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纸,西双版纳保留的最原始造纸术

纸张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造纸术更是位列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着自己传统的制纸工艺,不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传统工艺也在逐渐消失。这一次我们聚焦来自西双版纳的最古老造纸术——被称为“雨林守望之纸”的傣纸。

3月底,汽车品牌玛莎拉蒂携手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傣纸创承扶植项目,造访傣纸发源地西双版纳曼召村,共同探讨传统工艺如何焕发新生。

傣纸源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混镇曼召村,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原始的造纸术之一。因取代贝叶经抄写经文用于礼佛而相传至今,已成为傣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6年,傣族造纸工艺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们村子一共196户人家,90%都有做傣纸,”这项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同时也是曼召村村书记岩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

走进曼召村可以看到一栋栋新式傣楼整齐排列,院子里和村道旁随处可见制作器具和正在晾晒的薄纸。傣纸制造过程十分环保,通过反复制取纯天然构树树皮,敲打成纤维后全手工制成。

“我们傣族最早用于书写的纸是‘贝叶’,傣语成为‘非兰’,是用棕榈科植物贝多罗树的叶片加工而成。大概到了1126年,曼召的一位老人研究出另一种用构树皮做原料加工而成,就是现在我们传统手工造纸‘噶拉沙’”,岩坎说,这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傣纸工艺可谓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这项古老的造纸工艺一般都在家庭作坊中进行,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5步流程: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工序则有采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等11道。除一口铁锅外全都是竹木器具辅以石块,其中浇纸用的竹帘用自制土布和竹片制成。

这样制作而成的傣纸透气通风、不易腐蚀。“还可以避蚊虫,而且不易撕破,保存得当放上千年都没有问题”,岩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除了以前用于佛寺里抄写经文,土司颁布告示公文、任职文书也都用,民间则在祭祀时用来扎各种俑人、道具等。过去曼召村家家户户从事傣纸手工造纸业,过程中男女性别分工默契,男子主要负责洗、煮、捶打,而女子负责抄纸和晒纸。

岩坎今年46岁,从小跟着家中长辈学习制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现代制纸工业的兴起,市场对傣纸的需求在减少。“村里当时做纸的人就很少了,有的忙农活,有的外出打工,毕竟赚不到钱就没有人愿意去干这个。”

“如果不能在市场上存活下去,不能形成自己的造血机制,再好再天然的工艺恐怕都会消亡,”玛莎拉蒂的一位同行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助推傣纸与市场结合是他们的努力方向。

曼召村也在这几年里成立了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合作社,积极探索原料和成品统购统销的模式,大力发展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避免了小作坊投入少、产量低的状况。岩坎介绍:“我们统一收纸,再集中推介给市场,每张纸合作社只象征性地收一分钱提成。现在供不应求,从2015年开始供应量稳定在七八百万张,每家每户都有3-5万的收入。现在很多茶叶商来买纸,用于包裹上佳的普洱茶,还有运用在制作宫灯、艺术记事本、环保纸袋等特色产品。还有不少泰国、韩国的采购商来洽谈买我们的纸。”

对于傣族人而言,对傣纸的信仰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延续文化的承诺,它象征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傣纸唯一使用的原材料就是在热带雨林中广泛分布着的构树的树皮,岩坎介绍,制造傣纸就需要当地人种植构树。岩坎说,构树粗生野长,生命力特强,极易繁殖,今年砍掉一茬,来年会冒出来新枝,所以对于傣纸原材料生长地热带雨林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们种的构树数量不够,原料大部分是从老挝进口,但这也太依赖老挝了,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自己种植更多的构树。”

