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调解类栏目战略管理研究——以江苏综艺《一转成双》为例

江苏综艺频道《一转成双》是一档大型婚姻调解真人秀栏目,周播,2013年1月5日开播至今。节目秉承“拯救婚姻,捍卫爱情”的宗旨,每期两组当事人来到节目寻求帮助,节目开头通过VCR展示当事人的生活现状,遇到的矛盾危机。回到现场,主持人、调解专家针对当事人的矛盾进行挖掘、梳理、分析,调解结束后,最终通过是否转身的方式得出调解是否成功的结果。

一、以《一转成双》为代表的电视情感调解栏目为何会出现?

(一)遇事找人调停评理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特有的传统社会环境,是情感调解节目生发的土壤。中国人重家庭规约,不论是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当家庭规约受到侵犯的时候,一般会通过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来调停评理,这是中国人处理家务事的传统思维习惯。在调停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往往各说各的理,中间人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后作出孰是孰非的评判。遇事找人调停评理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家庭思维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调停评理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二)社会转型改变了传统的情感调解方式

传统社会家庭稳固,不易解体,家庭情感矛盾多依靠内消和亲戚邻里调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恋爱自由与离婚自由由口号转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试婚、闪婚、裸婚等也成为新一代人新的婚姻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如今中国的家庭生态以小家庭居多,男女双方各自站队,仅依靠传统调解或诉诸法律是远远不够的。

(三)受众心理的驱动

一是好奇心理。窥私的欲望和悬念的刺激激发人们观看情节离奇、剧情复杂的情感剧。电视情感真人秀以现实生活中家长里短的情感故事为原型,节目形式短小精悍、跌宕起伏,较能满足观众对他人情感生活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为自身生活提供了判断范式。

二是补偿失衡心理。电视情感调解栏目素人参与的模式满足了普通社会大众“上电视”的心理。观众虽未亲身参与,但相似的家庭矛盾、接近的情感需求总能引起人们共鸣,给受众亲临其境的感觉,这起到了一种补偿作用。

三是情感宣泄心理。当内心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试图寻找渠道进行释放和宣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情感空间较为封闭、隐私意识提高,调解栏目的倾诉与疏解对于未上节目的受众而言是他们宣泄情感的的渠道。

二、《一转成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标志性工具。SWOT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是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根据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其中,S代表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一)内部优势研究

1.主持人及专家阵容庞大

听是说的基础,是了解事情真相和当事人性格、心理状况的前提,《一转成双》栏目主持人与专家团队合作,敏锐地捕捉到当事人之间的多重关系,语言犀利、情理结合。如《背叛疑云》案例中,主持人一方面耐心听取当事人讲述,另一方面又适时提问,打断“言他”之言,使得节目紧凑。三位专家抓住当事人的矛盾根源,同时结合观众兴趣点,层层深入,破除了当事人营造的“首因效应”和同情弱者的心理,也力图剔除当事人失衡报复心理和侥幸心理。

2.栏目形式新颖

《一转成双》栏目名称与节目形式一以贯之,节目以转椅作为一个决定形式,调解双方的婚姻矛盾,在调解结束之后,双方转身过去背对背,如果愿意达成和解则转身过来,如果不愿意则选择不转身离场。栏目名称新颖,具有艺术性,该名称有两个所指,一是如果当事人转过来则成双成对,寓意美好,二是如果不转则不成双,当事人重谋出路,开启新的生活。栏目开播前一天是2013年1月4日,栏目含有“爱你一生一世”之寓意,与直接以“调解”为名称的栏目区别度较高。《一转成双》突破了以往调解栏目的形式设计,令观众耳目一新。

(二)外部环境研究

1.行业优势

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得到了法律的认可。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高司法解释三》,此为新婚姻法。调解法、新婚姻法的施行,为情感调解类栏目的诞生提供了法律基础,使得《一转成双》等一众节目应运而生。

