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单身人口超2亿!品牌如何挖掘单身经济?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本期作者

想去琴岛看海的鱼

本期关键词

单身经济|网络热词|细分市场

由于人口性别结构、家庭观念变更、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我国的单身人口数量飞速增长,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愈发显著的影响。在刚刚过去的七夕节中,淘宝迎来消费高峰,与去年七夕同期相比增速达118%以上。意想不到的是,在8月3日七夕当天,淘宝“单身”关键词的搜索频率大幅上升,“单身”商品成交额环比增长382%,展现了年轻单身消费者们别致的爱情态度。

“单身经济”席卷而来

“单身经济”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麦卡锡于2001年在《经济学人》上提出,是指单身潮催生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中国卷起过四次单身潮,与前三次不同,21世纪以来的第四次单身潮更倾向于主动单身。比起传统观念中个人条件实力不足的“被动单身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单身者是为了享受生活而主动选择单身,在思想观念上有着颠覆性的变化。“高学历、高收入、工作忙、有主见、绝不将就、自我享受”等描述更符合这一群体,也正是由于他们强大的消费能力,使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单身人群作为目标市场。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英、法、德三国人口之和。另根据智联招聘与珍爱网联合发布的《2018年职场人婚恋观调查报告》来看,在参与调研的职场人中,有68.33%处于单身状态,且一半人的单身时长在3年以上。庞大的单身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单身经济日益壮大。

单身群体消费趋向

如今我国单身经济消费规模每年可达13万亿元,在食品、社交、娱乐、婚恋、媒体等产业中积极培育着新业态。许多针对单身人群的消费模式流行起来,年轻单身群体独特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单身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总的来说,单身群体的消费趋向主要体现在悦己、便利、陪伴型消费等方面。

1、悦己型消费:好看皮囊,有趣灵魂

相较于普通家庭而言,单身群体的储蓄倾向明显更低,边际消费倾向又更高,呈现出典型的“高消费、低储蓄”特点,更愿意为自身享受进行消费。而能吸引单身者的商品,不仅要符合颜值经济的审美需求,更要拥有丰富有趣的内在。

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调查来看,单身青年更愿意在化妆品和服饰方面进行消费,通过外表提升来获得自我满足。与父母那一代相比,新一代的年轻单身成员更早接触到化妆品,对化妆品的消费生命周期更长,消费频次更高,且男性消费比例迅速增长。化妆品花销占单身青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0%,对大额衣饰单品的消费也越来越多。“颜值即正义”顺应了大部分单身青年的价值观符号,外观能彰显品位与个性。

同时,单身群体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更高。《新周刊》杂志曾联合搜智调查机构进行了一次名为“中国单身报告”的调查,经过对一、二线城市的1024个有效样本分析发现,其中不经考虑购买高档消费品的单身者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或聚会等社交消费,为未来做储蓄保险的只有5.4%。如今的单身人群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抵触超前、高水准的消费。

除了外卖,对便捷性的强烈需求体现在单身人群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在“衣”上,有自动叠衣机、自动洗袜机等智能设备;在“食”上,有“一人一桌”的单人用餐空间,分量减少、种类增多的“一人份”食品;在“住”上,小户型的Loft单身公寓受到追捧,越来越多的租房软件瞄准单身白领群体;在“行”上,去年独自参团游的游客同比增长40%,能享受到胶囊旅馆等配套设施;在“用”上,去年天猫上的迷你微波炉销量增长970%、迷你洗衣机增长630%,迷你家电呈现出体积小、使用方便、功能丰富等特点。单身经济逐渐走进大众市场。

3、陪伴型消费:独居不代表孤单

单身并不代表“单调、孤单”,独居也不意味着不需要陪伴。为了摆脱“孤独症候群”,单身群体反而会更愿意投入到社交生活中去。而互联网恰恰完美满足了单身者的社交需求,使虚拟世界里的陌生人社交成为一种刚需。

除了社交,单身经济也为宠物产业带来了爆发。宠物经济作为陪伴型消费的代表,其所包含的宠物及宠物消费品市场迎来井喷之势。《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去年中国宠物(猫狗)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同比增长27%。白皮书还显示,国内养宠人群中未婚人士占比高达41.4%,养宠省市的繁荣程度和城市独居人口比例成正比。对于单身青年来说,宠物成为了家庭情感的依托。

品牌如何把握单身经济?

