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没有随时退出群聊的自由了吗?

这两天,又有人表示要“退出群聊”,而且是很愤怒的那种。事件的缘起是,在一则刷屏的短视频中,一位家长带着情绪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声“怒吼”,很快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无论是工作群、生活群还是家长群、兴趣群,各种各样的社群正在我们的社交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片作为虚拟与现实中介性存在的场域中,个体成员既能体会到从现实交往延展到网络之中的熟人社交,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工作性质而与不甚熟悉且远隔万里的陌生人建立起脱域社群。在无处不社交、无处不圈子的群空间中,人们得以随时随地发起群聊或者建立新的群聊。

但社群在打破地缘、亲缘局限带给我们无限社交的可能之外,也正在给用户带来一些的困扰:作为群成员,需要不断在群聊中为群主或其他成员发布的各类信息进行反馈。这其中可能包含着最新完成的项目或书画作品的展示;可能包含着随手发到群里的拼单链接;也可能包含着老师给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

群友们需要灵活地在各种群信息中游走,上一秒在A群中欢迎了新加入公司的同事;这一秒在B群中夸了夸发红包的土豪;下一秒准备收敛情绪,为C群中一位成员突遭的不幸而扼腕叹息。这样的现象如今已经十分常见。

不过,赛博空间中的人也在不断学习,例如,只要轻轻动动手指,熟练使用“复制”或“转发”,便可以轻松将上一位成员发布的信息进行“粘贴”,作为得体而迅速的响应与表达。于是,一种仪式化、跟随式的行为艺术在各种平台、各个群聊中流行开来,群成员们千篇一律的文案造成的一呼百应的效果,也许很魔幻,但又特别真实。

那么,人们为何要进行这样的简单劳动呢?粗鄙而省事的行为背后又是怎样的传播心理在发挥作用呢?本期全媒派与大家一探究竟。

点赞的“自己人”和沉默的“他者”

在社交平台的群聊中,作为1/500,许多用户考虑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被集体所接受,如何被集体中的其他人所喜欢,进而完全融入集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旦作为个体的用户加入某个群,那么对他来说,此后在群里所发生的一切,自己都是“在场”的。

以“群体无意识”获取社交报酬

在基于真实身份构成的群聊中,用户入群的理由可能是千奇百怪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来自其他用户的邀请。有些人会出于人情和面子入群,而更多人则会出于种种压力而加入群聊:在公司群中,邀请用户入群的可能是老板或部门上司;行业群中,邀请用户入群的可能是本领域中的知名专家或组织机构;家长群中,邀请用户入群的则可能是孩子所在学校的班主任……为了能够不得罪对方而入群或许是一种最基本的考量和社交礼仪。

一旦入群后,用户考虑更多的则变为了入群所带来的各种潜在收益。正如詹姆斯·柯兰等人认为“互联网交往中存在着权力关系的呈现”一样,在上述群组建立起来后,其天然便存在着一种类似金字塔一般的身份差异。在塔尖位置上是作为群主或群聊中最有声望的用户;而更多被邀请入群的一般用户则充当着塔基的角色。

群主或身份高的用户,往往在群聊中能够处于中心位置,其发布的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的回应。而作为塔基的用户则由于自身在群组中地位的相对普通,因而难以建立起或引起广泛回应的“群体议程”,他们发表的信息也很难得到期待中的大批量回复。

蒋建国教授在对于这些用户的群聊行为进行分析时,认为他们是一种可被视作“寒暄式”社交的主要参与者。这种“寒暄式”社交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难以发起议题、难以引起回应,因此只好进行应景式的“点赞鼓掌”或“哀悼流泪”。

很显然,在群聊中,普通用户才是构成群组的最大人群。而他们日常所进行的“寒暄式社交”和“复制式点赞”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基本上毫无营养的同质化行为。但吊诡的是,恰恰是这种没有个性的行为却呈现出了极度“合群”的特征,这种近乎于肌肉记忆的群体无意识行为较之于充满个性的表达反倒更有可能为用户带来好处:通过效仿他人的表达,个体实现了与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互动和联系,进而增添了被群体成员所认可和接纳的几率。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单的复制粘贴行为能带来更加丰厚的“社交报酬”。

