够起到宣传产品的作用,还能激发起用户使用产品的欲望,更加贴切产品本身的用户需求,能够在繁忙的一天里选择自己做饭的一定是一位对美食和爱充满着执念的人吧。

文案信息

2.3.2-1下厨房部分文案展示

对用户最好的关怀莫过于温柔的言语。下厨房的文案做的很有情怀,将用户的需求与产品的特色通过温馨的文字融合在一起,让用户在使用该产品之前就已经对该产品有了一定的认知与期望。

3.1.1下载量

根据各大应用市场的分析,挑选了三款最具典型的美食菜谱类APP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下厨房APP的市场占比还是很乐观的,一直占据较为优先的地位。

图3.1.1-1三款美食菜谱类APP下载量排名

图3.1.1-2下厨房安卓市场下载权重值

Android市场的下载量是豌豆荚、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等主流应用商店下载量的总和。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下厨房APP已经成为了市场上亿级用户使用的应用端,市场规模与相应数据流量已经逐步成型。从各项数据看出,美食菜谱类应用市场格局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对于产品细节的完善与补充,比如对电商物流或者大咖入驻,社交等。

3.1.2用户分析

目标人群

用户特征

从以上数据显示下厨房的男女使用占比接近1:3,适用人群多数为女性,年龄层25~40岁阶段,这也决定了APP的整个界面UI的风格走向。人群使用地也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健康生活的概念比较重视。

3.2.1产品信息结构图

为了比较清晰的看产品结构,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大致分了几个大类。从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下厨房已经在满足菜谱搜索的基本功能外,还成功的融合了电商和社交模块。也能预测到后面的发展趋势应该也是在电商和社交模块的不断优化与改进。

3.2.2核心功能分析

搜索菜谱功能

图3.2.2-3搜索菜谱页面展示

搜索菜谱是下厨房APP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吸引用户使用该产品最基础的方式。在产品首页的设计上,将搜索界面放置在首页的顶端并加以颜色的区分,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框架里面输入一定的指引文案,进一步引导用户输入菜谱或者食材来进行搜索功能。

图3.2.2-4下厨房搜索菜谱流程图

在搜索菜谱的过程中,下厨房有个“添加菜篮子”的延展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材准备的问题,预防用户因为疏忽遗漏部分食材,帮助用户记忆。在菜单比较多的情况下,需要买的食材种类会有一些重复,下厨房的菜篮子功能里还能合并菜单,大大的方便的用户得的浏览,但是现目前而言,合并功能只会把同类食材显示出来,需要买的分量或者数量以及相对应的食谱还没有显示。

有些菜谱里面还会有一键买齐的功能,用户点击了以后会直接切入到购物环节。但是目前这个功能可能还只是处于试水阶段,在下厨房菜谱里面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下厨房的市集里面售卖的物品还大多集中在干货类别,基本就没有鲜肉时蔬。

图3.2.2-5一键买齐功能

发布菜谱功能

图3.2.2-6下厨房发布菜谱展示

创建菜谱的页面整体干净简洁,配色也可爱清新。首先看到的是醒目的创建菜谱和上传作品两个选项,以此更好的引导用户点选。草稿箱置于页面下部,方便用户修改以及临时存储,也不破坏页面整体的美感。

点选创建菜谱后,整个页面只有上面部分“写下菜谱名字”一栏,以下为留白和输入框展现。以此给用户创建菜谱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发布菜谱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会有一句简短的文字描述,以此来更好的引导用户一步一步完成发布菜谱的具体操作,并且下厨房还能在用户输入菜谱名之后自动的识别到可能会用到的食材用料。这一点交互上面感觉做的还是很贴切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操作时的思考负担。

图3.2.2-7发布菜谱功能流程图

市集购物模块

图3.2.2-8下厨房购物流程图

图3.2.2-9厨房好物页面展示

另一个就是下厨房的市集模块。市集分类将“下厨房”大范围的从内容转向了电商功能。

图3.2.2-10下厨房市集展示图

社交功能

下厨房的社交功能集中在首页的“厨studio课堂”、“对菜谱进行评价留言”以及“信箱”这三个模块里面。

图3.2.2-11厨studio课堂页面展示

下厨房另一个社交模块就是信箱,通过信箱里面的消息,讨论区,周边等社交行为来增加用户使用黏度。另一个也是通过信箱里面的消息功能来弥补用户在学习菜谱时与发布者的即使反馈与沟通问题。