2.行业弊端

(1)调解类栏目同质化严重、真实性存疑

同类情感调解栏目风起云涌,如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这类栏目大多内容同质,质量参差不齐。栏目多采用“主持人+专家+当事人”的组合方式,专家的身份角色大同小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事情节换汤不换药,真实性存疑。在百度主题贴吧“山东综艺频道吧”中,有网友爆料:《幸福向前冲》栏目中“我的公主女友”与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公主病”一期节目内容高度雷同,情节对话一模一样,“拍拖纪念日一样,十二个情人节一样,胃药一样......”,栏目抄袭明目张胆,违背了真实呈现矛盾、为百姓服务的宗旨,降低了栏目品格。

(2)奇观有余、真诚不足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首次提出“媒介奇观”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媒介文化现象,包含媒体制造的豪华场面、体育赛事、政治事件等。如今传媒经济至上,追求奇观化成为电视的显著特征,荧屏上多现影像奇观,电视情感调解栏目也不例外。

其次是价值碰撞的话语奇观。与场景奇观相比,主持人、专家与当事人的言语沟通反映的是价值观的碰撞。为了博得观众眼球,为了追求高收视率,某些栏目中的专家与专家、专家与当事人的对话分歧明显,主持人缺少对嘉宾的良性引导,话语与话语的过度碰撞也会适得其反。

三、《一转成双》品牌战略分析

伴随大众传媒的兴起,电视婚恋调解栏目成为情感矛盾调解的新方式。一档栏目的脱颖而出必定离不开品牌战略分析,明确定位,突出长处,规避短处。

(一)选题需典型,协调好隐私与公共空间的矛盾

(二)准确定位,突出节目个性

电视栏目是抽象的精神产品,栏目定位是灵魂,是打造品牌的关键因素。清晰而独到的定位是栏目能够长期发展和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基本保证。已有的电视婚恋调解节目同质化严重,很多节目都与《一转成双》有相似的舞台布景、情景环节和话题内容,这主要是卫视之间以及卫视和地面频道之间为了抢夺收视率造成的问题。从播出平台和影响力方面来看,地方频道播出的《一转成双》相比省级卫视的同类栏目仍有差距,而受众基数与平台的限制,对于其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山东综艺与江苏综艺共同打造的《一转成双》栏目要想保持收视长虹,增强受众粘性,势必要将定位清晰化,走差异化、分众化、地域化栏目路线。

(三)培养品牌情感,明确品牌差异

品牌情感是品牌呈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属性的文化意蕴,是品牌在感觉与情绪上对消费者的影响与触动,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有效方式。一个品牌正是借由情感交流而走进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缔结出一种深刻的、持久的联系。情感可以维系观众对视频节目的忠诚度,拥有了情感要素,品牌力量才能迸发。电视情感调解栏目亦是如此。《一转成双》栏目强化品牌情感价值需做到:节目价值具有独特性;节目内容富有感染力;节目内涵具有统一性。

四、小结

电视调解栏目对现实情感矛盾进行戏剧化展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关系。因其调解形式更专业、故事展演更多样,电视情感调解栏目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重复的模式、浮夸的内容、为矛盾而矛盾的去真实本质。《一转成双》栏目作为其中一员,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生命线,所有内容秉承真人真事的原则,真实的生活、真切的情感、专业的点评是促使节目成长的精髓。

