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中医术语,多与先天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久病重病、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理特征,主要分为肾气虚、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四种不同的类型。
1、肾气虚:由于肾气不足,可引起肾气推动、调控、防御、固摄等作用减退,从而导致出现腰膝酸软、神情倦怠、容易疲劳、面色淡白、尿频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以补肾益气为治疗方法,使用大补元煎、金锁固精丸等方药加减进行治疗。
2、肾精亏虚:由于肾精不足,可引起肾精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降低,进而导致出现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出现脱发、头发早白、牙齿松动摇晃、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无力,男性出现遗精、早泄,女性出现月经量少、闭经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以补益肾精为治疗方法,使用河车大造丸、五子衍宗丸等方药加减进行治疗。
3、肾阳虚:由于肾阳不足,可引起肾阳推动、温煦、气化等作用不足,从而导致出现腰膝冷痛、遇寒加重、精神萎靡、全身怕冷、手脚发凉、尿频、夜尿多或排尿困难、全身浮肿、腹泻,男性出现阳痿、早泄,女性出现痛经、不孕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以温补肾阳为治疗方法,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药进行治疗。
4、肾阴虚:由于肾阴不足,可引起肾阴调控、凉润等作用不足,从而导致出现腰膝酸痛,形体消瘦、口咽干燥,潮热(自觉阵发性发热)、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失眠多梦,男性出现性欲旺盛、遗精、早泄,女性出现月经淋漓、崩漏(女性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以滋补肾阴为治疗方法,使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药加减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中医的辨证复杂,因此建议可能存在肾虚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由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辨证论治,从而明确病情并开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