“信息瀑布”势能下的理性从众

尽管在前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群聊中的跟风式群体行为能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但仍要承认,这种行为本身只是一种再明显不过的从众过程。在苏希尔·比赫昌达尼、戴维·赫什莱佛以及伊沃·韦尔奇等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出现在社群中的这种文字接力,展现的是一种基于社会学习原则的典型理性从众现象。

在他们的研究中,个体会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观察所得的他人行为进行持续不断地动态判断,当个体通过观察不断强化对他人行为的认可并降低对自己掌握信息的依赖时,选择跟随他人的行为便会出现,而整体上看,采取同一种行为方式的人数便又得到了增加。

这种从众人数不断增长的过程被形象地概括为“信息瀑布”,即某一个体在做出某个选择后,其后的另一个体通过观察进行效仿,进而引发更多个体坚定做出同样的选择。

随着效仿人数的不断增加,“选择从众”的信号就像瀑布爆发的势能一样流经做出选择的群体,并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滚雪球。而在大部分情况中,跟随或效仿他人收集信息并做出类似反馈可以让个体得到便利和好处,这一行为被称之为“利己型从众”。

在社交群聊中,当作为个体的用户看到在他之前的众多用户都做出了同一种点赞或致哀行为后,这种信息所带来的强大势能便会使他下意识地做出效仿行为,因为即便这种行为不会带来更多的好处,至少也不至于让其显得太过于格格不入。

表演型社交带来双重疲惫?

在戈夫曼看来,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一直处于舞台中央,需要不断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塑造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进而使他人形成对自身的特定看法和固定判断,并以此作为相互交往和接触中符合行动者期待的反应。

如果说过去的人一直是在线下的现实舞台中进行表演,以实现对自身形象的塑造;那么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会发现,自己正同时身处两个舞台之中。

总体来看,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通过群聊带来的便捷与乐趣,但或多或少又会在一些群聊里承担起表演者的角色。

因此,仪式化的鼓掌、点赞或问候与哀悼,看似屡试不爽,但荒诞之中,由社交过载而造成的社交疲惫则有可能正在被不断放大。久而久之,肯定有人会选择退出群聊,最近引起热议的家长退群事件,就是一种非典型的表征。可能在更广泛的社会交际中,更多沉默的“他者”,会悄悄地离开。无论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群聊,做好自己仍然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郭淼.陌生共鸣、虚拟认同与社交疲惫:“夸夸群”蹿红背后的情绪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0):152-155.

3.沈玢.社交媒体时代的从众效应研究——以拼趣为例[J].新闻大学,2017(03):70-78+150.

