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是以老年人群体为侵害目标,实施骗取财务的各类违法犯罪,已表现出网络化、智能化、集团化等趋势,并且呈现出7大特征。
投资理财、高额返利型
利用老年人急于寻求养老保障,打着投资消费卡券、收藏品、虚拟货币等旗号,以小恩小惠博得好感和信任,再以高额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参与,进而骗取钱财。
房产投资、买房养老型
以投资养老公寓、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人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夸大宣传养老项目前景,进而进行非法集资。
吸纳会员、综合养老型
通过工商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经营所谓养老产业,在全国各地设置子公司,形成集团化、规模化效应。
保健养生、慢病根治型
针对老年人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开展“免费义诊”“免费体检”,召集“健康讲座”,或者采取免费赠送小礼品、体验按摩理疗项目、试用养生保健仪器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进而推销各类所谓保健产品。
代办保险、骗取保费型
由于对国家社保政策了解不到位,一些未能按期足额缴纳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急于通过补缴社保等方式来落实养老保障,从而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对象。
平台交友、婚恋诈骗型
老年群体面对犯罪分子所谓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容易放下心理防线,而一些丧偶老人因急于寻求陪伴更容易被骗。
谎称“神医”消灾、迷信设局型
行骗人利用他们看重自身和亲朋幸福安危及破财免灾的心理,谎称自己是所谓“神医”“大师”等实施诈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