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赚钱,找对路了?界面新闻·JMedia

“我生日这晚,男朋友说他有事要加班,可他的小青梅刚在朋友圈里发布挽着他手臂的自拍……”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一条“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的提示在江薇眼前弹出来。

狗血情节设置得恰到好处,“首月6元”的价格又实在足够诱惑,她咬咬牙点击付费,剩下的情节乖乖展开,告诉她“大女主该如何暴打前男友与小三”,实在是大快人心。

看完这篇平台爆款爽文,知乎贴心地送上相似回答,“我和深情男二契约结婚后在综艺里爆火了”“在考驾照时,和一个帅哥对视了”“他结婚时,三年的情人走了,他发疯的满世界找”……各类颇有“古早玛丽苏”风格的短篇层出不穷,看得江薇眼花缭乱。

不同于常规知乎问答,江薇发现知乎文往往有自己的“识别标签”,比如开头往往没头没脑地来一段场景描述,后面大篇幅写主角逆袭,在高潮处又恰到好处地引导付费。

小红书上还有作者总结出了知乎“短篇虐文模版”——导语为“故事起因+be虐情节+反转”,后面则是“拉情绪、疯狂拉情绪、设钩子”。

江薇看多了,逐渐打进知乎圈,才知道一篇爆款文能有多赚钱。不少作者曾经晒出过她们的收益后台,1万5、2万……打出热度的知乎文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流量池,只要一日不删,就一日有人提供分成。

有业内朋友解释说,这些机构大多向知乎交了一笔合作费用,比新人投稿容易得多。朋友已经在知乎投稿了七八次,第一次过稿后就有编辑一对一负责审核投稿,效率又高又快。

江薇感叹,自己果然不是吃这碗饭的。现在的知乎文,还衍生出了“爆文拆解”“写作培训班”等产业,要求新手先写好四千字开头等待流量推送,没有流量就果断“弃坑”转战其他类型,细化到每一百字写什么都有严格规定,让人梦回考公申论。

这样的结果是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一般的出轨套路猜也能猜个大概,除非文笔够好。不甘心的知乎作者们又开发出另一种思路,是从时事热点中找灵感。从某著名男星入狱踩缝纫机,到某体操运动员因“擦边”惹争议,知乎马上就出现同款逆袭文、热点文,让她感叹“真正的中国速度原来都在知乎了”。

这些人标榜着知识分子独有的“精神洁癖”,表示无法忍受当时互联网上糟糕的、不负责任的精神食粮,想在知乎开辟出一方“桃花源净土”。2011年第一季度,这200名用户在知乎上创作了8000个高质量的问题和2万个专业回答。

当年的知乎有多精英?张小龙本人会在平台上回答“乔布斯教给人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也可以看到李开复、马化腾、王小川在各个问题下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之后的两年里,知乎一直都保持着“小而美”的隆重氛围,邀请制度也能很好地把控着早期用户的质量。

按这个趋势发展,知乎或许能打造出一个“永生版的ONE”或“通俗版的知网”,

不过,知乎创始人周源却主动打破了这样的壁垒,他的野心在大众化知识科普社区,而非古代文人雅集式的坐道论学。

2013年,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注册用户在不到一年里由40万迅速攀升至400万,之后的几年里更是飞速增长,到2018年末已经涨到了2.2亿。

2013-2016年,知乎一方面扩大回答者的多样性,让内容更多元化,另一方面不断降低普通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更“大众”。于是,那些自带理解门槛的精英问题逐渐退出视野,生活化、“傻瓜化”的问题越来越多,小到怎么挑水果、怎么给孩子喂奶,都逐渐占据了知乎热度榜前列,大V正在开始逃离知乎。

规模的极具膨胀,也必然伴随着社区生态的强烈变动。高密度、高质量的知识生产,在鱼贯而入的用户奔入之后,难免被稀释。毕竟普通人并不关心高大上的理论知识,而对八卦、情感故事更感兴趣。

在“你喜欢的人和别人发生了关系。你有什么感受”问题下,有3000多人发表了“长篇大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在编故事,口径、文风出奇一致,假装不留痕迹,却处处是不合生活常识的漏洞。

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在知乎编故事、编身份,一样能收获他人高攀不起的赞同量,那么与其掏心窝子说说心里话,冒着“掉现实马甲”的风险,还不如编个总裁身份收割那些渴望“变成富一代”用户们的幻想。

比如一人分饰244角色的“海贼-王路飞”,在他的244个回答里,他一会儿刚成年,一下子又八十岁了,当过村长、菜贩子、赌徒、教官,还是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伊拉克的战地记者,最终在2017年3月被永久封号。

一面是谣言四起平台氛围乌烟瘴气,一面是编出来的文学故事火成爆款,曾经向“流量逻辑”公开宣战的周源,最终还是向流量屈服了。

在互联网公司的生长框架下,流量为王、规模为王,行业规则是颠扑不破的。2019年底,知乎从各个渠道招揽网文作者回到知乎,开设了官方账号“故事档案局”,专门收集和转载各种惊悚刺激的故事和段子,成为付费阅读的“排头兵”。

