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曝放任“杀猪盘”诈骗,如今高管被拘,世纪佳缘“大地震”

一则多位高管集体“消失”的传闻炸出了沉寂多年的婚恋网站世纪佳缘。7月18日,有微博用户发帖称,世纪佳缘出事了,公司的CEO、COO、CFO和几个VP“消失了”。世纪佳缘很快出面回应称:“公司个别管理层因个人原因,正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

将传言坐实并推向另一个舆论高潮的是世纪佳缘的大股东复星国际。复星国际方面表示,是世纪佳缘个别管理层涉嫌职务侵占,复星国际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谈到婚恋网站,很多人的印象停留在平台上鱼龙混杂,婚托、微商、骗财骗色者横行,还有被带到“小黑屋”里不交会员费就出不来的线下门店。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视频相亲等创新模式不断在出现,这个行业并没有大的起色。

百合佳缘由行业老大和老二合并而来,上市后业绩表现不佳,已于2019年退市。近年来,百合佳缘的动态不多,但会员投诉案例一直不少,顽疾仍然存在。不过,口碑再差,市场需求总还在,百合佳缘就这样不好不坏地存在着。

如今,大股东复星动作频频,团队大换血,整合业务线,一副要在婚恋市场大干一场的架势。不过,婚恋是个低频生意,长期赚的是信息不透明的钱,平台上又滋生了大量低质量用户,前景没那么乐观。

世纪佳缘高管“消失”的传闻背后,网友们给出了诸多猜测。其中一种说法是:“交友网站之前频繁爆出诈骗、微商、婚托……但现在最为可怕的是,和东南亚杀猪盘扯上了关系。”还有传闻称,世纪佳缘高管出事可能与复星国际的投资有关,例如双方签订了某种协议,结局不理想。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官方证实,真实性存疑。

这家公司,可以说是在不断易主的过程中向前的。

互联网婚恋平台世纪佳缘成立于2003年,于2011年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婚恋第一股”。创始人龚海燕在2012年卸任世纪佳缘公司CEO一职,并在2015年清空所持股份。2015年12月,成立于2004年的百合网收购世纪佳缘。2017年,世纪佳缘与百合网正式合并,更名为“百合佳缘”。

合并后,原世纪佳缘CEO吴琳光担任百合佳缘总经理,原百合网CEO田范江担任百合佳缘董事长。出乎意料的是,不久之后,百合佳缘的控股权转移到了复星国际手里。

2018年,复星国际发布公告,宣布成为百合佳缘的控股股东。公开信息显示,复星国际总计持有百合佳缘72.36%的股权。到了2019年,田范江离职,复星国际派驻的原副董事长王长颖接替董事长职务。

2019年12月,百合佳缘宣布终止挂牌。最近的动作是,2022年5月,百合佳缘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其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复爱合缘集团累计拥有注册用户超过4亿,月均活跃用户1110万,全国线下门店数量超过200家。

6月15日,复星全球合伙人、复爱合缘集团CEO吴琳光接受采访时称,公司业务已经从单纯提供婚恋服务,扩展为婚恋、婚嫁和娱乐社区全产业链,此举是为了更好地面向资本市场,讲好自身故事,提升公司估值。他还公布了复爱合缘的目标:三年内占据国内婚恋市场份额的35%。

第三方数据中心比达咨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百合佳缘市场收入份额为25.1%,月活跃用户数691.4万人,日活跃用户数136.8万人。

复星国际的这一波高调操作,可以说是进一步落实对百合佳缘的实际控制权,并为公司的升级造势,为未来的资本之路做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复星国际的操作手法很多人看了直呼眼熟。

有报道显示,在复星国际内部,自2013年设立廉政督察部,要求每一位复星员工以及与复星发生商业行为的实体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和维护复星在廉政反腐方面的政策规定。在合规合法经营的原则下,对内部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有人说是复星国际在投资上看走眼了,不过,是不是真的投资失误,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

作为“婚恋第一股”,世纪佳缘在被百合网收购,更名为百合佳缘并上市后风光登顶,而后又伴随几次大的恶性事件跌落神坛。

老大老二合并,独霸婚恋市场后,按说随之而来的是规模效应带来的业绩攀升。

而事实上,退市之前,百合佳缘财务表现并不好。

2019年12月24日,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终止挂牌。资料显示,世纪佳缘从2009年到被收购一直是盈利状态,百合网则在2017年之前一直在亏损。

