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书六礼中三书范文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三书:1、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2、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3、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六礼:1、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2、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
2、对和后卜吉凶。3、纳吉(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4、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5、请期(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6、三书六礼亲迎(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历史起源: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
3、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五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1、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2、凶礼,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
4、3、军礼,是旧时指军中的礼仪。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4、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5、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婚事“六礼”:1、托媒提亲俗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_成立后仍存媒人说合之俗。但婚姻自主、自
6、量,礼担披上红布,衬以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吉祥物,贴鲜红双“喜喜”字送上。6、选定婚期也称报日、择吉、过大书等。事先议定婚期,请算命先生择定吉日,用红纸书写,男方备礼请媒人陪同送到女家。参考:聘书,礼书,迎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什么是三书六礼?-三书即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而六礼,在仪礼和礼记都有记载。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约先秦时代已形成)的结婚礼必经六道手续,即是: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请期(择日);提亲(迎亲)过大礼有什么意义?过大礼即现代人的订婚,是男家对女家的一种承诺,
7、并送上贺礼贺礼给女家以表诚意。过大礼需要注意些什么?过大礼要注意事项很多,但因中国人注重意头,故此聘礼中物品数量则必须成双,忌用单数。而聘礼需用五个中式礼盒装,为一担礼品。为了取其双数,需另附一贴盒,并六礼盒古时于婚前十五至二十日,男家便择良辰吉日,隽备礼金和过大礼礼品到女家,但时移世易,男女双方于婚前还要上下班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故我建议最好有婚前一至两个月前做过大礼。过大礼的物品包括:一、礼饼: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礼饼一担可分成四式、六式、八式,全取双数。二、椰子:父母健在的用两对;否则宜用一对三、茶叶、芝麻:皆因茶树不能移值,种植之时须用种子,故赠以茶叶为礼物
8、,即祝愿种植不移之子。也有暗寓一经缔结婚约,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反悔参考资料:是龙三书六礼谐音为三输六理十二生肖中第三是虎第六是蛇蛇俗称小龙与龙叫相近即为“六理”而龙虎斗虎输龙即为“三输六理”三书“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六礼“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
9、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纳吉(又称过文定):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请期(又称乞日):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亲迎(或迎亲):在结婚吉日
10、,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婚书单”是根据出嫁人“八字”拟定的。一般在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的同时,就推究明白,抄写出来,作为男女完婚当天的“指南”,有关行动都要按“婚书单”上的规定施行男家将婚期择定之后,要选吉日送到女家,俗叫“送好日子”。过去都是以,“换帖”形式进行的,表示双方首肯,再无异议,就可以分头准备,如期嫁娶了。这种形式早已废止,后来只是口头告知女方,同意即可。现在,当地民间婚嫁“看日子”的习俗仍然传承,但迷信复杂的清规戒律多已被破除。许多人都在“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完婚不是指生肖,它本是封建社会的达官贵人在子女联姻时的一种形式,过程;其实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地位,其中的三书本是指【仪礼】,【周礼】,【礼记】三本书,其实就是说礼仪周全之意;六礼是古代婚姻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