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当前网络违法犯罪形势:跨区域链条化明显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近日发布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净网行动”成效并公布10起典型案例。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短信盗取网银账号密码,通过改号软件伪装银行、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等客服或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都是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段。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违法犯罪呈现蔓延态势,种类和形式层出不穷,跨区域、链条化特征明显,危害十分严重。部网安局在此次“净网行动”中,统一指挥调度,各地、各警种合成作战,打团伙、揪幕后、挖链条,坚决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决维护互联网络安全。

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网络的匿名、无界特点,网络诈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诈骗,作案手法变化多端,欺骗性、隐蔽性更强,作案成本降低,链条化特征明显。部分网络诈骗区域性特点明显,形成了诈骗专业县、镇、村,个别类型网络诈骗跨境实施,打击难度更大,损失难以挽回。

网络盗窃直指网银资金

收到10086积分兑换的短信,点击短信中的网址,进入中国移动客户端,山东淄博市民袁某毫无防备地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几分钟后,银行卡内1.4万余元被转走。报警后袁某才知道,他收到的10086短信是伪基站发送的,短信中的网址指向某钓鱼网站。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网银盗窃案是近一两年迅速蔓延的一种网络犯罪形式,“以前,网络盗窃主要以虚拟货币为主,盗窃游戏玩家的游戏账号、装备等,现在直接盗窃网友的银行账号密码、侵害资金安全的案件越来越多”。

据介绍,此类案件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随着警方不断强化电信诈骗打击力度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宣传,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越来越强,不法分子不得不转变手法,将电信诈骗升级为网银盗窃;第三方网银支付平台快速发展,而群众对网银盗窃这类犯罪形式还不太熟悉,警惕性不高,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这位负责人说:“为实施网银盗窃,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形成了成熟的犯罪产业链,有专门制作网银木马的,有购买木马传播的,有实施盗窃的,有取钱洗钱的,各个团伙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

“盗窃网银的成本非常低,制作和传播木马无需太多投入,而只要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网友中招,不法分子就能获得暴利”。这位负责人说,由于一些盗窃网银的犯罪嫌疑人隐藏境外,打击难度非常大。

黑客攻击以侵财为目的

说到网络违法犯罪,不得不提黑客攻击。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互联网广泛运用,网络攻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其中一些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

今年3月18日,江苏徐州警方接到一家公司的报案称,该公司网站多次被非法入侵,入侵者恶意篡改网站内容,添加网络赌博推广页面。徐州警方分析该网站所中木马病毒,最终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并追根溯源,打掉使用黑客手段入侵他人网站服务器植入、出售和使用木马病毒篡改网站的多个团伙。抓获的8名犯罪嫌疑人,年龄都不到30岁,其中3人为90后。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国内许多政府网站和企事业单位网站安全防护薄弱,不法分子利用漏洞侵入网站,“以前,黑客攻击网站多数是为炫耀技术,捣蛋破坏的多;现在,基本都以侵财为目的,推广赌博、色情等网站,或者直接通过攻击实施敲诈勒索”。

今年22岁的待业青年张某,自学入侵电脑、网络攻击等黑客技术。按照客户要求,张某以每小时60元的价格,对湖南长沙等地网吧实施网络攻击,客户借此进行敲诈。在其实施攻击过程中,长沙一电信公司设备受到严重影响,多次导致设备下政府部门、银行机构等近百家单位网络瘫痪。近日,长沙警方将张某等人抓捕归案。

“由于实施网络攻击者都有较为专业的技术能力,公安网安部门也不断强化技术人才培养,与不法分子在网上斗智斗勇,决不让他们逃出法网”。这位负责人说。

源头遏制网络违法犯罪

实践中,网络违法犯罪往往是多种犯罪交织在一起,形成犯罪产业链。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如网络诈骗犯罪,可能涉及到黑客攻击、公民信息非法获取及买卖、制造传播木马病毒、非法买卖银行卡及洗钱等多个环节,且呈现跨区域犯罪特征。