4.米歇尔·巴德利.盲从与叛逆:从众、反从众行为与决策的智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THE END
1.如何顺利加入微信群,获取更多社交资源群号获取群号:你需要知道微信群的群号,这通常由群主或群成员分享。 搜索群号:在微信的“通讯录”页面,点击“群聊”,然后选择“添加群聊”,输入群号进行搜索。 申请加入:找到对应的微信群后,点击“申请加入”,等待群主或管理员审核。 4.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 (Joining Through Social Media Platforms)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VBIMO00556A727.html
2.群聊软件有哪些?社交群聊软件手机群聊软件下载群聊软件有哪些?社交群聊软件-手机群聊软件下载群聊软件有哪些? 目前主流的社交软件基本都有了群聊功能。聊天往往是人越多越有意思。每个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互相调侃,这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体验。何况还有机会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呢。绿色资源网的小编就为各位用户选区了一些主流的手机群聊软件(包括微信、qq、http://www.downcc.com/k/qunliaoruanjian/
3.职场人一过三十,赶紧退出三类群,听了绝不后悔!同学社交职场人身在职场应该知道人脉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很关键的,但是也有很多圈子就像鸡肋一样存在,可有可无,尽是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只是在刷存在感而已。这样的社交群,作为年过三十的职场人就要立即退出,免得再耗费你的时间。 职场上的你觉得呢?http://k.sina.com.cn/article_6525085974_184ece9160010094gx.html
4.群聊app下载大全手机群聊软件下载社交群聊软件推荐下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交群聊软件,聊天往往是人越多越有意思,每个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互相调侃,这是一种非常开心的体验。为此,本站整理制作了群聊app大全,其中汇集了腾讯qq、微信、豆瓣、百度贴吧app、虎扑app等好用的手机群聊软件,可以通过群聊认识更多的好朋友,扩大你的社交圈,远离https://www.32r.com/zt/wlrj/
5.社交群组成为商业水军隐蔽的聚集地朱巍表示,商业水军分工明确,聚集在社交群组中,一旦发现某个商业场景中有机可乘,就会群起对该场景的商家发动攻击,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多方共治,尤其是社交平台,更应该承担主体责任、加大治理力度。“社交平台有义务进行监管、铲除商业水军群组的生存土壤,要像治理网络色情一样治理商业水军群组。”他说。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2151737575280.html
6.重庆yp微信群:重庆微信聊天交友群:弃逆归顺尤其在中国,微信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一个社交平台。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其居民对微信的使用也尤为广泛。本文将以“重庆YP微信群:重庆微信聊天交友群”为中心,探讨这一社交群体的独特文化、运作模式以及其对成员的影响。 二、重庆YP微信群的背景https://www.yeeper-dairy.com/article-711537.baike.html
7.关于进一步加强QQ微信微博等工作社交媒体账号群规范管理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QQ、微信、微博工作社交群规范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我校全员间的工作交流和任务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上级相关规定,经学校研究,要求全校认真做好在群注册人员排查和上传下达发布信息内容自查工作,规范师生员工在微信、https://www.tsc.edu.cn/col/1421216934829/2019/04/09/1554779691596.html
8.同心并力qq上约茶群是真假(202412 同心并力qq上约茶群是真假的真假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评价来核实。现在很多人会分享他们的社交群经验,特别是在一些专门的论坛或社交平台上,可以查找到群组的评价或讨论。如果你发现有很多人提到这个群是骗局或者存在诈骗行为,那么你就应该小心了。选择参与群聊时,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反馈,避免掉入陷阱。 https://m.juwa.net/gonglue/35603.html
9.辱弄2020年东莞喝茶资源群,东莞最新喝茶微信202412在东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行业和社交圈在某些隐秘的角落逐渐涌现出不同的群体和资源。其中,辱弄2020年东莞喝茶资源群成为了一些人讨论的焦点。这种资源群背后涉及的内容与形式让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疑虑,但也反映了东莞市在某些非正式领域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http://newm.michugou.com/ben/scate-64028.baike
10.中国在线社交20年,群雄混战的社交战事阿里对社交念念不忘,来往团队苦心修炼,最终开发了钉钉,却没想到“阴差阳错”地做成了国内最大的智能移动办公软件,现在进入了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随后,还有做语音的YY、专攻职场社交的脉脉、只做直播社交的映客和虎牙…… 当前人纷纷倒在与“双微”的正面开火的路线上,后来的挑战者都聪明地选择了“差异化竞争”——https://www.36kr.com/p/1723939487745.html
11.QQ群拉人qq群僵尸成员在线购买一、明确群的定位和价值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您的QQ群的主题和目的是什么,例如是兴趣爱好交流群(如摄影群、读书群)、工作学习群(如考研群、项目协作群)还是社交群(如老乡群、校友群)。明确群的定位能让您更有针对性地去拉人,也能让被拉的人清楚地了解群的价值和意义。 https://www.hpit.net/yewu/liebiao/486.html
12.群里传播污秽信息群主有责任吗在网络社交群体中,污秽信息的传播导致了恶劣影响,这让群主在法律层面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按照现行的相关法规,作为一个群体的管理者与权力持有者的群主,理应切实负起责任,对群内所有的聊天行为实施合理监管,努力保持信息交流的合法合规。若届时群主未能妥善处理其内部各种违法信息,如默许、放纵群内成员公然发布此类不https://m.64365.com/tuwen/aacprup/
13.有什么引流渠道(史上最全的引流推广渠道!没有之一)注明:社交群的标签非常清晰,容易找到目标用户,但是对广告的抵触也很强烈。可以和群主搞好关系,开展营销;若是官方要组建群矩阵,建议引导活跃人士自发建群,如旅游网站大多在全国各地都有用户自建的交流群。 自媒体渠道对企业营销而言,进可攻,退可守。官方渠道,能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市场上合理的声音;社群渠道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63425-1.html
14.聊城市公安局公安要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给予沙某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壹仟元的行政处罚,给予马某行政拘留十四日的行政处罚。 11月28日 东阿县公安局鱼山派出所接到热心市民举报: 有人在社交群里传播“黄色网址”谋取利益 接到线索后 http://gaj.liaocheng.gov.cn/channel_t_200_14070/doc_6588ee1c7fc2b579d543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