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7.11海南
郑永海,男,汉族,战士,原籍湖北武穴市梅川郑豪垸,1935年农历十月出生,1956年2月入伍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8年回国后编入铁十师四十八团三营八连,1959年7月8日在清绿铁路修建中于驻地黑河中淹亡,时年二十三岁。
众战友给力寻亲,无名墓终有音讯
一一武穴市铁道兵战友寻找郑永海同志亲人纪实
“给英灵以告慰,给亲属以慰籍,给历史以交代”。一次特殊为家乡战友寻亲行动,在鄂东铁道兵四师武穴市战友联谊会组织下有序展开。
一、一项特殊的任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称赞战友王民立“女兵讲历史”又在实施“爱心行动”。
三位战友立即爽快的接受了这项特殊任务,并说都是铁道兵战友,义不容辞,表示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项寻亲任务,为郑永海同志无名墓有一个好的归宿作一份贡献。
“各位会长:晚上好!
当王民立战友从翟基生反馈的家乡战友寻找行动信息时,她高兴的说:“太好了,铁道兵的人出动了,效果就是不一样!感谢武穴的战友们!”
二、迅速行动寻找
(△战友们到武穴市档案局查寻。照片左起:刘堂柏、郭西侯、鲁植贵、刘德华。)
(△在武穴市人民武装部查寻。照片左起:刘堂柏、刘德华、郭西侯、鲁植贵。)
(△到武穴市退伍军人事务局查询。照片左起:鲁植贵、郭西侯、刘德华。)
三、反复查核考证
刘德华会长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线索,我们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考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照片为战友们在郑泳海哥哥郑泳保家访问。)
郑泳保,1932年出生,身体尚健,是一位有五十多年的老党员。但听力不佳。讲述了他弟弟郑泳海(郑永海?),当兵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没有回家,没有信息。在郑泳海他母亲健在的时候曾收到过县政府告知他弟淹死在甘肃的消息,还将烈士的遗物、几件破衣服、勋章、笔记本等送至他家,并发给了“光荣烈士牌”,其母亲健在时还享受了烈士家属的待遇。原有的烈士遗物及“光荣烈士牌”随着房屋改造搬迁都遗失了。
△刘德华会长(左)与郑泳保(右)交谈情景。)
郑泳保的妻子原是郑泳海的童养媳,因郑泳海长期无信息,所以就嫁给了郑泳保,生育一女二男。刘德华一行也与郑泳保的女儿郑小琴见了面,留下了联络信息(见后面)。
(△照片为郑泳保夫妇。)
(△战友与郑泳保夫妇合影。前排左起:刘德华、郑泳保夫妇、鲁植贵;后排左起:刘堂柏、魏中良。)
因“郑永海”与“郑泳海”名中“永”“泳”谐音仅一字之差,刘德华会长委托同行的刘堂柏战友前往梅川,到郑泳保的老家郑豪垸,去查他的家谱,以求证实。
(△刘堂柏战友驾驶农用电动车去郑豪垸查郑泳海同志家谱。)
刘堂柏战友接受任务,立即转乘公交回到大金,驾驶家用电动车导航前往30多里路,去梅川镇郑豪垸找到村民提供的郑泳保的家谱,根据2012年郑氏家谱上记载,查证有郑润海,生于1935年,其他无记载。
刘堂柏战友不辞劳苦,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念及铁道兵战友之情,精神感人。当翟基生说他辛苦啦,刘堂柏却说:“我们不谈辛苦,和郑永海相比我们太幸福了!”
