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召集人、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伟,人民银行烟台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宫云美,烟台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王诗新,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于庆喜介绍了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举措和成效,举行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烟台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名,止付涉案资金10.96亿元,冻结涉案资金3.58亿元。全市电诈案件警情数同比下降46.98%。
1
专项打击成效显著
自4月起在全市部署开展“斩链”专项行动,共破获案件355起,抓获514人。其中,市局与芝罘分局两级联动赴多地,成功打掉一重大诈骗引流团伙,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9人;牟平分局出动警力82名,组织大规模集中抓捕行动,成功打掉涉诈洗钱团伙,抓获32人。
6月8日以来,组织全市5个分市局200余名警力,开展了“3.07”专案统一集中收网行动,分赴5省19市,成功摧毁一批利用小众婚恋交友APP实施诈骗的新型犯罪网络,一举打掉电信诈骗窝点8个,抓获包括诈骗窝点头目、骨干成员在内的犯罪嫌疑人103名,采取强制措施82名,扣押涉案电脑51台、手机102部、车辆6台、房产2处,冻结及追缴涉案资金共计1.4亿余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
联合治理力度空前
落实金融、通讯、互联网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行业治理力度。3月,联合人民银行出台《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重心向收贩卡人员转移,推动“断卡”行动纵深发展。与人民银行,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多次召开涉“两卡”治理座谈交流会,通报涉“两卡”犯罪,梳理犯罪线索,对32家银行网点采取停止新开银行账户业务的惩戒措施,畅通可疑线索移交机制和惩戒机制,涉“两卡”线索同比下降33.31%。
3
科技助力劝阻精准
4
反诈宣传无缝覆盖
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在核酸检测点统一张贴“反诈一米线”标语,群众抬头做核酸、低头学防骗知识;通过腾讯会议在高校开展线上反诈讲座,学生打开手机就能收听收看,覆盖10万余人次;联合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拍摄制作防骗视频、专题节目等,让反诈防骗家喻户晓;推动防范宣传“六进”活动,联合各成员单位对企业财务人员、宝妈、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防骗宣传30余次,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与金融部门协作配合,快速止付冻结,梳理权属明晰的冻结涉案资金730万元。图为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现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展仍然存在发案势头猛、现实危害大、打击治理难等问题,全市公安机关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重点突出三方面工作。
01
专项打击再发力
02
属地管控严责任
切实整治金融、电信、互联网、物流寄递等行业突出问题,清除本地涉诈黑灰产业;加大对本地涉诈高危人员管控,堵塞其向境外转移、潜逃的渠道。对滞留境外的涉诈重点人员,落实劝投责任,尽快劝返回国;对打击治理不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未能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体系,导致违法犯罪多发、窝点集中、黑灰产业较重的区市和行业部门,坚决落实红黄牌警告、挂牌整治等重点整治措施。
03
精准宣防全覆盖
健全完善全方位反诈宣传体系,推进无诈社区创建活动,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根据电诈类型和侵害目标开展匹配性宣传,实现宣传“精准滴灌”。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资源,不断提升监测发现、预警拦截、网络封堵等技术反制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发案,减少损失。
烟台银行系统机构
帮助挽回损失1200余万元
近年,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依法合规履行支付监管职责,全力配合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防范和打击工作力度。
“断卡”行动以来,组织对4900多万存量账户进行了两轮次全面摸排。对9.5万个异常账户采取了非柜面控制、限额管控等措施。组织对“断卡”行动156个批次4100多个涉案账户逐一开展核查和责任追究。截至6月17日,全市涉案银行账户数量同比下降29.5%。
2022年,全市人民银行系统和银行业机构累计向公安机关移交可疑线索1100余条,配合破获团伙作案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9名,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2022年涉案资金返还典型案例
4、芝罘区杜某某被诈骗案,全额返还资金12万元。2021年10月25日,芝罘区群众杜某某报警称,有人冒充其外甥称被抓需要交保证金,杜某某立即向其转账12万元。接到报案后,辖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对嫌疑账户采取止付、冻结措施,并于2022年5月,将受害人杜某某被骗资金12万元全部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