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理论基础与教学教法
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创意写作最初仅仅是指以文学写作为核心的高校写作教育改革,以“一项在全国高校内开设小说、诗歌写作课程的校园计划”和“一个招募小说家、诗人从事该学科教育教学的国家体系”形式拉开序幕,后来泛指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一切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适应文学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更新换代等的多种形式的写作以及相应的写作教育。——创意写作是一个怎样的学科——它关心以及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写作为什么可以教学——作家为什么可以被培养——如何在技术上培养第一节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
完整的创意写作包括“写作”“学术”“学科”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支持,又互为依存。
“写作”是创意写作发挥自己多个层面实践功能的基本形式和中介,“学术”是关于一个新型学科和写作形式的知识建构与自我反思,而“学科”则是推动创意写作发展的引擎。
何谓创意写作,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创意写作可以教学,作家可以培养,这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事实发现,也是一个实现创意写作学科目标的理论指向。“潜能激发与自我挖掘”“沟通交往与创意实现”与“文类规约与个体独创”是创意写作的三个基础理论,它们来自创意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前者的普遍化提升。
一、潜能激发与自我挖掘
多萝西娅·布兰德说,作家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创意写作在海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与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一、过程教学/写作法
过程教学法认为:创意写作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仅仅是写作者的个别行为;同时创意写作也不是简单的语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辞的组合,而是包含着创意、构思、写作及反复修改的全部过程。
故事与小说
故事与小说关系紧密,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小说就是故事的文字形式,不存在不讲故事的小说,另一方面,小说又不等同于故事。讲故事的方式不止小说一种。
将故事与小说放在一起来讨论,目的有二:第一,明确“故事”与“小说”的分野,二者不可等同;第二,明确写小说的基本功是讲故事,创意写作从故事开始。第一节故事
一、文体界说
“故事”(story)这个术语却来自叙事学,在最一般意义上指:
第一,“叙事文的内容即事件与实存”,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对它们的安排,即“由作者的文化代码处理过的人和事”;
第二,“被讲述的全部事件”“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这里,热奈特是从“叙事”层面阐释“故事”的,即叙事包括“故事”和对“故事的讲述”;
故事由“事件”组成,但故事中的“事件”意味着变化。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故事是小说的主体,情节是作家对故事的编排。
戏剧小品与影视剧本
若仅就文学层面而言,戏剧影视与小说都是注重讲故事的文学样式,当然,受“编—演”特质的影响,戏剧影视文学剧作既有自己特有的外在文体格式特征,又有自己特有的内在故事讲述方式,呈现出故事情境化、故事行动化、故事场景化、故事对白化等特征。对于学习剧本创作而言,戏剧小品因其“小”,相对容易掌握,是入门的最佳途径;影视剧本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是每一个编剧的终极目标。第一节戏剧小品
“小品”原指佛经的简本,后来各种简短的文艺样式皆可以之命名,例如小品文、音乐小品、舞蹈小品、摄影小品、杂技小品等。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戏剧小品,是戏剧文艺中特有的一种简短的样式。
非虚构文学与散文
非虚构文学与散文是一对相近的文体,在内容上都强调真实,一般不允许虚构,可以说散文属于广义的非虚构文学。但是,出现于各类媒介上的“非虚构”“非虚构文学”“非虚构写作”等概念,则是指具有特定含义的非虚构,也就是狭义的非虚构。第一节非虚构文学
叙事文学可以分为两大类:虚构和非虚构。从广义上说,非虚构是相对于虚构而存在的文学族群。它古已有之,像西方的史诗文学,中国的史传文学、语录体散文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回忆录、日记等,都属于非虚构的范畴。狭义的非虚构文学,专指1960—1970年代在美国兴盛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等文学类型。1.美国的非虚构文学
1966年《冷血》在美国畅销后,作者杜鲁门·卡波特提出“非虚构小说”一词。
自由诗与歌词
自由诗与歌词在文体特征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均突破了传统格律诗的严格限制,形式与内容较为自由;二者都有诗歌这个母体的基本艺术特质与表现技法,如分行排列、以抒情为主要特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等。第一节自由诗
广义的自由诗是指一种在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着意追求内在意蕴的诗体。这里所说的“自由诗”指兴起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的“诗体解放”,它是与反传统、追求思想自由的特定时代精神相呼应的一种有意味的“自由”诗歌形式。
与自由诗在形式上比较接近的诗体是歌谣和散文诗。
歌谣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民歌、民谣、童谣等多种形式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