3.2.3盈利模式分析

电商平台分成

下厨房的电商平台分成可分为两大类,B端是与相对知名的大品牌商的合作,C端是食材食器等的小商品供应商。

另一方面,下厨房联合供应商集中整合资源进行推广,通过团购、特价、闪购等活动,迅速积聚流量。

与C端的合作是典型的电商佣金模式。

直播元素收益平台分成

“厨studio”直播功能应该是下厨房一个比较亮点的地方。给一些厨界大咖提供平台,让大咖从其中获取利益的同时,平台还能抽成,又产生了内容,活跃了社区,还能增加用户使用粘度,吸引更多厨界大咖来提升产品的专业度。

从上文分析来看。目前市场上美食菜谱类应用最接近下厨房APP的就是豆果美食。下文就从其功能结构和界面等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该应用的一些初步状况。

【主要功能】

在豆果,你能够

—发现食谱:遇到从法式鹅肝到川味冰粉的各口味食谱,满足对美食的一切幻想。

—圈圈:潜水收藏大师做菜心得,或是火热参与美食话题奇葩讨论。垂直社交法则,找到听懂美食声波的伙伴。

—在线课堂:世界名厨、美食达人传授独门秘籍,万人在线课堂打破“好吃不好做”的魔咒,感受美食部落的狂欢。

—购好货:一键购买,下班路上高效网罗全球美味;良心价格,逛遍市场也淘不来的安心食材。

还有……更多体验,等待你去发现。

在品牌宣传方面,豆果美食也在积极与曾经畅销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进行过战略合作,这无疑对其品牌宣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广。

图4.3-1豆果美食产品信息结构图

4.4.1产品视觉界面分析

图4.4.1-1豆果美食产品界面

豆果美食APP的产品界面大致也走的小清新风格,在配色以及图片搭配上面都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能够很好的引发用户对于食物的热爱。

豆果美食首页的ICON设计直接引用了天猫的轮廓外形,或许能够在某些程度上表明豆果上很多商品是来自天猫淘宝,但是如此简单粗暴的直接挪用,会给用户一种粗糙不太精细的感觉,尤其是现在天猫形象家喻户晓,再在这里使用会令用户没有新鲜感。

豆果美食的圈圈模块专门负责社交功能。豆果也根据一定的数据调查将话题划分为很多小的模块区域,将其用具象的图片放置在页面的中央醒目的位置。但是豆果对于图标的设计似乎有点不是很上心,比如像“豆果课堂”和“减肥瘦身”、“吃货日记”等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代表性,甚至有些图标直接使用红底白字来代替,这将会带给用户比较差的使用体验。

购好货页面里面的ICON图标一看就知道应该是经过了统一设计的,但是在颜色上面却使用了灰白调,这可能与美食的基调有点不太统一。

4.4.2下厨房和豆果美食功能模块对比

通过分析,下厨房与豆果美食在功能模块结构上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有些细节之处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下厨房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巩固自己的产品亮点,弥补不足的地方。

就发布菜谱功能而言,这是产品让用户产生内容进行进一步社交的模块。豆果美食在发布菜谱的同时还能发布不同话题的帖子功能,这就解除了用户在发布内容选择上面的禁制,打开用户的想象力,从而为平台产生更多内容,增加了用户黏性,提高了社交性。

图4.4.2-1豆果美食发帖子页面展示

对于下厨房而言,豆果美食还有一个比较专注于用户健康以及饮食规划的功能。豆果美食在个人账户管理里面还添加了一个家庭膳食管理的功能,依次添加用户以及家人的各人身体的各项指标以及健康信息,来给用户规划管理每天的膳食需要。

图4.4.2-2豆果美食家庭膳食管理页面展示

图4.4.2-3豆果美食积分商城页面展示

在购物折扣方面,豆果美食有使用优惠券和成为会员两种途径。其中优惠券分为店铺优惠券与豆果美食平台的优惠券两种,方便了平台与商家各自搞活动时的策划。会员模式是豆果美食的包月形式,开通不同的会员模式(5元初级会员、10元中级会员、20元高级会员)已得到在商城里面相应的购买折扣以及优惠券和满减活动等特权。