单身群体自我意识强,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表达,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挑战,乐于为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买单。单身经济的本质则是一种消费升级,是对个性化、小众化和精致化消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品牌瞄准这一群体,发现、容纳和满足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重需求。

1、洞察单身生活状态,满足精细化消费偏好

服务单身群体,并非意味着在产品数量上简单粗暴的削减,而是应该将其独特的消费偏好与诉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单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是对单身人群在身份认同、情感陪伴、休闲娱乐、个性满足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于是,单身经济对商品和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诉求:形式上更新颖、种类上更丰富、功能上更实用、细节上更周到。

英敏特发布的《针对单身消费者的营销——中国2017》报告显示,中国的单身人群普遍青睐影视、旅行、运动健身,其中男性对健身、科技和音乐等方面兴趣浓厚;女性则更偏好护肤、时尚潮流和健身等领域。

在一个个细分领域中,专为单身群体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比如源自日本的“一人食”餐厅如今在中国遍地开花,餐厅内是一排排用木板隔开、仅供单人座的格子间,餐具、调味品、充电线、插座一应俱全。

此外,还有面向单身群体的家政服务、迷你KTV房间、单人旅行等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

2、采用感性诉求方式,构建双方亲密关系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单身者而言,单身并非是目的,也不会是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而是对“宁缺毋滥”的阶段性坚守,也更能体现人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期待和慎重。网络虚拟社交并非能完全取代实际生活中的亲密关系,越是依赖于技术,就越是能感受到“群体性孤独”所带来的无力感。

今年2月,SK-II将目光继续投注到单身女性,打造#改写命运#营销战役的第三部短片《为什么她们不回家过年》。

3、紧跟社交需求,以线上交互补充线下体验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庞大的单身群体正在颠覆着人们的认知,也改变着衣食住行等众多产业,甚至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们鼓励市场发展单身经济,并不是在鼓励单身本身。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中,单身只是众多生活状态中的某一类型或某一阶段,单身经济也只是特殊社会现状在经济领域的对应体现。唯愿单身经济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希望单身朋友们能从容不迫、得偿所爱。

THE END
1.最新光棍现象,挑战与机遇并存方案供应商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变革,单身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新光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有的是主动选择单身,有的是暂时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本文将探讨最新光棍现象背后的原因、挑战及其带来的机遇。 http://0851zgc.com/post/3618.html
2.为什么现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职场异类亲密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25~29岁年龄段人群的单身率已高达56.9%,年轻群体单身现象愈发凸显。 现代年轻人受教育年限增长,高等教育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业与事业中 。职业发展压力也不容小觑,竞争激烈的职场让年轻人忙于提升自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EH8J30552RUAA.html
3.25~29岁年龄段人群的单身率已高达56.9%.年轻群体单身现象愈发【#为什么现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25~29岁年龄段人群的单身率已高达56.9%. 年轻群体单身现象愈发凸显。现代年轻人受教育年限增长,高等教育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业与事业中 。职业发展压力也不容小觑,竞争激烈的职场让年轻人https://weibo.com/7407508009/P4l9GsJgD
4.极光:这届年轻人,七夕也能过成单身狂欢——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线上社区交友平台(包括陌生交友及兴趣社交平台)已成为当代年轻人接触潜在婚恋对象的主流渠道,其中超30%的90/95后会通过陌生交友平台和兴趣社交平台来找对象,而00后对于“兴趣交友”的偏好度明显更高,占比超40%。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单身人群还是逃不掉被长辈安排相亲;90后单身群体中有36.8%的人会通过https://www.csdn.net/article/2021-08-13/119679021
5.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精选十篇)冲突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群体成员之间的认同度。人们对冲突的反应可能是斗争、顺从、躲避、妥协或是以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竞争也是人们对于稀缺资源进行争夺的一种互动,按早期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生态视角理论观点,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导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相依赖,从而形成一些拥有更多的资源,处于主导地位的群体,而另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9f0rps.html
6.可以谈恋爱的软件大全适合单身男女交往的app推荐脱如今,随着社交媒体和手机app的蓬勃发展,脱单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针对想要摆脱单身的人群,许多聊天应用纷纷涌现,对此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适合单身男女交往的app推荐,在这些脱单app中,有一些更加出色和受欢迎,为用户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交友体验。以下是一些脱单聊天app合集推荐,你不容错过。 https://www.ddooo.com/zt/tdrj.htm
7.从群体极化理论探索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南方+一方面,在当下社交媒体泛滥的舆论环境中,网民主要通过兴趣社群获得信息,媒介素养的水平高低差异使其对新闻真伪的辨别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在商业利益和“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为了获得群体的注意力,平台对内容不加甄别的无差别传播,都导致传统媒体时代的严肃新闻被消解,严肃深入报道被轻浮娱乐内容掩盖,后真相时代下,新闻舆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28/c8642016.html
8.单身交友群社交平台上的独立爱好者聚集地单身交友群社交平台上的独立爱好者聚集地 为什么要加入单身交友群? 在现代社会,单身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更是一个时代现象。随着人们对个人时间和空间的追求,他们往往更倾向于独立生活。但同时,也有人开始意识到,单身并不等同于孤独。为了打破这种孤独感,一些人选择加入单身交友群。https://www.qhtnubrib.cn/ka-tong/600298.html
9.社交+范文12篇(全文)在这些主流社交媒体相互竞争的环境中, 一部分专业化的小众社交媒体悄然诞生, 有些甚至拥有更强黏性更为活跃的用户群体。相较于Twitter、微博、微信等基于信息分享传播的大型社交公共平台, 专业化社交媒体更符合时下年轻人的个人兴趣与审美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交媒体的用户进行分流, “主流”与“小众”之间形成两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r8o5z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