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年度文旅盛事,4月25—26日,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临沂市举办。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淄博烧烤再次“出圈”,加之“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凭借大会的影响力,“好客山东”或将成为诸多游客假期出行的首选。
立足自身禀赋,文化IP“放大招”
文物潜于历史的尘埃之下,旅游给予其色彩。
比起游山玩水的丰富多彩,文物总是旅途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配角”。遥不可触及的历史、晦涩难懂的古文字,初见一件文物,人们往往敬而远之。但是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亦是文化衍生的主体。如何将文物活化,颇费思量。
所谓“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顾名思义,就是依托不可移动文物,设计特定主题,通过有机关联、串珠成链,打造旅游线路,集中展示历史文化,是在文物和旅游之间架起的一道活化利用的桥梁。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是全国文物大省。山东境内考古发现过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串联成了文化谱系完整、文脉相承、波澜壮阔的发展链条,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佐证,文物资源不可谓不丰厚。
截至2023年,山东全省国有可移动文物558万件,居全国第三位。已备案各级各类博物馆735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革命类博物馆数量6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主题游径资源得天独厚。
去年5月,山东启动了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编制了“斯文在兹”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方案,并与四川、广东等9省签署协议,共同推进“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创建工作。目前,已策划形成包括“斯文在兹”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在内的“文润海岱游读齐鲁”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
今年大会期间,将召开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交流会,“文润海岱游读齐鲁”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亦将随之发布,包括黄河、大运河、齐长城、海岱考古、古建筑、儒家等专题游径,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类型,串联起山东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水利遗产、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要素……
市场导向,创新交互式体验方式
事实上,文旅业扩大规模,抑或是创新营销方式,终究还是解决“谁来体验消费”的问题。
通过一个个的好点子,让灵山秀水讲出好故事,做成好产品,让文旅扎根消费市场进行融合,让若干产业要素进行资源重组和再创造,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期待和需求。
数据显示,去年成功“出圈”的“淄博烧烤”,“90后”、“00后”客群占比超过八成;去年“五一”假期,山东旅游市场的游客群体更是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文旅市场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00后”与“90后”游客两者合计高达50.3%的占比,凸显出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对景点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观赏,他们更多在追逐沉浸式的体验游。
需求驱动生产!洞察消费群体的旅游动机、目的地选择、消费预算以及服务期望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制定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至关重要。对此,山东文旅从业者深谙其理。
作为今年大会的重要环节,2024休闲旅游产业展将打造沉浸式旅游消费综合场景。诸如,以“沉浸式体验、全景式消费”为特色,打造六大沉浸式旅游消费综合场景,包括“好客山东亲情沂蒙”“穿越千年游齐鲁”“品味乡愁,乐宿山东”“齐风鲁韵烟火里”“趣野趣玩趣露营”以及“云游山海奇遇记”,另设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展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进行精细化设计,让观众置身不同主题、特色的场景,沉浸式逛展,品尝地道的非遗美食,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挑选精致的旅游伴手礼,实现目之所及皆是山东好品。
在这里,科技出行、精彩演艺、舒适民宿、地道美食、户外装备、旅游纪念品等一应俱全。自动驾驶小巴、“沂蒙乡愁”精品民宿、智慧房车营地和各地文旅IP吉祥物等产品成为展会亮点,努力引领休闲旅游、智慧生活的新风尚,让观众在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中,尽情领略山东休闲旅游产业的无限魅力。
好风凭借力,借势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山东正奔赴文旅融合的“春日融融”。大会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会,更是山东旅游迈向新征程的重要起点。让文旅思路释放长效潜能,山东正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文化创新引领力、公共文化服务力和对外文化影响力,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