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色协会公布的2025年度色,继续传递着疗愈、平静与希望
牛津词典和柯林斯词典都发布了2024年度词,哪个更靠近你心里想的?
每周一书:塔尼斯·凯里《消失的多巴胺》
刚开业的西安万象城带来了漂亮的空间设计,也将改变西安商业格局的未来
实验室带你过周末:2024.12.14-12.15成都篇
PANTONE2025年度代表色选择了“摩卡慕斯”,它代表了经典、舒适与优雅
第34届哥谭奖揭晓,坚持了对小成本影片的支持,也成为“奥斯卡前站”
从“地球三极”到行业标杆,波司登的下一个顶峰在哪里?
今日消费资讯:西南首家乐高品牌标杆店在昆明顺城购物中心开幕、小米YU7正式确认
优衣库+J、LEMAIRE和EG三大联名即将回归!但也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2017春夏四大时装周在GUCCI、PRADA、AlbertaFerretti的秀场上我们都遇到了不少亲切的“中国风”设计,当我们说到“中国风”时,你的脑海中会条件反射出现怎样一个形象?通常中国风的服装会有这么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刺绣、中国字、中国画,款式方面出镜率比较高的有斜襟、小立领,外国人还尤其对斗笠、顶戴花翎特别感兴趣,Dolce&Gabbana甚至还将顶戴花翎带去了自家的高定系列。
作为上海时装周的压轴,吉承是少数能稳定发挥将中国风成熟演绎的设计师。从主题到款式、纹样中式和西式元素始终融汇在一起,体现在设计上就表现出现代摩登又带有一丝传统的韵味。
吉承2017春夏系列的主角是凤凰,以刺绣的形式出现在衬衫、吊带上衣、夹克等单品上,但都不是常见的华丽金线刺绣,而是选择了更克制和街头的手法,色彩上选择了天蓝和银色、大红与黑色、白色与黑色这样一对对并不跳脱的组合。除了凤凰另一个中国元素是很有年代感的V领衬衫,七十年代最正统的服装放在新的环境中一下子竟变得有趣起来了。
虽然这一季上海时装周并没有安排开幕秀,但首日登场的密扇也被视作实际挑起了为上海时装周开场的大梁。以满汉全席为主题,一眼望去浓浓的中国味,但细看之下从款式到搭配手法都运用了大量的国际通用语言。比如上图左边男模刘浩一身的复古印花丝绸单品,看似很中式但长短袖叠穿、超长袖子、女装男穿以及马丁靴都是非常街头的元素。整场秀的造型中运用了大量的混搭,看似难以驾驭的单品拎出来还是有不少实穿的设计,作为一场发布会够吸引眼球而到了市场上单品也不会让人望而却步。
意树选择了一个很大的主题——三生,试图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就像写考试作文一样,这类主题写得好就是满分级别的,而写得不好泛泛而谈那就只能在平均以下了。在意树的设计中,款式虽然简洁但气场很足,无论单品还是整体造型上的中西融合都做得不错。
但对于中国风纹样的运用就显得手法过于简单无趣了,铺成开来的毛笔书法、中国画都有些僵硬,尤其是整个系列后半部分的彩色印花。而对于“三生”这个主题的演绎甚至有些跑题了,整场秀看下来并没有感受到明确的传承感,如果后半段童模的出现算传承的概念,那也实在是有些硬凑的意思了。
刺绣是中国风非常标志性的元素,不少独立设计师都会把目光投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个类别的刺绣工艺。就像前面提到密扇参与了疆绣传承的项目,而另一位擅长礼服的设计师兰玉则以苏绣为自己的一大特色。mikumkum这一次与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合作,试图将羌绣融入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
款式是完全的西化,虽然有些中规中矩但整体的完成度还是非常高,属于放到市场上并不有趣但实穿好看的设计。mikumkum将重心放在了对羌绣口袋、蓝印花布的诠释上,将这些民族味很浓的元素以简洁的语言进行处理,融入到了摩登的款式中以保证服装给人的感觉并不会突兀,克制地运用了民族风让规规矩矩的款式也变得有趣了不少。
总的来说设计师的思路和手法都比较简单,将风格浓郁的刺绣、织锦大面积地运用,而服装的结构以西式为主又融入了马褂、旗袍一类。模特脚上的拖鞋也是一个亮点,色彩亮丽的织锦浴室拖估计在时装周街头很容易吸引街拍摄影师的镜头啦。
T台上中国风的设计总是很容易引发争议,欣赏与不欣赏的人群之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分隔线,彼此都不理解对方的审美。虽然很容易触及雷区,但每一季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依旧会看到大量的中国风设计,即便其中有无趣原地踏步性质的作品,但不可否认本土设计师对中国风的热情当然不会是一件坏事。
这跟毯霸们把龙袍和大花袄穿身上有什么区别?大写的尴尬……
有区别,一个是在国内丢人,一个是在国外丢人
这不都是西化了的中国风吗,这中国的小设计师们能否可以用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