为此,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行动”,全国一盘棋,集中统一调度破大案。同时,转变传统打击模式,源头打击,从提供犯罪条件的链条出击,以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破坏、入侵控制网站、网银木马盗窃、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为重点,有效整治和规范互联网秩序。

据介绍,由于网络转账速度快,几分钟内便能完成,而公安机关冻结需要依法履行手续,远远赶不上转账速度,一旦网络违法犯罪主谋藏匿境外,追赃难度将非常大。

“从避免群众损失角度讲,网络违法犯罪事前预防、事中止损与事后打击同等重要”,这位负责人建议,通信、金融监管、金融、行业网站和公安机关要通力合作,落实监管责任,做好安全防范,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共同预防和挤压网络违法犯罪。□本报记者周斌实习生李豪文/图

THE END
1.借婚恋网站实施诈骗,诈骗罪的特征是什么借婚恋网站实施诈骗,诈骗罪的特征是什么 借助婚恋交友网络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时,犯罪行为的显著特征包括:其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持有的财产所有权;其次,其攻击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国家、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手中所有的财富和物资。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些犯罪行径通常表现在采用欺骗手段从其他人那里获取https://www.64365.com/special/23434026
2.婚恋交友诈骗罪如何判的一、婚恋交友诈骗罪如何判的 在实践中,如有故意进行诈骗活动者将被依法判处严厉的刑罚,一般情况下将在此期间内接受三到十二个月的有期徒刑,以及罚款;倘若涉案金额的诈骗行为被判定为“巨大”级别的犯罪行为,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而当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级别的https://www.66law.cn/laws/2561619.aspx
3.恋爱诈骗罪的四个特征爱问知识人恋爱诈骗罪有如下四个特征:1.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交友网站、报纸、电台等寻找诈骗对象 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https://iask.sina.com.cn/b/law2EMLclI5y5l.html
4.#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婚恋App网络诈骗#【#别让婚恋App成为网络诈骗栖息地#】#央广网评# 当前,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因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相亲服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也拓宽了人们相亲、交友的渠道。在手机应用商店,婚恋交友类App数量极多,不少下载量在千万以上。但媒体调查发现,这类App鱼龙混杂,有的存在大量虚假账号,一些不法https://wap.sclz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8563
5.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诈骗团伙对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的一种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诈骗团伙对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的一种俗称; 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的电信诈骗方式。( )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团伙网络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cfaf110858e4d4f9e4f851cb6eea498.html?fm=bd5c97279711ce71e367d4603b5145770f
6.权威报告发布:90后被电信诈骗概率最高!男性是女性两倍网络诈骗新特征:荐股大神套路深,多种黑产相互勾连 报告调查显示,电信网络诈骗开始与赌博黑产相互勾连。在交友诈骗中,诈骗行为人以投资名义拉拢被害人参与赌博,或在博彩网站充值,在“情感攻势”“高利诱惑”和“赌徒心理”三重因素的影响下,被害人往往不能理性判断,越陷越深,不断投入大额资金。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8/08/c2501981.html?group_id=1
7.婚恋也是盘“大生意”!被狩猎被诈骗,婚恋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在线婚恋交友行业的用户画像呈现多元化特征。他们主要集中在30到40岁的单身人士,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职业背景各异,且收入水平相对偏高,主要集中在月薪6000元到25000元之间。尽管用户普遍寻求长期稳定的伴侣关系,但由于年龄、收入、职业背景、教育水平等匹配因素的多样性,该行业的成功率并不特别高。 https://www.iimedia.cn/c1086/99527.html
8.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处置与对策新闻动态[6]刘道前.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国际警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犯罪研究,2019(06):50-57. [7]王晓伟.海峡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2):71-78. [8]孙梓翔,于龙“.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2,37(02):86-92. https://nic.hibu.edu.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