3月18日,知乎又宣布推出“盐选会员”,外界更多地视其为知乎商业化的升级,表明知乎终于跳脱出知识付费的逻辑,开始正式着手构建自身的大会员体系。

此前,知乎在知识付费中挣扎已久。从知乎Live无限计划、知乎·读书会、到知乎超级会员,无论是上新、打包、还是名人背书,总是把一手好牌打到稀烂。知乎Live质量参差不齐,读书会在樊登读书会、新世相读书会等已做出口碑和规模下入局,又没有建立起非常强的质量优势,反响平平,私家课部分也少有知乎独立策划制作的精品课,大部分课程都是多平台分发,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较差。

不过好处便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虽然屡试屡败,但在“编乎”的平台氛围下,知乎总能悄悄野蛮生长出一片付费阅读的土壤。因此盐选会员就将卖内容转变为卖服务,还增添了《VOGUE》、《焦点》、《北京青年周刊》等国内一线杂志刊物作为内容砝码。

300+盐选杂志,和10000+盐选电子书的资源量在今天看来相当难得,不过大浪淘沙过后,胜出的居然是一批又一批的“狗血神文”。几乎所有知乎用户,都领教过“一个回答看了半天,最后让你充会员解锁剩余内容”的威力。

知乎副总裁、会员事业部负责人张荣乐之前曾表示,“我希望知乎的会员模式和生态能够做到爱奇艺那样。”而当时用户的回应是,“拿现在知乎会员所提供的多数服务来讲,可替代性太强了,没有哪一项是唯一且刚需的,更何况知乎用户是全网最精明的用户。”

如今的结局颇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知乎体、知乎风,早已被深刻烙上平台的特征,就像B站深深的二次元氛围一样,成了最鲜明的精神图腾,成了一个赛道上的王者。

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匿名,说是知乎“安身立命”的一大特色也不为过。但去年7月,知乎通过官方账号“知一声”发布匿名功能下线公告。

知乎主要问答功能遭受打击,很多人表示,“取消匿名后有意思的内容会更少”。但半壁江山的知乎短篇文学却不惧“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来也是编的故事,只不过换个大号卷土重来而已。

对盐选用户来说,不再匿名,可以提升创作的真实性,但阵痛“不是暴风雨,而是伴随余生的潮湿”,知乎也就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一块块被抽掉最本真的自我。

“谢邀,匿了”成为绝唱之后,知乎以向下兼容的“牺牲”保住了更大的流量,商业链路逐渐形成闭环。毕竟,变现才是终极考量。

根据其前不久发布的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知乎的总营收为8.45亿元,其中,付费会员业务贡献最大,营业收入为4.5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54%,是营销服务业务的约两倍。

尽管付费阅读业务在2023年第三季度才占总营收过半,但2023年第一季度时,该业务已显现出支柱地位,收入达4.55亿元,占总营收的45.8%。支撑起知乎网文江湖的,是不断攀升的月订阅会员数。2022年第一季度,知乎平均月订阅会员仅690万,到今年第三季度,已增长至1650万,实现同比与环比双增长。

而在今年,知乎最让人诟病的短篇质量也有所弥补。

有文娱产业分析师分析:“网文发展到现在付费模式很成熟,用户的付费意识也培养起来了,知乎找到短故事这个差异点,释放其用户的付费能力就很自然了,知乎付费业务增长是可以预见的。”

不过,知乎付费阅读也有短板,比如2024年第三季度,知乎付费阅读业务收入达4.59亿元,平均月订阅会员为1650万人,据此粗略计算,平均每位会员的月消费金额尚不足10元。看来,0.3元一天的知乎盐选会员虽然吸纳了大量客户群,但很难促进客户的深度消费。

然而,就在知乎引以为傲的付费用户数量上,也略显颓势。今年第三季度知乎的月平均活跃用户(MAUs)为8110万,较上年同期的1.105亿人缩水不少,这意味着知乎的用户基础正在缩水,潜在的付费用户池也随之缩减。

现在的知乎又在追求新一轮蝶变。今年1月,知乎特地举办首届教育大会,周源在演讲中首次披露知乎布局职业教育的初衷和愿景,“职业教育补完了知乎创业愿景的另一半,形成了知乎的‘完全体’。”知乎还宣布,将旗下职业教育品牌APP「知乎知学堂」正式分拆,进行独立运营。

然而,根据财报,知乎的职业培训业务刚刚起步,2024年第三季度,知乎的职业培训业务营收为1.0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12.4%。

