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勇于担当作为,忠实履行职责,坚持齐抓共管,密切协同配合,狠抓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落实,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依法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突出战果
治理电诈犯罪行业监督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断卡”行动中,省公安厅会同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省通信管理局持续加大对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人员的惩戒力度,共惩戒涉“两卡”人员16.4万名,抓获行业内部人员802名,清理可疑手机卡160.9万张,止付、冻结涉案银行卡73.1万余次,各地公安机关查处“两卡”违法犯罪人员4.5万名。其中,唐山市公安机关侦破“2.17”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打掉一个为电诈犯罪集团提供资金转账的“跑分”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缴获作案用手机10余部、银行卡40余张,涉案资金流水近千万元。
预警防范劝阻电信网络诈骗实现突破
打击治理电诈犯罪源头管控取得重要进展
为依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今年4月21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河北省公安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敦促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或对公账户等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关于敦促河北籍非法滞留缅北地区人员回国投案自首的通告》,分别就存在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或者对公账户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以及在缅北地区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发出敦促投案自首的通告,敦促涉嫌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的嫌疑人,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截至5月17日,已有25名违法人员投案自首。
全社会参与反诈局面初步形成
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注重专群结合、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和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强大声势。省公安厅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反诈”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了反诈宣传质效,组织公安机关针对易受骗人群开展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目前全省共有2257.4万人注册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河北公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1.保定市易县公安局侦破“9.13”电信网络诈骗案
2.廊坊市固安县公安局侦破“11.23”电信网络诈骗案
1月10日,廊坊市固安县公安局打掉一个利用支付宝分账功能为境外犯罪嫌疑人提供资金结算通道的地下钱庄,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扣押作案车辆2台、手机30余部、电脑18台,冻结涉案银行卡、支付宝账号280余个,冻结资金210万元。经查,郑某某、焦某等人在厦门、济南等地为诈骗团伙进行洗钱,自2021年11月以来,共帮助境外电信诈骗团伙洗钱达3000余万元。
3.衡水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侦破“2.11”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案
4.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侦破“2.9”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2月16日,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成功打掉一个跑分洗钱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扣押电脑、手机、银行卡等大量作案工具。经查,该团伙头目李某利用国外通联工具听从上线指挥,在收到受害人被诈骗资金后,组织团伙成员将资金充入多个APP钱包,然后将涉案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转账至境外犯罪嫌疑人指定账户。
5.保定市高碑店市公安局侦破“3.8”电信网络诈骗案
3月8日,保定市高碑店市公安局打掉一利用即时聊天软件,通过创建聊天群的方式进行虚假网络投资类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经查,以陈某、陈某南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利用即时聊天软件进行引流,引诱受害人加入游戏群后,通过APP诱骗受害人以抢红包的方式进行赌博,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初查该案件涉及500余人,涉案资金6亿元。
6.邢台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侦破“4.5”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4月5日,邢台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打掉一个“跑分”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缴获用于“跑分”犯罪活动的个人银行卡70余张、手机20余部,涉案资金近亿元。经查,该犯罪团伙成员郭某某等人通过国外通联工具联系上线,由上线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卡农”(携卡洗钱人员),后由郭某某等人接送“卡农”至指定地点进行“跑分”。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7.张家口市公安局侦破“2.05”专案
河北公安提示:以下5种电诈案件高发;
一是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团伙利用不同引流方式,以兼职点赞、高额返利、无息借贷、色情服务等信息为诱饵,利用视频网站、游戏群、社交平台、支付平台进行宣传,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随后以做小额任务返小利吸引受害人,提供链接、二维码等要求受害人下载不明APP,发布连单任务,并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连续转账进而实施诈骗,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在街头以送礼物方式要求群众扫码加好友,这也是为刷单诈骗引流的一种方式。
三是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犯罪团伙发布无息、低息、无需信用度、手续简单的虚假贷款信息吸引受害人与其联系,之后诱导受害人下载借贷软件,以通过该软件下放贷款为由,要求受害人在软件中填写个人信息,随后以受害人银行账号填写错误或申请贷款金额过大,已被银行冻结,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解冻费、保证金,以此实施诈骗。
五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婚恋交友平台等锁定受害人并骗取信任后,采用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或者谎称有特殊资源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方式,引诱受害人加入聊天群、观看直播课,或者接受投资指导,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者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能获得一些蝇头小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者全部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