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四川省委“青年之声”管理中心深挖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了成长、创业、就业、婚恋、健康、心理、维权等7支服务联盟,各联盟分别组织专家参与线上答题,开展线下活动。
“七夕”期间,婚恋服务联盟举办了“遇见·心动”相亲联谊活动,吸引200名单身青年参与,8对有缘人幸福牵手;开学季来临,当了解到四川某偏远山区部分高中生因缺乏上大学路费时,创业服务联盟随即发起“助困入学”关爱行动,募集善款15万元,帮助寒门学子踏上了上学之路。
“青年之声·四川”婚恋服务联盟组织“遇见·心动”相亲联谊活动。团四川省委供图
四川省各地“青年之声”也广泛开展了青春脱贫、创新创业、成长导航等活动,既围绕党政大局和青年急需,又扩大了“青年之声”品牌的晓谕度。广元市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募集创业导师志愿者,深入县乡开展“青春扶贫手拉手奔康路上一起走”电商培训,带领农村青年把优质山货卖出大山;达州市组织创业导师走访13个乡镇的60余个项目,走村进户,与青年创业能手“面对面”、“手拉手”,帮助破解创业中的技术难题。
江安籍奥运健儿沈平安成为当地“青年之声”公益大使。团四川省委供图
截止10月11日,四川全省共有428个基层团组织开通了“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及“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网站,当日访问量达2912条,回复2314条。
面对不断增长的问答数据,团四川省委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他们认识到,组织解决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仅仅需要问答,更需要迎着青年的声音,最大程度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精准服务。
润物有声:拉近与青年“心”的距离
“在回答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个困难中提升‘青年之声’晓谕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平台运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打捞声音,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向党委政府传递青年的呼声。
泸州“青年之声”主题沙龙。团四川省委供图
在资阳市雁江区,当地团组织逢年过节都会带着图书、玩具,来到12岁的卓敬家中陪伴。因父亲病故、母亲离家出走,小卓敬在今年春节变成了“孤儿”。从“青年之声”平台了解这一情况后,团雁江区委上门“认亲”,鼓励他坚强向上。为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市、区两级团组织还整合社会资源,联系爱心企业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和生活必需品。
9月15日,在家家户户都在欢度中秋佳节的时候,“青年之声·甘孜”发出了紧急求助:甘孜巴塘县措拉乡10岁的邓珠次仁初诊为恶性肿瘤,在成都治疗期间急需一名汉藏双语的爱心人士陪同,以便医患双方交流。了解情况后,“青年之声·四川”立即行动,不到3小时,就有一名爱心志愿者去到了丹真的病床前。
……
此次中秋佳节爱心行动,获得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和认可。
9月25日中午,在成都华西医院,一名出生仅15天的藏族婴儿确诊小肠坏死,手术急需血小板。“青年之声·四川”立即发出呼吁和倡议,当晚7点,已经筹集到孩子使用五天的血小板。
春风化雨,润物有声。正是这样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诠释出青年群众工作的本质。“青年之声·四川”上线15个月,上线浏览量破1.4亿次,回答问题19.3万条,点赞数16.1万个,入驻专家1.8万名。
拉近团组织与青年的距离,是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青年的有效举措。如今的“青年之声·四川”,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团员青年越来越亲密、越来越知心、越来越信赖和依靠的朋友,成为倾听青年之声、呼应青年需求、切实服务青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