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孙某徐某周某等诈骗非法经营案诈骗人员实际控制受害人资金后未使用的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刑事参考

孙某、徐某、周某等诈骗、非法经营案

——诈骗人员实际控制受害人资金后未使用的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

基本案情

一、被告人孙某伙同徐某实施诈骗的事实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被告人孙某以KD平台、AK平台、FA平台为载体,以公司形式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被告人徐某系KD平台、AK平台两个虚假平台的持有人、使用人。被告人刘某等人系孙某等人组建的犯罪集团成员。同年5月,被告人孙某与被告人邹某创建南昌某公司,招募罗某等人,利用KD平台、AK平台、FA平台以发展代理商的形式,进行诈骗活动。

被告人孙某等人指使犯罪集团成员使用虚假身份,在互联网上以婚恋、交友等名义结识并骗得被害人信任,或者通过开设直播间等方式,谎称能够帮助被害人通过KD平台、AK平台等进行“国际贵金属”“国际期货”“国际外汇”等交易获利,诱骗众多被害人将资金汇入上述平台。汇入KD平台、AK平台、FA平台被害人资金,经第三方支付通道分别转移至被告人徐某、孙某控制的银行账户中。此外,孙某等人通过使用公司业务员骗取来的被害人平台账号和密码,编造交易数据,虚构交易,欺骗被害人投资受损的事实,实现非法占有被害人资金的目的。其间,徐某与孙某犯罪集团以非法占有的被害人资金数额为基础作为计酬依据,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在诈骗过程中,孙某对上述公司进行实际控制,负责操纵平台系统制造被害人资金损失假象;徐某作为KD平台、AK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对两个平台内被害人入金、出金进行审核和发放,并帮助孙某集团对被害人资金进行虚假操作。孙某、徐某等采取上述方式通过KD平台、AK平台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68808957.02元,通过FA平台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16374168.03元。

二、被告人周某、江某等实施非法经营的事实

2016年2月,被告人周某、江某注册成立上海B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周某系上海B公司实际控制人,负责公司全面工作;江某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16年下半年,上海B公司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利用日本P公司的平台开展外汇业务,寻找客户或者通过发展二级代理商方式吸引客户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易。此外,上海B公司借助日本P公司的协助,通过提供MT4、MT5软件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帮助联系海外公司注册等方式,为追求成立某标公司的客户搭建独立运营的外汇交易平台。某标公司成立后,独立运营,以自己的名义招揽公众在其平台上投入资金进行交易。上海B公司从发展的客户、代理商或者协助搭建的某标公司收取搭建费、流量费等费用。其间,周某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负责全面工作,组织人员开展白标业务,并决定利润分配。经审计,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上海B公司共发展某标公司70家,涉案金额共计折合人民币19475778.67元,对应收入折合人民币6491926.24元。

另查明,2018年初,上海B公司协助孙某的犯罪集团搭建FA平台。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6月16日作出(2019)津02刑初196号刑事判决:一、被告人孙某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二、被告人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三、被告人周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五十万元;四、被告人江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其他被告人判决情况略)。宣判后,被告人孙某、周某等人提出上诉。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3月9日作出(2021)津刑终75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

二、关于诈骗既遂的问题。被告人孙某等人诱骗被害人到KD平台、FA平台等平台进行“投资”,其目的为非法占有被害人的投资钱款。当被害人(即投资人)投入前述平台的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通道转入孙某等人公司账户后,已被孙某实际控制。此后孙某等人制造虚假交易的假象,只是使被害人误以为平台账户内的资金减少系投资受损造成的,放弃向被告人追索,进而掩盖涉案钱款已被非法占有的事实。因此,自被害人钱款进入被告人实际控制的账户后,诈骗行为即实行终了,应认定为犯罪既遂。

裁判要旨

1.实施诈骗行为后,被害人因错误认识进行了转账等行为,导致被害人的资金实际受到被告人的控制时,即可认定为诈骗罪既遂。即使由于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被告人未成功使用其所控制的受害人资金的,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2.计算犯罪数额涉及汇率转化的,存在多个适用标准或难以确定标准时,应当按照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确定换算结果最低值为犯罪金额。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第266条

一审: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9)津02刑初196号刑事判决(2021年6月16日)

二审: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2021)津刑终75号刑事裁定(2022年3月9日)

THE END
1.律师简析诈骗罪立案及定罪量刑标准要件处罚金案例二:某公司通过虚假宣传,骗取客户信任并签订合同,骗取客户货款共计二百万元。经法院审理,认定该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均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该公司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0VODT0553TF9H.html
2.婚恋交友诈骗罪怎样判?3、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婚恋交友诈骗罪怎样判,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目前诈骗他人的财产数额达到较大程度,应当是按照诈骗罪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的。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https://www.64365.com/zs/2545348.aspx
3.“一对一”线下接触式婚恋诈骗刑民交叉问题认定路径探析第三种意见认为:奚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应区分认定。 婚恋诈骗类刑民交叉案件并不应当完全由刑法进行规制,双方交往中的花费可能存在“你情我愿”的情况。对于案件性质及诈骗数额,应当结合双方交往的阶段、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的内容、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http://jsjc.gov.cn/qingfengyuan/202310/t20231012_1557278.shtml
4.关于成都红线婚恋交友中心“心相约婚介所”诈骗犯罪的报案材料以上事实证明红线婚恋交友中心“心相约婚介所”工作人员虚构和夸大其词,隐瞒事实真相, 毫无诚信可言,以骗取高额会员费为目的,打着为孤独老人排忧解难的幌子,利用孤寡老人害怕老来孤独一人的心理状态。来骗取高额会员费。让中老年妇女的养老钱付之东流。不但没有享受到很好的服务。反而身体和精神承受着极大的伤害。http://www.315online.com/tousu/other/219424.html
5.网征婚被骗43万:双方第一次“约会”竟然是在法庭上——中国青年网诈骗罪的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其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704/t20170413_9475896.htm
6.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认定被告人黄苏安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被告人黄苏安提出上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利用婚恋网站交友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随着都市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专业婚恋网站成为适婚男女,特别https://www.360wenmi.com/f/z2mv9wu575n3.html
7.律师您好,我朋友在婚恋交友网站认识了一名异性,后来发展为男女《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https://www.falvzhijia.com/question/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