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最大限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按照“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的工作思路,在立足“捕影行动”努力多破案、多抓人、多挽损的同时,牢固树立“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多破案不如少发案,多追赃不如少受骗”的“预防警务”理念,把工作重心放到宣传防范、预警劝阻上来,全力控警情、降发案,守护好全市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忻州公安力量。
一、扎实开展防范宣传活动,切实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宣传为抓手,由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一支反诈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五进”宣传方式,开展“百人千场”反诈宣讲活动,通过诈骗套路解析、反诈法宣讲、以案说法等,真正帮助高危易受骗群体建立反诈思维;继续邀请部分受害人作为反诈志愿者现身说法拍摄反诈视频,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百变套路和严重危害。
二、加强上下联动,全力以赴开展预警劝阻工作。全市公安民辅警将按照市公安局党委对反诈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全警发力,牢固树立主责主业意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开展资金类预警见面劝阻工作,不断增强预警流转时效性、见面劝阻执行力,最大限度避免群众受骗。
三、加强全链条打击能力,坚决铲除涉诈“黑灰产”生存土壤。不断加强反诈队伍建设、激发内在潜力、提升研判打击能力,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捕影”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研判打击能力,指导全市公安机关通过集群战役、专项行动形成打击声势,努力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铲除涉诈“黑灰产”生存土壤,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加强警银警信协作,努力实现涉案“两卡”控增减存。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市际联席会议优势,联合通信、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对各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从“严格开卡、线索通报、风险评估、模型开发、人员惩戒、警企联动、风险提示”等方面进行细化。通过强化合作,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全力推动“断卡”行动再上新台阶,逐步做实做细重点行业治理工作。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3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典型案例
案例1
虚假网上投资理财
接警后,市县两级反诈中心高度重视、快速联动,对其转款账户进行紧急止付,共冻结涉案资金44万元。神池县公安局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2023年2月以来,办案民警先后辗转呼和浩特、上海、武汉等地行程两千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四名,最终共为受害人挽回损失51万余元。
案例2
市县联动打掉一个架设VOIP犯罪团伙
答记者问
问题1:今年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什么新特点?
答:一是犯罪主体转变。由于高利的诱惑,导致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人员成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帮助犯。
问题2:针对青少年涉诈风险增多,我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预防青少年被诱导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我局联合市教育局、忻州师范学院和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采取三项措施:
二是组织集中宣传活动。部署全市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两次防骗集中宣传活动,确保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学生接受防骗宣传教育全覆盖,争取零发案。
三是对辖区所有学校发送风险提示和紧急提醒。要求在校学生全部签订《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防范青少年涉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
问题3:刚才提到有人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引流帮助,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该如何鉴别诈骗引流陷阱?
答:我们日常工作中发现我市涉诈引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