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长安网

面对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我们该如何应对,下面小编将带您走进电信诈骗。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的类型

2、刷卡消费

3、通知退款

4、虚假中奖

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为由,指引受害人将钱汇至其提供的账户。

5、低价购物

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6、汇钱救急

7、引诱汇款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对方账号。

8、彩票特码

9、猜猜我是谁

10、骗取话费

11、冒充领导

12、高薪招聘

不法分子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骗取钱财。

13、假冒熟人

电信诈骗的特点

1、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

2、诈骗手段翻新快

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还有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

一、刑法对于电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认定

其中《规定》(二)由公安机关直接立案的诈骗犯罪,是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劵诈骗、保险诈骗和合同诈骗共计九类诈骗案件。具体规定如下:“第四十九条[集资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条[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一条[票据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二条[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十三条[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第五十四条[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有价证券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五十六条[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第七十七条[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司法解释中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规定

关于《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因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

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于个人诈骗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定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和20万元以上”。对于单位犯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和诈骗数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分别适用量刑。该司法解释中确定的诈骗罪量刑数额标准,一直到2011年4月8日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所取代。(以下简称联合司法解释)在1997年刑法实施后至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迁,《刑法》又陆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同时各种新型的诈骗活动猖獗,特别是利用电信、互联网、银行卡等相结合的诈骗团伙案件增多,此类案件涉及受害人众多,受害人、犯罪分子和作案工具都可能存在跨省、跨境甚至跨越国界的现象,社会影响恶劣。为适应新的形势,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了上述联合司法解释。

联合司法解释中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电信诈骗罪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第十条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三)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四)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防范电信诈骗一、二、三

一、发案类型

根据现实发生、办案机关掌握及媒体报道等情况,总结电信诈骗案件类型如下:

(一)利用人们恐惧财产安全心理诈骗

(二)利用人们恐惧人身安全心理诈骗

(三)利用人们恐上、贪欲、疏忽心理诈骗

二、点评分析

三、应对策略

针对电信诈骗利用人们恐惧、贪欲、疏忽心理,以及发案的时空、技术特点,可采取相应策略加以防范。

(一)遇事别慌、克服恐惧、沉着应对——“理性”原则

(二)战胜诱惑、不捡便宜、不走捷径——“控欲”原则

(三)用心负责、仔细认真、杜绝大意——“踏实”原则

俗话说利令智昏,但有时候虽然无利人们也可能不清醒。如当人们做某些事时,心恰好处于一种飘飘然状态,稀里糊涂地就把事做出来了。事后回想起来鬼使神差一般。这是心情没有踏实下来的表现。如果做事时,用了心、认真负责的进行考虑,而无任何的大意,谨慎从事,就会很少犯错。骗子往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利用人们慌乱着急或疏忽大意机会行骗,因此树立起一种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对于防诈骗会是很有益处的。

主办单位:中共明光市委政法委员会地址:滁州市政务中心东九楼

Email:czshglzhb@163.com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440*900以上浏览本站

THE END
1.婚恋诈骗立案标准\\\想了解如何证明诈骗行为?婚恋诈骗立案标准\\\想了解如何证明诈骗行为? 一键咨询 辽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4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https://mip.64365.com/ask/36606723.aspx
2.网站网络服务协议书10篇(全文)3)若会员提供任何错误、不实或不完整的资料,或XX有理由怀疑资料为错误、不实或不完整及违反会员注册条款的,或XX有理由怀疑其会员资料、言行等有悖于“严肃纯净的婚恋交友网站”主题的,或有辱骂、诽谤其它会员的,XX有权修改会员的注册昵称、独白等,或暂停或终止该会员的帐号,或暂停或终止提供XX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服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d3cxwul.html
3.2024年正版资料免费完整版迅速启动的落实步骤解析随着2024年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寻找可靠的正版资料,以求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突破。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云端资料的利用愈加普遍。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4年正版资料免费完整版》的内容,重点分析如何迅速启动的落实步骤,以及介绍云端资料版V22.269的独特优势。 http://www.hhsw.cn/wap_webmasterszxvsz.shtml
4.高校辅导员考试基础知识试题题库238题54.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每学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标准是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 55.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坚持的原则是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 57.国家助学贷款有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形式。 58.国家奖学金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 59.国家每年下达的国家励志奖https://m.360docs.net/doc/5a9315971.html
5.电信诈骗的发展与成因(通用7篇)不少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伪造居民身份证开立银行账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些行为可能同时构成他罪,因此,对该类电信诈骗行为的罪数认定存在争议,是一罪还是数罪。笔者认为,该类电信诈骗犯罪行为是牵连犯,应按牵连犯的处臵原则定罪量刑: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按从一重罪重处断的原则适用刑罚。电信诈骗团伙成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6lv64p1.html
6.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警惕“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等宣传,很有可能是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要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不要轻信陌生网友。 10 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速览】谢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https://m.dezhoudaily.com/p/1635210.html
7.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党建引领行动工作方案(一)指导行政村将反对高额彩礼、人情礼金过重和鼓励适婚青年婚恋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结合实际设定彩礼、人情礼金、婚宴倡导性标准,2024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引导村民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承接办理,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责任单位: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 http://tdckw.org.cn/show-311357.html
8.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时间:2023-07-07 14:51:00 来源:中央宣传部 公安部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5播放,。十大高发类案解说——婚恋、交友类诈骗编辑:刘阳 责编:李小锋 终审:龚济好 相关阅读2012-2024 西江传媒 版权所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2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230009 ICP证:桂ICP备12006069号http://m.xijiangtv.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34&id=112752
9.网征婚被骗43万:双方第一次“约会”竟然是在法庭上——中国青年网昨天下午两点,四名福建漳州籍男子通过婚恋交友的方式涉嫌诈骗58.09万一案在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的受害者之一、大龄女陈琴(化名)旁听完庭审后,咬牙切齿地说着自己的悔恨与难堪。 诈骗嫌疑人的亲属们也赶到了庭审现场,一位嫌疑人的姐姐哭着对记者说:“他以前是修摩托车的,我们不知道他几时学会搞诈骗的,现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704/t20170413_9475896.htm
10.大学生安全常识100问1~50德州学院无论是在宿舍还是在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贵重物品随意放,为犯罪分子“顺手牵羊”作案提供了条件。因为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案发现场难以保护,犯罪分子留下痕迹易被破坏,破案困难,因此,这些场所是犯罪分子经常涉足的地方。(3)交友不慎。每个人必须合理构建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作为刚刚https://bwc.dzu.edu.cn/info/1095/1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