图4.4.2-4豆果美食会员包月页面展示

4.4.3盈利模式对比

下厨房的视觉设计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但也会给人一种不够大气的错觉,随着以后市场的不断扩大,用户不单单只针对可爱粉嫩的少男少女。可以考虑在往国际高端化发展,已期望能吸引更高端的五星级人才入驻。

市集这块儿应该是目前下厨房应该好好沉淀下来继续细化与突破的模块。市集里面的商品分类目前显得比较混淆,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里进行铺排;另外时蔬生鲜的种类有限,大多都偏向于水果,而蔬菜和新鲜肉类比较少,或许是因为物流的原因,建议可以考虑与像京东这样具有自己冷链系统的商家进行合作。

内容是平台吸引用户的地方,可以增添一些比如积分商城或者等级制度等排名手段来刺激用户进行内容发布与社交活跃。这样既增加了用户的积极性,也给平台收益多增加了一些渠道。

5.2.1引流与拉新

现下有很多媒体节目比如赵薇与黄晓明的《中餐厅》都有涉及美食制作等内容,下厨房应该考虑与这些节目进行合作,形式可以多样,不用局限与赞助,也可以在线下分区域的以提供场地或者举办餐饮主题活动等的方式。这样可以引流一大批用户来使用平台,已达到更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在内容方面,未来的美食类APP应该是一个大咖云集的平台,可以让用户通过平台就能跟着米其林大师一起制作美食,参与美食的探索之旅。有了大神的魅力,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

5.2.2吸引用户参与

5.2.3与生鲜电商合作

下厨房曾与易果生鲜达成过战略合作,但是就目前市集里面的时蔬生鲜以及新鲜肉类的售卖物品来看,大度都是易存储的腌制肉或者冻品为主打,很少有看到新鲜时蔬与鲜肉的身影,这或许与物流与存储有关。建议下厨房扩大与生鲜电商的合作,引入同城物流,方便用户能够及时方便的获得下厨房平台给以的新鲜、健康、快速厨房生活。

5.2.4与周边商家合作

在电商方面,应该围绕周边的商家来进行规划发展,毕竟食材的时效性很重要。可以通过用户的定位来自动检索周围的优质商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配置菜谱。用户可以将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厨师预约到自己家里面来进行现场教学和美食制作,也可以将菜谱发布者做的某个料理的蘸酱买回来。反正未来的电商应该在用户探索美食路上解除更多限制,说不定自己家做的炸酱面与别人家的炸酱面就只差是差了那么一点点酱呢。

5.2.6引入共享元素

其实对于烹饪美食,所谓的条件无非就是场地、厨具以及食材,平台可以引用现下比较流行的共享元素来让用户进行共享。比如用户在旅行中,想要自己做一顿美食;比如一个不常做烤鸭的用户某天需要尝试一下烤鸭,需要借用烤箱;比如用户在外野炊,需要借用一些餐具。这些都是对用户使用平台解除条件限制很好的切入点。

