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中小学生守则》要求,遵照幼儿成长发展规律,田一幼着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切实保证幼儿进入小学后具有基本的适应能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初步、有效的尝试。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
(2)评选“全勤宝宝”。鼓励幼儿克服睡懒觉、任性等缺点,每天按时入园,通过评选“全勤宝宝”,培养幼儿的坚持精神。
2.培养生活自理习惯
(1)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饭前便后自觉正确地洗手,午睡时自己穿脱衣服,游戏后自己整理玩具等,强化幼儿的生活能力。
(2)开展生活技能竞赛。每学期,幼儿园会开展生活技能竞赛,如小班开展穿鞋子、穿衣服比赛,中班开展叠被子、叠衣服比赛,大班开展系鞋带、夹豆子比赛等,促进家园合作,强化幼儿生活自理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为幼儿进入小学能够做到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遇到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2)将传统文化与户外体育游戏相结合。我园在大力开展户外区域游戏的基础上,还将传统文化与户外体育游戏相结合,分年龄段将跳绳、跳皮筋、套圈、陀螺、踢毽子、斗鸡等融入体育活动中,既凸显了传统文化特色,又锻炼了幼儿健康的体魄,为迎接小学生活做好了准备。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倾听的习惯。
(1)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从小班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将倾听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选取有趣的故事、儿歌让幼儿聆听,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复述故事内容等促进幼儿认真倾听。
2.喜爱阅读的习惯
(1)创设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我园在班级及公共区域均开设了阅读区,提供了健康精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图书,为幼儿的阅读提供了充分保障。
(2)开展图书漂流、亲子阅读活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寒暑假,我园都会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或亲子阅读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开展故事大王、儿歌朗诵、诗词朗诵等活动。我们利用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等,开展中华经典诗词朗诵活动,利用六一、国庆节等开展故事大王、儿歌朗诵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喜爱阅读、学会阅读。
此外,幼儿园还利用家长学校等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纠正家长“阅读就是识字”的错误观念,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亲子阅读。
3.认真观察的习惯
(1)为幼儿提供观察条件。幼儿园创设种植园、养殖角,科学探索室,每班都设有自然角,这些都为幼儿观察自然、体会生活提供了条件,每学期幼儿园还组织幼儿参加自然研学活动,在大自然中探索、游戏、学习。
(2)指导幼儿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如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用手摸、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再如有顺序的观察,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促使幼儿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1.文明礼仪教育
(1)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一日生活。我们创编了好习惯三字经儿歌来规范幼儿的文明行为,如游戏时应该怎么做,用餐时应该怎么做,玩玩具时应该怎么做等等,通过朗诵好习惯三字经儿歌,将文明礼貌的行为准则牢记心中。
(2)设立礼仪小标兵。每天幼儿来园和离园环节,都由大班选出两名礼仪小标兵接待全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用文明的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恭敬规范的鞠躬行礼,为全园幼儿树立了榜样。
(3)利用重阳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等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从小懂得守规则、讲文明、知感恩、有诚信,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4)开展“最美宝宝”评选。每学期,我园都利用学雷锋日活动开展“最美宝宝”评选,鼓励幼儿每天帮助别人做一件小事,让雷锋精神潜移默化地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2.热爱祖国教育
(1)通过“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大班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从爱妈妈到尊重长辈,从友爱小朋友到关心他人,懂得感恩与关心。
(2)通过升旗仪式,“向党、向阳、向未来”亲子画展,“童心诵祖国”诗朗诵,“童心画祖国”百米长卷绘画活动等,让幼儿体会祖国母亲的伟大。
这样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让幼儿从小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集团、爱家乡、爱祖国。这些教育契合《中小学生守则》中“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要求,为未来小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年的幼儿园生活造就了田一幼的孩子与众不同的气质,孩子的变化与成长得到了家长的赞誉,更得到了来自各个小学的肯定。我们对附近小学进行了交流座谈,也对部分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学校与家长都反映他们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这也是最让我们感到欣慰与骄傲的。这些赞誉与肯定也将鼓舞我们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