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关于非法证据排除案件的裁判规则(含规则描述)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以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相威胁,或者以法律禁止的方法、以社会道德难以容忍的方式进行威胁,应当认定威胁达到严重程度,属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所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

【规则描述】威胁属于非法取证方法,为法律所禁止。威胁手段不应当被视为审讯策略。审讯策略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作毫无根据或者虚假依据的恐吓;不能严重违背社会道德,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相威胁,或者以法律禁止的方法、以社会道德难以容忍的方式进行威胁,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供述,应当认为威胁达到了严重程度,属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所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3条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7条

非因紧急状态下的无证搜查所取得的物证、书证应当予以排除。

【规则描述】搜查原则上须持搜查证进行,除在执行逮捕、拘留过程中,为了制止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避免证据灭失等紧急情况外,未经依法批准,采用搜查收集的物证、书证,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且无法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行政机关和监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搜查物证、书证的,也需要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或者取得搜查证,否则相应的物证、书证不得作为刑事案件的定案根据。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9条

【规则描述】对于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没有见证人或者见证人不适格,应当作出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确因客观原因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的,应当对有关侦查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并在笔录中注明有关情况。针对没有见证人、见证人不适格的情形,除了审查案件材料中有无如实注明情况外,还应当结合全案其他证据和同步录音录像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予以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11条

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经法庭调查或者庭外核实,发现适用案件范围,批准手续,执行机关,具体手段、措施的种类,适用对象和适用期限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根据材料所属的证据分类,从严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规则描述】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需要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或者根据规定在庭外核实,才可作为证据使用。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应随案移送,并附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的法律文书,证据材料清单和有关说明材料。

针对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首先,应严格审查是否针对法律规定的适用案件范围采取技术调查、侦查措施。其次,对其批准手续,执行机关,具体手段、措施的种类,适用对象和适用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对于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的材料,根据非法言词证据、非法实物证据的分类从严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12条

在法定场所之外讯问的,未对情况紧急等客观原因作出合理解释,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可能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

【规则描述】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在规范的讯问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发现或者抓获犯罪嫌疑人后,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现场讯问。犯罪嫌疑人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可以将其传唤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也可以根据办案需要,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或者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可在其被指定的居所内进行讯问。对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或者逮捕的,应当在看守所内讯问。在法定场所之外讯问的,需对情况紧急等客观原因作出合理解释;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可能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14条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16条

讯问笔录与提讯记录无法对应,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排除非法取证可能性的,所获得的供述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案件裁判规则第18条

鉴定意见因鉴定资质、鉴定方法、鉴定程序、鉴定材料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该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原标题:《9个关于非法证据排除案件的裁判规则(含规则描述)》

THE END
1.遇到网络诈骗警察如何取证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对于你提出的“遇到网络诈骗警察如何取证”问题,网络诈骗警察在网络诈骗取证时,警方的侦查员将从人机、电路装置、以被骗人录制的诈骗记录等方面来取证。网络诈骗的案情越来越多,注意就是自己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被诱惑了。你可以咨询律霸网的律师。https://www.lawpa.cn/changshi/743398.html
2.侦查取证范文10篇(全文)(1) 手机被用来充当嫌犯通信联络工具。此类案件可以采取主动侦查取证策略, 在前期布控嫌犯所用手机, 获取有价值证据。 (2) 利用手机存储犯罪证据, 如视频、照片、短信等文档信息。此类案件往往采用被动侦查策略。 (3) 利用手机诈骗, 如电信诈骗、短信诈骗等。这类案件的发生通常需要对涉案人员手机进行被动侦查取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nj2a21y.html
3.电子数据取证是如何帮助警察蜀黍抓坏人的?雷峰网虽然从诈骗金额来看,这绝对可以让这些骗子判重刑,但由于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数据量庞大,在打掉传销团伙之后,电子取证工作成为影响最终审判的重点和难点,这起案子的电子数据鉴定涉及注册单数 499 万单,涉案服务器容量高达 7.5T,之前在第一次庭审的时候,由于没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所以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708/toMXrVNcr0rPDHk7.html
4.“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案件的取证方法【摘要】:"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案件频发,使得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应接不暇。以3起典型案件为基础,总结了犯罪作案过程和手段,结合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经验,分别从侦查思路和取证技术两个方面提出新的取证方法,并从多角度地总结了防范对策。为打击此类案件和提高社会防范起到借鉴作用。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ING201801009.htm
5.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众的宣传,增强全社会防范诈骗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反诈宣传,营造良好的反诈环境。反诈警察要走进社区进行反诈宣传,让每一个人都建立起反诈意识,从而建立起一个全员参与的反诈局面。可根据区域内具体的案件发生特征,对特殊的人群采取挨家挨户上门、签订责任书等有针对性地宣传;在工作中https://fzsd124.com/index/index/mob_show/id/147574.html
6.诈骗警察不立案该怎么办?律师普法诈骗警察不立案该怎么办?2020-04-14 408 普法内容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方已经承认诈骗而派出所不立案的,当事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遭受到诈骗行为侵害造成财产损失的,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而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公民一般先到派出所报案。https://www.110ask.com/tuwen/1934034507673810229.html
7.江西警察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网9.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进而非法收购、销售,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的行为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影响对非法收购、销https://djsz.jxga.edu.cn/news-show-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