THE END
1.经典西部电影,印地安人反抗墨西哥军阀#战争电影《勇者行动》:天花板级别军事大作,所有演员均为现役特种兵! 皮看川 290跟贴 美国扫雷专家爱上阿富汗女人,塔利班迅速抓住执行石刑,战争片 三毛探案 508跟贴 98年前的电影,默片时代的顶流,巴斯特·基顿《将军号》 三毛探案 1059跟贴 为父报仇的女人究竟有多猛? 康大飞 332跟贴 因为一个片段看了整部电影!《13https://m.163.com/v/video/VBHVMM7D1.html
2.我是刑警:张克寒死前留下四个字,秦川被吓出一身冷汗,结局解气我是刑警:张克寒死前留下四个字,秦川被吓出一身冷汗,结局解气 于和伟、丁勇岱、富大龙等主演的电视剧《我是刑警》可以说越来越精彩了,319案让我们看到了秦川的真面目,也让我们看到了武英德和曹忠恕等人的坚持,即便是地方警方不愿意配合,这两位依旧是不断的坚持,真的令人很感动。而秦川最后还是处于刑警的使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798191600103731&wfr=spider&for=pc
3.稀捍行动的微博稀捍行动 2021-11-11 17:29 来自微博weibo.com 稀捍行动联手上海无限极荟购物中心,展开以羌绣为主题的非遗文化沉浸体验展,展览从11月8日开始,为期一个月。大山的颜色,演化成七彩的绣线,在繁华的上海新天地,变身时尚潮流打卡地。稀捍行动是起承文化旗下的公益项目,秉承文化是联结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https://weibo.com/xihanaction
4.寻回遗忘中的美好:PClady直击稀捍行动稀捍行动宣传视频 美,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肌肤上的变化。环境带给我们美丽的资源,在我们消费美丽的时候,也应该去想想,要怎样去保护它。捍卫珍惜的资源,保护珍贵的文化,“稀捍行动”由此应运而生。http://www1.pclady.com.cn/lohas/zt/xhxd/index.html
5.花丝工艺保护项目花丝工艺保护项目是稀捍行动为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于2014年重点启动的项目之一。旨在让沉寂沧桑已久的花丝工艺穿越文化与历史,结合现代审美与艺术的新鲜血液,成为中国大美之继承者,历久弥新。2014年4月16日潮宏基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在潮宏基花丝博物馆发起一场"金工绝艺 芳华再续"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项目启动发布会http://www.chjchina.com/Page/list/33.html
6.设计师眼中的造物节top10稀捍行动,是一个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NGO。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稀捍行动,了解他们的更多行动) 羌绣,这个年头不会在有人穿一整身了,所以他们抽象出花纹和工艺,再抽象出一个可以和我们日常衣饰结合的口袋。(建立生态大概的意思是:口袋能卖出去---当地的妇女就可以https://www.jianshu.com/p/7b1a8683df7a
7.领航新征程看,设计这样介入精准扶贫——中国青年网11月25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罗中立美术馆,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现场。游客正在《传统工艺新生》展台拍摄艺术品。 《传统工艺新生》展台的设计作品。 “稀捍行动”展台里傣纸的制作工艺照片。 游客正在《酉阳农村供销新模式》展台观展。本版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1711/t20171126_11065524.htm
8.让成都漆艺走出“深闺”,水井坊首个非遗新生项目落地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水井坊与“稀捍行动”将陆续与热衷“成都漆艺”的国际国内大师合作,进行大漆文化梳理,并与大漆传承人共同探讨“成都漆艺”的新生之路。 成都宽窄巷子对面,一家毫不起眼的漆器厂栖身于此,这就是成都漆器工艺厂。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成都漆艺,正藏身于此。应该说,成都漆器厂是目前为数不多还在坚守着https://www.yicai.com/news/5438084.html
9.《伊周femina》带头领跑“无现新生”潮酷生活美通社PR今天是无现金日,这是 腾讯微信联合公益组织发起的一个轻公益,酷生活态度的全民倡导日。 《伊周femina 》作为微信此次的重点时尚合作方, 倾力打造“钱包的新生”这一跨界合作的事件话题,链接微信及稀捍行动,带头领跑“无现金生活”。 上海2016年8月8日电 /美通社/ --今天是无现金日,这是腾讯微信联合公益组织发起https://cnmobile.prnasia.com/story/155802-1.shtml
10.爱佑北京歌路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新区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 上海起承文化发展中心(稀捍行动) 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 影力工场(Impact Hub) 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 北京一亩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不羞学堂(保护豆豆) 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 德清县优来公益服务中心 广https://www.k2vc.com/cn/foundation/aiyou
11.上海金橄榄文化发展中心怎么样上海金橄榄文化发展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NGO组织,以多样性文化及其相生作用环境为保护和发展对象,倡导推广公众意识与理念;提供各类相关传播素材与资料;提供社会化共赢合作服务等2金橄榄文化发展中心现有一个业内知名的新型公益项目--稀捍行动 (http://www.***/index.html )。 稀捍行动致力于保护日渐珍稀的自然https://m.jobui.com/company/1209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