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今年“狗”当家。或许是配合中国人民喜迎狗年的节日气氛,从去年年底起,“小狼狗”和“小奶狗”开始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男性特征。和日本曾经风靡一时的“犬系男子”同理,中国的“小狼狗”、“小奶狗”也大多带有鲜明的犬科特征,他们年轻有活力,可调教且忠诚,既能提供陪伴感又能给予安全感。凭借种种优势,这种类型在年轻女性和成熟女性中都相当有人气,从一众年轻男艺人到手机游戏中的男性角色,再到现实生活中的“小男朋友”都被冠上了这个称呼。但和日本语境中的“犬系男子”不同,在成为流行语之前“小狼狗”这一词汇在汉语语境中并不光彩,在“小狼狗”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小奶狗”也因此沾染上了词义的“原罪”,这两个词汇势不可挡地流行开来,似乎折射着当下社会中最隐秘的欲望。
宠物情人
相传,“小狼狗”是台湾地区对女性所包养情夫的“称呼”,本不是一个上得台面的词汇。和坊间对男性包养女性的称呼“金丝雀”一样,“小狼狗”包含有宠物属性,无论是关系以外的其他人还是关系内的双方似乎都不把被包养者看成是具备完整人格的“人”,因为只有出让部分人格才能任人把玩、圈养、支配,带有轻蔑意味的同时,宠物化的称呼多少含有一点怜爱的意味。在新闻媒体报道名人轶事的叙事中,也将与单身女性名人交往的年轻男性冠以“小狼狗”的称呼。由于受众对于女性名人的认知程度高于男方,因此通常认为女方在情感关系中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男方通过与女方建立情感关系而获得额外社会利益,潜台词中有权色交易、钱色交易的暗示。同时,与年轻男性建立情感关系通常又成为知名女性女性魅力塑造的一部分。原本是蔑称的“小狼狗”因其在塑造成功女性人格魅力叙事中产生的作用而逐渐削弱了自身蔑视、去人格化的意味,成为一个轻佻但又不完全负面的词汇。
与流行词汇中的前辈“小鲜肉”一样,“小狼狗”也是一个桃色词汇。和“小鲜肉”纯粹作为被捕食对象的静态不同,“小狼狗”更加强调处于顺从地位的男性主观上的能动性,一方面男性仍然居于情感关系中的下风,具有宠物化的“服从”与“被支配”的特质,另一方面他在情感关系乃至进一步发生的亲密关系中又要表现得主动,简而言之就是像宠物一样将生命的重心转移到主人身上,让自己的生活围绕着主人的生活展开,积极主动、表现活跃。与汉语传统中类似“犬子”这样使用谦称称呼关系密切者的习惯类似,“小狼狗”也是一个仅供说话人使用但描述对象和对话方都不方便说出口的词汇。2016年8月,描述成熟女性为了向友人复仇将友人之子调教成情人的突破性题材日本电视剧《贤者之爱》播出,电视剧未被国内平台引进,却因其故事情节所具有的猎奇性在国内引发观剧热潮,饰演被调教对象的日本青年演员龙星凉因其在剧中的角色而被观众戏称为“小狼狗”。2017年7月,龙星凉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其主演电影《与君相恋一百次》进行宣传,离沪前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图配文自称“小狼狗”,在熟悉深谙词义的中国人看来多少像是外国人闹出的令人尴尬的笑话。
在2017年年底以前,鉴于词汇性质的倾向性,坊间对于“小狼狗”的使用还有些许欲拒还迎、遮遮掩掩的意思,到了年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已经荡然无存了。“丧”了快一年,临熬出头时中国网络话语先后经历“油腻中年”、“保温杯养生”两轮冲击,完成了对风靡一时的“大叔”类型的祛魅,不涉红尘的“佛系青年”似乎也对半出家式随缘恋爱感到疲惫,鸡汤文学再也无法唤起人对尘世生活的渴望,似乎只有生命力旺盛的肉体才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活力。而事实上,偏好年轻男性并非某种中国特色,相邻的韩国、日本早已悄然发生。
今天“欧巴”过气了吗?
根据韩国统计厅每年公布的“婚姻·离婚”数据,2005年至今,初婚女性选择与“年下男”结婚的比率逐年稳步增长,2013年到2017年五年间稳定保持在16.3%的比率,只有在35到45这个年龄段的初婚女性中,选择“年下男”作为结婚对象的比率达到三成,反推可知,即便在“大龄女青年”阶段,仍然有七成选择了年长“欧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也呈现出相似结果,虽然姐弟恋人数稳步攀升,但社会主流趋势仍然是女性选择和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结婚。
总体来说,韩国人的结婚意愿更加强烈,持“生而为人,必须结婚”观念者比率是日本的四倍,但总体社会趋势是大体一致的,日本和韩国都出现了初婚年龄延迟、结婚率逐年降低、离婚率高居不下的情况。日韩官方通常在现象分析中将症结归咎于女性的事业心:一方面是更多女性想要打拼事业,家庭在女性观念中的重要性降低;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打拼事业更多女性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追求性别平等,经济实力层面和意识层面更具有独立性,结婚与生育意愿降低、对离婚的抵抗意识薄弱。这些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日韩媒体对于女性选择年下男作为结婚对象的分析。部分站在男性角度分析选择“年上女”作为婚恋对象的优势大多也反映相似的内容,年长女性更加成熟,更有思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都更加独立,不像“小姑娘”那样具有依赖性,反而可能成为男方依赖的对象,与年长女性交往的经济压力和情感压力都更小,因而交往起来更加轻松。追求更加深刻的思想交流、更加平等的情感关系和经济地位是进步的,也更趋近于婚姻理想化形态,但是选择年下男、追捧“小狼狗”、“小奶狗”并不能成为推动婚姻向理想化形态演进的手段,反而是对既有婚恋观念中瑕疵的放大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