2016年,百合网净亏损1.14亿元,到2017年,并入世纪佳缘的业绩后,百合佳缘开始扭亏为盈,净利润6548.1万元,但到2018年,再次陷入亏损,金额达8248.2万元。

影响最大的要数翟欣欣事件,在世纪佳缘上结识的翟欣欣和苏享茂闪婚,随后翟欣欣抓住了苏享茂的公司机密,借此敲诈勒索,最终苏享茂自杀。

近年来,世纪佳缘又被曝侵犯会员隐私,放任“杀猪盘”诈骗。

2021年12月,据澎湃新闻报道,为达“精准营销”目的,世纪佳缘网销售人员在系统后台可以随意查看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会员浏览的异性照片记录、聊天记录等。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有销售红娘“告诫”记者,即便是看到聊天内容存在异常,有“杀猪盘”或是诈骗迹象,也当做没看到。“杀猪盘”诈骗指的是一些帅哥美女通过婚恋平台结识目标人选,获取信任后吸引其到网上赌博、投资项目上,上当者不在少数,多被骗金额巨大。

除此之外,即使花钱购买了平台的正规服务,也有不少人吐槽套路满满。

时机成熟后,红娘会根据你的经济状况报价,装模作样打折,攻破心理防线逼单,没钱先交定金,诱导签约。交费几万块钱后,红娘安排会员频繁约见异性,但很多人发现尬聊30分钟就消耗一个名额,钱消耗完了,见的人却大多不符合条件。这时红娘继续推销更具诱惑力的服务,诱导续费。

从业者李域曾经跟婚恋网站的VIP负责人交流,对方演示怎么忽悠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月薪一万多的外地女孩交5万、10万元来婚恋平台找对象。该负责人提到,只需要告诉她婚姻是投资,你月薪一两万,可能很多年也买不了房,过不了好生活,给你介绍个拆迁了几套房的北京土著或富豪你就改变命运了。

“他们有各种销售话术,有的还养了一批婚托,一个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外地女孩,如果不知道真相,很可能想去尝试,花半年的工资去投资自己的婚姻。”李域说。

黑猫投诉上,对世纪佳缘的投诉有5180个,百合网的投诉有2057个,主要问题为诱导消费、虚假宣传、无故扣费、霸王条款、退费难等。

但是,这个行业还是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对于传统模式,互联网分析师葛甲指出,“婚恋网站虽然是互联网平台,但也摆脱不了传统媒婆的角色属性,它们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惜虚假宣传,同样的资源价高者得,赚的就是信息不透明的钱。这种业务模式之下,各种的套路、违规、擦边球一直存在,但是又很难严格被界定为违规。”

他还提到,这种行业还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穷庙富和尚”,即公司的营收可能不高,但内部员工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业务中间有太多勾兑的机会。比如会员想多看一些信息,多匹配一些人,私下加点儿钱,红娘或者是其他能接触到资料库的员工都能做到。“平台上的资料真真假假,如果有人想把真正优质人选隐藏起来给自己的关系户,不是不可能,公司也很难管理。”

不过它们能存活至今也证明了,市场需求始终存在。葛甲这样解释:“古代的媒婆可能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坏名声,但是一到有婚配需求的时候,人们还是不得不去借助她们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毕竟,中彩票的人虽然少,买彩票的人一直都有很多。”

而新模式中,主打真实信息或者熟人推荐的平台,规避掉了一些传统模式的痛点,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规模的扩大,且新模式中的乱象也在滋生。

李域举例,有一个挺火的短视频博主,专做有钱人的婚恋生意,他攒的局,要求男士经过验资,资产在5000万以上者可参与,女士则通过面试来筛选,挑选年轻漂亮的。“这根本就是歪曲了婚恋交友,跟财色交易没什么区别了,但这也代表了部分从业者的做法,就是迎合一些人畸形的价值观,去赚他们的钱。”

行业发展至此,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平台、用户等多方面造成的。

今日相亲创始人曾克对深燃分析,婚恋平台存在较多的乱象,主要责任在公司。有的公司是受资本方对数据的要求迫使,有的则是公司自己的价值观使然,也有的是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总之结果是,不少公司为了会员数、用户活跃度快速增长去造假,让帅哥、美女到平台上吸引用户,或者为了不降低活跃度,对平台上存在的诈骗、推销、杀猪盘行为故意放纵,因为真正找对象的人没有那么活跃,这些人是最活跃的。

