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2、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3、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4、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6、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7、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8、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0、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0、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12、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13、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14、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5、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16、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17、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8、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19、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20、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21、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22、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23、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24、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26、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27、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
28、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一、港口码头安全生产的特点
1、安全生产过程的复杂多变性。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点多、线长、面广、货杂、人员分散。
3、安全生产主体的差异性。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着港口安全生产。港口生产以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为主,但仍离不开人力操作,人机配合作业,体力劳动仍占较大比重、人员作业密度仍很大,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在体质、文化程度、安全意识与技能等方面各参差不齐。面临不同的危险环境时,危险识别、减灾灭害能力与紧急避险能力并不相同,而人的因素,却是决定事故能否形成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二、做好一线员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1、抓好港口司机与装卸工人的协作关系,提倡严以律己、主动配合。在很多港口企业中,大多数港口的行车工、吊机工不是装卸工出身,在感情上与装卸工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相互之间不很熟、缺乏理解、工作中彼此埋怨、互相推诿,尤其是新进港口单位的机械手更是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港口的行车工、吊机工、装卸工等主要工种的沟通、协调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指挥手的培训,减少指挥手的失误。指挥手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吊运的货物把关不严(是否超负荷、是否做好、是否平衡、是否垂直起吊等),不重视严密监视和连续观察,擅自离开指挥岗位,判断失误,指挥信号不清楚,特别是在协调司机与装卸工人作业中的相互安全避让方面,还不善于或未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指挥手的培训,增强指挥手的责任心,加强指挥手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
4、加强装卸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装卸工人的失误主要表现在: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对意外危害情况未能及时发现,或因判断和应变能力有限,致使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而未能避免,甚至造成伤害,它突出反映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对装卸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装卸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是港口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三、切实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2、深入开展“三不伤害”活动,努力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绝大多数是因自己失误而伤害自己,或相互配合不当而被别人伤害。若再一步查找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失误仍然出于少数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或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实践证明,以班组为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一条遏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四、认真做好事故隐患的预防工作
五、港口装卸事故主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港口装卸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机械设备、工属具缺陷;②劳动保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③作业场所光线不足或环境恶劣;④没有安全操作规程,工艺作业不标准;⑤劳动组织不合理;⑥对作业现场缺乏检查或指导有误;⑦不懂操作技术盲目作业;⑧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⑨情绪不佳或麻痹大意等。
(二)、事故预防措施
1、预防物体打击伤害。船舱内卸货要先上后下,禁止挖井留山。库场货场堆码要整齐牢固,拆堆卸货要由上往下成台阶形,预防货物倒塌伤人;禁止向舱内、车下扔工具,垫木等物,舱内垫木、车上垫木要放到安全可靠的位置,以免被货物或车辆弹起伤人;吊机空抓斗进出必须闭合,防止粘在抓斗的货粒掉下伤人。
2、预防车辆伤害。严禁非机械司机乱动机械设备,严禁机械司机把机交给非机械司机或外来无关人员操作;严禁车辆带病作业;各种车辆未停稳前,禁止人员上下;车辆运行时,人应距车一米以外,不准正面迎立运行车辆,注意车辆运行动态,各种车辆路经道口、铁路、仓库门、货堆旁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3、预防起重伤害。各种起重机械必须处完好状态,严禁超负荷吊运;指挥手必须按标准手势指挥,起吊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钢丝绳是否符合起吊货物的重量,吊钩是否挂牢,钩头是否垂直起吊,吊臂下、吊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装卸长大、笨重货物,两头必须系绳稳定,不准用手推移。
文言文励志名言
1、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9、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4、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名言:著名的话。如至理名言。
名言是着重从言论的知晓度来说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说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仅言论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这句著名的话是谁说的;格言是含有教育意义的话,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连起来合称“格言警句”。
格言和名言
1、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4、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5、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6、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7、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9、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10、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11、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12、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3、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日莫空,青春再来。——林宽
16、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17、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18、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9、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0、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1、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托富勒
2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23、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24、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25、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6、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27、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狄斯累利
28、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9、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30、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31、思想上的错误会引起语言上的错误,言论上的错误会引起行动上的错误——皮萨列夫
32、自古成功在尝试。
33、水会流失,火会熄灭,而爱情却能和命运抗衡。——纳撒尼尔李
34、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35、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7、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3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9、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40、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41、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4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43、春风浩荡,春雨滂沱,春光明媚,春色无边,啊!多么好的春天啊!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44、上帝助自助者。
45、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46、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47、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48、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49、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50、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51、信仰就倘没有充分的证据,那不过是迷信自己而已。英国
52、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53、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4、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55、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56、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57、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8、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5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60、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61、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6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63、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4、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关键词:试论《增广贤文》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是一本新颖独特、从清末至解放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启蒙读本,它在传统启蒙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6290字,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致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旧时代有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增广贤文》的评价。《增广贤文》曾被人们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
过去,人们对《增广贤文》评价这么高,现在学习研究《增广贤文》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现实意义?1985年,周谷城先生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写的《序》中,曾充分肯定了蒙学读物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他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的价值。”我认为:《增广贤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认真地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对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借鉴意义。现就《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是句式创新、灵活多变。
其次是形式创新、格言警世。
其三,兼容百家,普及经典。
《增广贤文》还采用了一些蒙学读物中的句子,例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名贤集》;“洒扫庭除,须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则出自《治家格言》。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书正如清代周希陶在《重订增广·序》中所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不拘一格,广泛采录,正是其特点所在。
其四,少用典故,通俗易懂。
其五,内容广泛,论述精辟。
其实,书中并不是一味崇拜金钱,也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作者是深知金钱的重要:“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上接第4页)“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清·周希陶《重订增广·序》.岳麓书社,1987第一版。
2、《名贤集》。
一、确立班魂
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克难奋进的力量,它就是班级的信仰、追求,或者说是班级的灵魂——班魂。确立班魂的步骤如下:
(一)选定班名。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备选的人物或事物以及有关他们的资料,比如:革命先烈、古今文人、文体明星、感动中国人物,植物(兰花、腊梅等),动物,可以是电视中大家熟悉的角色。如低年级孩子喜欢以动画片中的某一代表人物作班名(喜羊羊、黑猫警长),中高年级则可以选择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班名(远航班、阳光书苑)。
(二)制定班训、班规、班级口号、班徽、班歌。根据本班特点,动员全班同学一起设计,确立班训、班规、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训要求精炼,短小,能反应新时期的办学思想。班规结合班级自身特点,体现出班级特色。班级口号应积极向上,新颖,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班徽则结合班名,选择或者自行设计,能体现班魂。班歌可围绕班名,选择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也可自创歌词,进行改编。
除了这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加上班级全家福,教师寄语等等。
二、以学生成长为根本,创建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优美的班级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因此,教室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特点,使其温馨舒适,又令人立志奋发。
(一)名言引领。实践证明,名言、格言、警句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式:1、在教室四面墙上张贴格言、警句、名言字画,供每日自省。2、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以“每月赠言”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3、利用黑板的“边角余料”地方,由学生自行设计,抄录“每日格言”、“人生珍言”、“名人言”。4、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或者小组的实际,选择好用于自勉自制、自主发展的名言、格言作为座右铭。
(四)立一个以“班级风采”为舞台的展艺台。设立一个才艺展示场地,展示的内容没有划一的标准、苛刻的要求,人人能行。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专栏,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书画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时而是学生自制的剪纸,时而是学生的小创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