变来变去,知乎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都在变。现在的知乎,更像是一个小红书、微博、豆瓣的缝合体。是否未来的某一天,成了一艘“忒休斯之船”,当船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THE END
1.相亲对象赚能力是我的105分之一知道北京婚恋市场离谱,没想到离谱到这种程度。赞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momo 2024-12-09 16:15:20 山西 笑死我了这几个男的好小丑啊,想去北京工作的心更强烈了,以后谁催我结婚我就把北京未婚男人的条件罗列一遍绝对让他们哑口无言,不婚不育圣地 赞(810) 回应 momo 2024-12-09 16:18: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4948411/
2.推特交友是真实的吗知乎应用内有偿推广已经成为了很多开发者的主要盈利手段,马海祥博客还曾经报道过“手机赚钱”行业,这也是国内利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有偿推广的手段所生长起来的一个奇葩行业,积分榜作为一个灰色地带,虽然多次被明令禁止,但由于监管的力度问题或者态度问题,苹果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https://www.liedaoshou.com/blog/archives/40077
3.婚介行业怎么找客户?这几招让你低成本获客!近年来,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增长、离婚率的走高为我国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庞大的市场基础,而新一代消费者交友习惯的改变,使得网络婚恋交友渗透率不断提升。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这个时候很难说清楚,但是这个很好做。你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找出他们喜欢什么。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短https://www.jianshu.com/p/b19be7f2f248
4.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应用APP图谱 微信、QQ、微博头部社交产品地位坚固 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第一梯队中,微信、QQ、微博在月度活跃用户规模上保持领先优势;第二梯队中,陌陌、探探领军趣缘交友(即以恋爱为主要目的)领域,内容社区中百度贴吧和知乎也具有一定的头部效应;第三梯队中,产品更集中于细分垂直赛道https://www.iimedia.cn/c400/76205.html
5.缘分交友缘分圈世纪佳缘交友征婚,恋爱相处,相亲约会,结婚问题,单身吐槽,缘分,北京交友,上海交友,深圳交友,重庆交友,天津交友,长沙交友,河北交友,河南交友,山西交友,江苏交友,浙江交友,四川交友,云南交友,山东交友,湖南交友,同城婚恋交友,全国婚恋交友,网上交友,交友征婚,离异征婚,离异交友http://upload.jiayuan.com/fate/show.php?type=list_all&id=8&p=80
6.“情感挽回”行业有多乱?“分离‘小三’”动辄收费几十万……多年前,他偶然加了“柯李思”微信后,林越就经常能够在朋友圈中,看到“柯李思”所发布的婚恋教学文章,其中不乏“柯李思”指导他人与异性成功交友的案例。 ▲急病乱投医的林越联系上了“柯李思” 眼看着和前女友渐行渐远,急病乱投医的林越联系上了“柯李思”,想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https://static.zhoudaosh.com/6787518D60C9C248A7CE64ECF6BDC61C419259F21B0E91F30927E9103C4FFA75
7.快手卖号超过6个月会坐牢吗(快手卖号超过6个月会坐牢吗知乎)对宠粉送礼诈骗私单交易诈骗刷单兼职诈骗婚恋交友诈骗等内容和账号进行专项治理,共处罚账号超60万个快手表示,若用户在使用快手的过程中,发现任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向平台举报站内举报;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快手号怎么卖给别人答首先账号买卖是违规平台的规则,还有实名过得最好还是别卖了,一方面实名过得快手号也没http://wap.hdlgy.com/post/5961.html
8.世纪佳缘,走入歧路与传统婚恋网站形成对比的是以陌陌为代表的新型社交交友软件。根据财报数据,陌陌近三年的收入分别为134.1亿元、170.2亿元和150.2亿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陌陌录得营收37.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3亿元,盈利能力大幅领先于百合佳缘。 2021年7月,北京的张女士在世纪佳缘邂逅自称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杨先生,出于信任,张女士往杨https://36kr.com/p/1531266851934978
9.微信成为基础设施,特定人群社交小程序是否可行?知乎:作为微信的一名社交小程序开发者,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微信这款社交应用的关系? 梅强:首先要感谢微信这个伟大的产品,我们做的是垂直社交,本质上是为微信这个大社交生态中的一小部分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比如说,如果微信是一条繁华的街道,那么我们可能就是这条街道上的一个婚恋交友社交俱乐部。 https://m.bjhwtx.com/h-nd-170483.html
10.港股低估值的优质股搜索 首页 业务办理快速通道 代销理财产品名录 创业板转签 查询账号 风险测评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股票 股票首页 行业资讯 投资内参 模拟炒股港股业务 知识专题 理财产品 活期理财 定期理财 浮动理财 基金理财 资产管理 大集合参公募 集合理财 单一资管计划 资产证券化 资产管理直销系统 特色服务 融资融券 公告公示 投资https://www.pingan.com/official/search/0be955a768a965b2
1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书笔记思维笔记模板常见模式为单边启动,需要同时有一大群人使用才能产生价值;有时双边启动,例如婚恋交友类的社交应用 用户黏性相对高——离钱比较远 潜在用户量大,可获取的用户数据多 分类 是否认识——熟人、陌生人 社交介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 用户共性——地域、同学、同好 交易:做生意卖东西 线上的交易,就是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fecaa6d4c6656c2b8ef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