THE END
1.社交类app需求分析报告社交类app可以帮助人们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并且能够让用户发现新的朋友圈和兴趣爱好群体。本报告将对社交类app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用户群体 社交类app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 青少年和年轻人:这个群体是社交app的主要用户,他们喜欢与朋友分享生活点滴、看到https://wenku.baidu.com/view/834c1f54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2.html
2.社交类APP开发功能需求分析,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社交软件最好提供分享功能,例如在朋友圈、微博分享有趣的短视频、拍摄新鲜事物,不仅迎合了用户的需求,不同的社交手机软件还可以通过自选配乐的功能,丰富视频的元素;选择酷炫的魔法特效,让用户的视频更好玩。p>打开任意APP应用下载市场的下载量排名。这时你会发现,TOPhttps://www.perfcloud.cn/blog/post/23372
3.分析开发不同类型app的特点和用户需求不同类型的APP在开发和用户需求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型的APP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户需求: 1.社交媒体类APP: 特点: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和社交连接。通常包括用户个人资料、动态消息、照片和视频分享等功能。 用户需求:社交互动、实时通讯、信息分享、关注兴趣点。 http://www.apppark.cn/t-49251.html
4.分析开发不同类型app的特点和用户需求1 社交媒体类APP: 特点: 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和社交连接。通常包括用户个人资料、动态消息、照片和视频分享等功能。http://www.landian.org/jishu/20231113379.html
5.一周CPAPP体验分析报告用户场景:小陆是一位酒吧驻唱歌手,平常人际圈较广,本人爱玩爱动,在自己发掘下找到了一周CP,用APP的“一起玩”功能帮助自己寻找更多的玩友。 3.3 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可以分为3类 :寻找恋爱对象(异性交友)、扩大交际圈朋友、需要更多社交APP 四、市场现状和竞品分析 https://www.jianshu.com/p/e35d56edbf8f
6.抖音app分析4篇(全文)校园APP有其内在性的逻辑,当前的校园APP已经特别关注到了校园生活中表达出来的方方面面需求,校园APP的开发者与运营者理应去探寻具备高粘性的校园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与途径。 ④校园APP社交平台更具核心的价值是兴趣和分享 过往的校园APP大都基于其工具属性,要深度社交有较高难度。校园APP社交平台的开发与运营趋势是更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5jezp5a.html
7.分享一篇关于陌生人社交的竞品分析报告(上)我将从赛道宽度和赛道长度两个维度分析市场规模。 陌生人社交行业现在处于智能网引领的需求推动期,而且陌生人社交平台拥有互联网基因,而非互联网+,是创造型的行业,因此行业空间不受现有行业限制,只取决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新需求,所以赛道宽度和长度主要看用户规模。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5709-1.html
8.医生移动APP战局进入中盘,实用业务协作成致胜关键知识提升类APP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市场趋于饱和,社交性与工具性决定产品差异化优势;工具协助类APP专业性强,产品种类少,产品渗透度还不够高,未来发展潜力大。 目前,医生最迫切的移动医疗需求是“院外患者管理”,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低年资医生是这类需求的主要来源,这也映射了分级诊疗对行业的影响。院外患者管理https://36kr.com/p/1722886176769
9.社交网络模型(精选十篇)NFC手机上的 社交软件APP的功能更 多的是基于对NFC标签信息的分析和对操作人的行为分析,以此为依据向后台申请信息, 这种比目前常用的推送式手机软件增加了复杂的分析逻辑, 要求后台能够配合进行大数据的分析, 同时社交软件采用的是所谓的熟人模式,而非陌生人模式,即充分应用社交的6度分割模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woi2qs.html
10.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46页)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docx,学习社交APP产品需求文档 目录 TOC \o 1-3 \h \u 19712 版本历史 3 30276 一、产品概述 3 15315 1.1 产品背景 4 13250 1.2 产品口号 4 3085 1.3 产品目标 4 13592 1.4 用户需求分析 5 3492 二、产品整体架构 5 3239 2.1 产品结构图 5 10902 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1/8060052033004035.shtm
11.完整社交APP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整体架构前端后端架构完整社交APP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整体架构前端后端架构 一个社交App需实现的功能 用户关注的常规社交功能、活动、地理位置、探索功能、新鲜事、视频照片分享等等,需要提供的功能不胜枚举,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开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异常复杂的。 当一款社交App发布之初,用户访问量比较小,使用一台服务器就能够支撑全部的访问https://blog.csdn.net/English0523/article/details/60763056
12.day01—项目介绍与环境搭建根据《2018社交领域投融资报告》中指出:虽然相比2017年,投融资事件减少29.5%,但是融资的总额却大幅增长,达到68%。 这些迹象说明:社交领域的发展规模正在扩大,而很多没有特色的产品也会被淘汰。而随着那些尾部产品的倒下,对我们来说就是机会,及时抓住不同社交需求的机会。以社交为核心向不同的细分领域衍生正在逐渐走向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36895
13.健身运动类App产品分析——keep悦跑圈咕咚的竞品分析当然这部分用户主要由学生及职场新人为主,因为经济或自由时间少等原因选择App作为健身入门的方式,也是健身类App主要目标客户群体。 3.2产品基础信息对比 产品需求定位: 通过上述三个产品的基础信息对比,可以发现三款产品都致力于打造“工具+社交”的健身运动app,不过侧重点不同。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97043283469998251.html
14.相亲APP开发:婚恋交友app开发需求分析文档—上海艾艺7、交友事宜:为了更好地提高用户的沟通协调能力,婚恋社交APP为用户即时消息推送约会事宜,使用户的生活更加便捷。 8、交友社区:婚恋社交APP设定了约会社区基本功能,用户可以公布有关生活,工作,情感等的评论,社区中的朋友可以评论,转发等。 以上是一款婚恋交友APP开发功能需求分析,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报价单,欢迎致电咨询上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21_10/blog_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