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XX市教育委员会、XX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XX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xx年XX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xx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XX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自3月11启动,历时100天,已于6月17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免费为中小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为高校毕业生发布求职和应聘信息,及时满足了中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的人才服务需求。XX市工信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紧密配合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开展此项活动。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百日招聘情况分析
今年的招聘活动围绕“助力民企发展,促进充分就业”主题,各企业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发布了各种类型的招聘信息。从舆论发动到举办招聘活动高潮,自始至终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据统计,全市参加招聘活动的民营企业98户,企业提供的岗位信息累计达150多个。签订的就业协议人数57人,签订职业技能培训意向人数138人。企业需求涵盖酒店服务、家政服务、工程技术、财务、保安、技工、高管、办公室文秘等50多个工种。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精心,分工明确。
(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三)指导、协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解释说明信息发布系统的审核标准,指导企业在线发布、修改、增加和删除招聘职位,解决信息发布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同时详尽统计招聘信息,协助企业及时调整招聘方案。
(四)抓好政策落实,为民营企业和求职者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当前民营企业招就两难局势,我们在抓好政策落实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为民营企业和求职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是为求职者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责令企业招聘中不能设置年龄、性别、户籍等职业准入条件,确保求职者的公平竞争环境不受侵害;二是真心诚意为民营企业做好招前、招中和招后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帮助和指导用工短缺、就业条件优良的民营企业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中挑选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的民营企业网上招聘高校毕业生效果比较显著,社会反响很好。但也反映出了一定问题,一是民营企业所需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技能岗位找不到合适人选,部分民营企业只能空手而归;二是部分求职者对民营企业存在成见,影响了就业意向的签订。高校毕业生求职者片面认为民营企业没有国有企业稳定,没有发展前途;三是由于对网络招聘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个别有条件的企业没能参加到此次活动中来。
XX市百日招聘活动虽然通过积极宣传和协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比其他优秀地市仍有差距,下一步,将认真总结“民营企业网上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经验,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将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网的平台作用,定期收集企业用工信息,继续指导企业开展网上招聘工作,以推动企业对人才的及时招聘和使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了大众化,毕业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加上全球经济依旧不景气,大学生们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伴随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场上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远远无法满足所需;过去大学生主要就业选择方向是政府单位或是国有企业,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断精简化,大批农村劳动力集体涌向城镇,待就业人员数迅速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对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在天津考察时关于这点曾说过,当代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卫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定位好,认识清楚自己的方向,总能在青春里散发出自己的异彩。第二,就是就业竞争力。面对当前社会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自身素质,只要有能力,总会有你想要的职位在等着你。第三点就是心态。俗话说,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话糙理不糙,很多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不能将自己很好的展示出来,
胆怯,不自信等情绪在应聘时成为大忌。所以说,除了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锻炼与加强,培养出良好的心态。把握好这三点要素,求职的概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毕业大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毕业大学生必须及时转变过去错误的就业观念,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就业观。大学生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眼高手低、有业不就”错误思想,及时调整那些过高或不切实际的错误观点。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谋求发展机会,到艰苦的地方创业,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求职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即专业、特长、职业观等各个方面信息,逐步形成基层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奋斗意识。当社会出现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大学生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充分挖掘各种潜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大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建立起综合性强且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结构。最后,大学生必须学会捕捉成功机会的能力,形成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求职择业观,树立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从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谋得理想岗位。
听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从这堂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我觉得,读他人的故事,就像读历史一样,一页一页的翻开,一页一页品味,有一种使人明智的感觉,知兴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20xx年cc学院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以服务为主题”的就业工作理念,强化内涵建设,注重提升实效,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bb%,位居全校前列。
一、组织管理系统化
二、就业指导专业化
强化指导,注重实效,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学分制条件下ll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大力推进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三、市场开拓多元化
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四个平台建设。一是校园“双选”会平台。20xx年共举办校园“双选”会场,提供就业岗位yy多个;二是校友平台。主动走访校友企业家,积极争取校友企业接收毕业生。三是就业见习平台。强化校企合作,20xx年新建zz个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四是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由就业信息发布、用人单位信息库和在线咨询等组成的就业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