不过客观来讲,互联网平台要想监管所有的注册用户,本身难度也不小。

另外,用户的期望和事实情况不一定符合。“很多客户交了钱,要求找有钱的男士,或年轻漂亮的女士,但交友婚恋是双向的,单方面中意某个人换不来你情我愿。一个负责任的婚恋网站应该做一定的宣教,宣扬正确的择偶观,同时搭建一个真实的平台,让会员去遇见、交流、调整预期。”曾克说。

他提到,目前中国单身人数已经达到2亿多,但核心问题不是缺男性或女性,只是结构性失衡,比如有些女生想找事业有成的男士,有些男士想找年轻漂亮的女士,还有不少人只想着不劳而获,本来就很难匹配。

但目前大部分婚恋网站以收钱为目的,夸大成功率,迎合客户的要求,甚至于红娘为了完成合同去找婚托。“婚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已婚、有偿,但事实上婚托的界定非常难,用户基本上只能吃哑巴亏。”曾克说。

道理都知道,为什么企业们不能认真做好业务呢?答案也很明显,完全做真实的平台,用户数会大幅度较少。婚恋是个低频需求,不夸大宣传、销售导向,业务发展太慢。大量公司想赚快钱,就要迎合客户,先把合同签了,客户想要什么样的对象就承诺什么样的,实在不行就造假,在一个人身上捞足了钱。但长此以往,不注重口碑,公司的业绩萎缩也是自然。

“婚恋包括了婚和恋两个环节,找对象在年轻人、年龄偏大的未婚人士身上都是强刚需,找工作、找房子领域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公司,找对象的需求也一直有很多公司在探索,只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需求没有被满足好。”潘溶融说,在她看来,单身人群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和商业空间很大,服务好这些人大有机会。

如今,整合了业务,调整了团队的复爱合缘,目前看来还未摆脱传统婚恋平台以销售为导向,做着低频、重人工服务的老模式,未来的服务质量、盈利问题依旧是难题。如果不做伤筋动骨的变革,彻底翻身难度很大。

THE END
1.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
2.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1、网络交友需谨慎, 验证真实身份、见面后再投入感情。对方如果要求投入资金,必是诈骗。 2、骗子自称稳赚不赔的网络平台和APP都是诈骗团伙私自搭建的,骗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输赢、赔率、充值、提现与冻结。 第四类 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一)案例 2021年2月25日,陈先生被一名微信好友拉入一股票投资QQ群,群主不断发布关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3.中国法院网感谢徐进庭长的通报,刚才徐进庭长向我们通报了近三年涉婚恋交友诈骗刑事案件的整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婚恋交友诈骗的成因,并对如何防范此类陷阱给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给社会公众以警示,不要再因婚恋交友的诈骗套路受到伤害。下面由刑事审判庭的六位法官为大家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首先有请刑事审判庭张鹏法官发布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4.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安全资讯在本报告中,360 安全大脑通过对猎网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收集的 3243 例有效举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疫情期间网络诈 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 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https://weishi.360.cn/n/11619.html
5.也许下一个倾家荡产的就是你忧依是什么软件名字从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到清华老师被冒充公检法不法分子骗走1760万,从著名演员黄晓明收到来自“孩子学校”的诈骗短信惹来网友热议,到ETC卡隔空被离奇盗刷…腾讯安全盘点了2016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诈骗分子充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设计骗术,能够让受害https://blog.csdn.net/zhangguo5/article/details/71429756
6.史上最全电信诈骗案例,看完不再上当!当前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别 1.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诈骗; 2.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房租等名义实施诈骗; 3.电话欠费诈骗; 4.婚恋交友诈骗; 5.冒充公、检、法机关查案诈骗; 6.购车、购房退税诈骗; 7.虚假中奖诈骗; 8.高薪招聘诈骗; 9.冒充军警采购物资诈骗; http://www.cjccb.com/cjccb/jrzs21/ffdxzp/316318/index.html
7.广东检察机关发布微信诈骗犯罪案例分析不法分子以婚恋交友为幌子,利用微信“摇一摇 “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结识被害人,虚构身份并获取其信任,在建立恋爱关系后进而骗取财物;或冒充领导、生意伙伴加好友后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难以查证身份的特点,在窃取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后,冒充领导或生意伙伴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http://m.cnr.cn/news/20170512/t20170512_523752003_tt.html
8.婚恋也是盘“大生意”!被狩猎被诈骗,婚恋行业的未来在哪里?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婚恋交友行业首先必须加强自我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其次,平台可以尝试运用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匹配服务。另外,平台还可以开发其他配套产品,如婚恋咨询、情感指导等,以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用户体验。https://www.iimedia.cn/c1086/9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