30日晚7时,郑红松与郑小琴找到与郑永海同年当兵的战友周中颐,他是1937年出生,1956年2月入伍。
郑红松立即与翟基生视频,翟基生问周中颐是否认识郑永海?周说:“认识,熟悉。我们从武汉上的火车,一路到朝鲜的,新兵连是一个连队的,后来分了,我在134师,1958年回国到西北剿匪,
1961年1月从兰州退伍的,听说过郑永海在部队牺牲了,具体情况不清楚。”周中颐还保存一枚朝鲜纪念章和“光荣军属”牌。
[视频]
△访问周中颐录音。问:“您认识郑永海吗?”周说:“我认得,怎么能不认得!知道郑永海牺牲的事,但具体不清楚。”
郑永海的战友周中颐,1937年7月出生。
△周中颐获得的朝鲜纪念章(右)。
翟基生于12月30日晚上与郑红松姐弟俩视频时让他母亲仔细找找郑永海朝鲜纪念章等遗物。翟基生认为遗物不可能丢失。
31日上午,郑红松的母亲蔡桃珍,终于找到了郑永海的遗物:
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劳动竞赛纪念章、一支笔式“郑永海”私章和一个布袋。
是郑永海的母亲去世前交给她保管的。
31月中午12时,翟基生与郑红松再次视频时,让他去找老兵郭太福写个证明,看当时郑永海埋在何处?郑红松告诉翟基生:不用了,我母亲找到我叔的遗物证章和图章了。
郑永海的遗物,一枚图章。名字为“郑永海”。说明郑永海到部队之后改名为“郑永海”了。铁十师的记录是正确的。
△访问者郑红松与老兵周中颐留影。
△访问者郑小琴与老兵周中颐留影。
随后,郑小琴和郑红松又到江家林村湖下垸93号,找到郑永海烈士另一位战友郭太福,郭太福1936年6月出生,1956年入伍,与郑永海是一个连队的,当过铁道兵,同周中颐、郭熙炎等都是同年入伍的战友,知道郑永海是在黑河里捉野鸭被山上冰块落下砸了淹死的事(见下面录音),郭是1960年转业的,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夜访老铁道兵郭太福视频“我和郑永海都在铁道兵一个部队的,我在司令部,郑永海在连队里,郑永海他是在黑河捉野鸭时被冰块砸了淹死的,我知道这件事”。
△郭太福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老铁道兵郭太福(左)与郑红松合影。
四、寻亲初步意见
由于史料不全、年代久远、信息交通不畅和地方方言等多种原因,导致郑永海(郑泳海)同志几十年无法确认亲属,期待权威专家为郑永海寻亲画上圆满句号,还郑永海同志之墓“无名”到“有名”的真实身份。这也是郑永海哥哥郑泳保全家人多年来的心愿。
根据铁道兵四师武穴市战友联谊会会长刘德华等战友上述寻找情况,以及郑永海侄女郑小琴和侄儿郑红松访问老兵情况,综合后一致认为:
1.可以提供寻找郑永海亲人落地线索及联系方式:
①郑永海烈士哥哥郑泳保住址:湖北省武穴市武穴街樟树下村陈贵垸49号,身份证号见下。
[图片]
郑泳保女儿郑小琴……5917
2.郑永海名字中“泳”字为谐音。经查其家谱为“润海”,应为“永”“泳”“润”同音或谐音字,在五十年代农村人普遍没有文化,加之家乡口音较浓,不会讲普通话,以至“永”“泳”“润”不分而造成的。名字不同,也许是在当兵时写字方便,去掉了“泳”字三点水边旁。调查了解初步认为“郑泳海”“润海”均为郑永海一人。现在亲属提供的图章说明郑泳海到部队改名为郑永海了。
3.获得了与郑永海同年参军的战友证明。经过深入调查咨询与郑永海同年入伍、且健在的战友周中颐、郭熙贤、郭太福3位老兵,他们均分别证实自己是与郑永海于1956年2月入伍的,并且新兵连还是在一个连队的,后来分开了。于1958年从朝鲜回国的,到西北兰州后退伍的。特别是老兵郭太福与郑永海在部队当铁道兵时,对郑永海淹死之事非常清楚。这就进一步证明,郑泳海就是郑永海烈士,郑泳保是郑永海的亲哥无疑。
(翟基生执笔整理)
2021年12月30日晚
此材料经郭西侯、刘德华、鲁植贵等战友审核并同意上报。
两路寻亲队伍胜利会师。
31月中午12时,翟基生与郑红松再次视频时,让他去找老兵郭太福写个证明,看当时郑永海埋在何处?郑红松说,不用了,我母亲找到我叔的遗物证章和图章了。
巧合的是,一个半小时以后,12月31日中午慧空与郑红松也联系上了。郑红松将遗物照片也拍给了慧空。
信息时代,传播得非常快,王民立几乎同时收到了双方信息,两路寻亲队伍顺利会师!
2022年1月5日,翟基生安排了刘德华战友继续访问:
今天上午10时,刘德华、魏中良战友前往郑永海生前战友郭太福家,再次访问郭太福,问郭太福知道郑永海淹死后埋在哪里(位置),郭太福讲:“因为与郑永海是老乡加战友,他淹死的事我知道,我当时在团司令部机关,郑永海在连队,他淹死应该在黑河清水向北60公里附近,听说他淹死时找了好几天,我没有参加他的追悼会”。郭太福还出具了证明。
中午12:05时,刘德华邀请郭太福、郑小琴等共进午餐,魏中良还让翟基生与老兵郭太福视频,翟基生在视频里亲自问郭太福有关郑永海淹死埋的地址,情况同上。
照片左起:魏中良、老兵郭太福、郑永海侄女郑小琴、刘德华会长,2022年1月5日中午在访问时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