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法人

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尔等知名企业名义,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5、冒充房东短信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16、虚构绑架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17、虚构手术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19、电视欠费诈骗

20、退款诈骗

21、购物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22、网络购物诈骗

23、低价购物诈骗

24、办理信用卡诈骗

25、刷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个人泄露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26、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27、快递签收诈骗

28、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29、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30、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31、贷款诈骗

32、收藏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帐户。

33、机票改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34、重金求子诈骗

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人上当,之后以诚意金、检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

35、PS图片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

36、“猜猜我是谁”诈骗

37、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

38、提供考题诈骗

39、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40、复制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41、钓鱼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42、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43、订票诈骗

44、ATM机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45、伪基站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46、金融交易诈骗

47、兑换积分诈骗

48、二维码诈骗

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三、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

电信诈骗,防不胜防。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测一测】

A、都加为好友

B、陌生人一律不加

C、问清是谁再加为好友

2、您的手机是否有设置密码锁屏?

A、太麻烦了,没有设置

B、设置生日或者连续数字为密码

C、设置图形或无规律数字为密码

A、真是太倒霉了,明天补卡换新手机

B、先通过客服挂失手机号

4、您的手机有安全软件吗?

A、不知道

B、没有

C、有

A、回忆

B、挂断

C、随口编一个名字试探一下

6、街上捡到有奖奖券,您会怎么样?

A、看看哪里兑奖

B、找人商量下再决定

C、扔掉

7、如果ATM机出现英文界面会怎么办?

A、不知所措

B、凭借中文界面印象操作

C、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8、当需要复印身份证时,您怎么办?

A、直接交给对方复印

B、问清用途再复印

C、问清用途,并且在复印件上注明

B、有印象,用时再查询

C、知道常用的

10、当对方自称是“机构工作人员时”您是否会相信?

B、不信

C、看内容而定

11、当您收到有威胁内容的信息,并让汇款到指定账户,您会怎么办?

A、不想惹事上身,立即汇钱

12、如果有朋友跟您借钱,您会不会借?

B、根本不借

C、必须当面确认或者多渠道核实身份才借

A、赶紧救人,不管别的

C、只有自己熟悉的老师通知才相信

14、如果在交友网站上认识的人骗了您钱,您会怎么办?

B、非常着急,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该男子,试图找回被骗钱款

C、拨打110报警,并提供详细联系方式

15、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您会告诉其他人吗?

A、会

B、不知道

C、不会

A、赶紧交手续费领钱

B、向周围亲友咨询是否有此政策

C、找有关部门核实一下情况

17、当您收到中奖短信,称参与某栏目中了大奖,让缴纳保证金后即可领奖,您会怎么办?

A、即刻与其联系,按照指定步骤汇手续费兑奖

B、对该短信置之不理

C、对该短信置之不理,同时告诫周围好友注意防范

18、当您买完飞机票,却收到航班延误的短信通知,您会怎么办?

19、某日,您手机收到了一条告知您的网银需要升级的短信,您会怎么办?

A、确保安全,马上按照短信要求进行升级

B、怀疑是诈骗短信,但还是点击短信中的的链接看一看

A、会交咨询费,试一试万一中大奖呢

B、怀疑真假,又怕错过大奖

C、肯定不会交咨询费,这是诈骗

◆自测分值对照

回答A:0分B:1分C:2分

0-18分:防范菜鸟,您很危险,因为您的抗电信诈骗能力太弱了,骗子们很喜欢您这种类型的,所以您一定要注意了。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相信的,千万不要被骗了再追悔莫及啊!

19-28分:防范高手,您已经有了一定的电信诈骗防范意识,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努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让骗子钻了空隙。

29-40分:防范达人,很不错,您在这次的抗电信诈骗测试中成绩优秀,希望能继续保持,再接再厉。

THE END
1.北京一男子借婚恋网站交友骗8名大龄女40万通过世纪佳缘、百合婚恋网或微信搜索“附近的人”,再谎称自己单身,并借过生日、见老人等,今年35岁的王某以交友为名,骗取8名28至39岁的大龄女钱物共40万元。昨日上午,王某在朝阳法院受审,其当庭辩称对方是主动送其礼物,并非诈骗。 庭上,朝阳区检察院指控王某诈骗8起。据指控,2015年5月,王某通过世纪佳缘网与39岁http://m.cnr.cn/jdt/ttyc/20160202/t20160202_521304872_tt.html
2.被交友app骗了钱怎么办?交友软件刷礼物算诈骗吗?被交友网APP诱骗充值怎么办?保留一下证据有可能挽回损失: 1、和所谓女友的聊天记录; 2、充值到直播平台的转账记录; 3、直播平台尚在运行,主播也能正常联系; 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收集上方各类证据,证据满足的情况下被主播诱骗充值的钱都是有可能追回的!http://data.110.com/a965515.html
3.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经过民警的日夜奋战,4月28日,警方联合出动500余名警力,对婚恋交友诈骗案嫌疑人开展集中收网,共捣毁诈骗窝点35个,查获作案手机307部、查扣冻结银行卡267张。蔡某鑫等6名主犯在郑州市高新区某小区被一举抓获。 这起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案涉案犯罪嫌疑人200多人,诈骗金额2000多万元,波及全国10余个省份共有7000多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4.犯罪团伙研发软件骗男性会员,骗财达1.39亿多元犯罪团伙研发软件骗财上亿元、虚构赛事骗取财物1468万多元……1月24日,江苏高院介绍了全省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情况,并通报了5起典型案例。 开发、利用交友软件实施诈骗,骗财1.39亿多元 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间,被告人陈某、马某等人研发、运营“泡泡”“附近秒见”“陌友”等数十款手机软件,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https://www.xdkb.net/m1/js/j9lns/456800.html
5.西部法制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交友已屡见不鲜。但是,网络交友有风险,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前不久,绥德县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网络交友被骗案件。 案情 2019年7月,董某和刘某通过“快手直播伴侣”相识,后互相加为微信好友。二人交往期间,董某谎称自己叫韩某,并虚构了自己的父亲韩某某、闺蜜李某等人的身份。随后,这https://esb.xbfzb.com/h5/html5/2021-09/07/content_18427_4993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