THE END
1.情感电台1114情感电台1114苗苗情感说 河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父母把拆迁款全都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照顾她 凌子爱搞笑 527跟贴 打开APP 儿子儿媳骗取了母亲房产后,母亲只用一招,儿子儿媳空欢喜一场 知识实验室鸭 571跟贴 打开APP 湖北一女子,嫁到了上海 盈天爱搞笑 398跟贴 打开APP 新婚儿媳刚进门,婆婆就让https://m.163.com/v/video/VDHS6KN16.html
2.再见爱人火到国外,他们的问题第一集就暴露了!在现代社会,家庭不仅是情感的港湾,也是个体责任与角色扮演的舞台。《再见爱人4》这档节目通过三对夫妻的真实互动,揭示了家务劳动在婚姻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家务,这个常被忽视的领域,实则承载着家庭权力结构、性别角色和情感交流的复杂性。它不仅是日常琐事的集合,更是夫妻间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的体现。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79184960
3.国内综艺节目排行榜不同类型热搜综艺节目大全→MAIGOO知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514.html
4.央视和地方卫视人物类栏目大全.doc栏目名称:背后的故事 首播频道:湖南卫视 首播时间:周日21:00 重播时间:周一7:0013:20 主持人:张丹丹 栏目简介:一档感动多数人的大型故事性情感类节目。挖掘众明星光鲜亮丽背后,触动心灵的故事。湖南卫视著名访谈性节目。 栏目名称:天下女人 首播频道:湖南卫视 首播时间:周六23:40 主持人:杨澜 柯蓝 节目简介:2004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203/151758262.shtm
5.情感类节目–搜库情感类节目搜索 - 优酷网为你提供最为专业全面的情感类节目视频搜索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6%83%85%E6%84%9F%E7%B1%BB%E8%8A%82%E7%9B%AE_hd_1_limitdate_0
6.中国十大最好看的情感类节目情感节目有哪些情感类综艺节目排行榜核心提示: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那么情感节目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中国十大最好看的情感类节目,推荐了相亲节目、故事类节目、励志节目等多个类型的情感类综艺节目,快来看看吧。 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1661.html
7.「节目模式」15档情感类模式推荐// 节目简介 // 一档车内约会节目。 每期三对单身人士 将在行车过程中进行相亲, 目的地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车内的爱情导航系统“Polly”, 通过提问或发布一些小任务, 让双方快速的了解彼此 和营造良好的氛围。 途中还会有一方的 家人、朋友或者前任等神秘嘉宾上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04/16/51151035_871064460.shtml
8.情感类综艺节目有哪些?情感类综艺节目是指以情感为主题通过展示嘉宾的情感故事、情感交流等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综艺节目。以下是一些https://www.hongxiu.com/ask/qdyqbdyen
9.爸妈爱看的情感调解类节目都在播些啥?南方plus情感调解节目之所以受大爷大妈欢迎,根本上还是因为暗合了当代中国老百姓的朴素价值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要厚道,要对婚姻生活忠诚,出轨就该遭到道德唾弃,不可欺负老实人,要为受屈者鸣冤……这朴素的价值观,是民间社会赖以存在的底座,是民间社会井然有序的无形规范。情感类节目应是在朴素价值观基础上的调和,把不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5/06/c2191061.html
10.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分析在传播学理论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是两种差异明显的说服性传播技巧,“前者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与逻辑达到说服目的,后者通过营造某种氛围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效果。”②理性传播看重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而情感传播则更加注重个体心理取向。形成之初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具有较https://www.gwyoo.com/lunwen/dianshilunwen/yddshlw/201803/665447.html
11.情感节目(精选十篇)情感节目 篇1 然而, 湖南卫视却在这股停播风潮中知难而进, 策划并播出了同属情感类节目的《8090》。它“以80后为主人公, 以80后的视角讲述情感故事、直面情感困扰、分析情感走向、解决情感矛盾”, (1) 使得该栏目迅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可否认, 归位于情感援助类节目的《8090》定位准确、策划周密。但是作为情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5oxaan.html
12.找一个深夜情感类电台节目主持人(已找到)大概是十年前听的电台节目,情感类,算深夜档(晚上八九点以后的),主持人是一个声音比较中性的女性,说话风格很犀利,经常在节目里爽怼奇葩当事人和恋爱脑 前两天半夜突然想起来这个电台节目,不知道还有没有在播,搜了一圈没搜到 希望有知道的友友> <提前感谢!赞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2814189/
13.英国热门综艺节目—RedScarf热门的综艺节目怎么少得了家长里短情感类节目呢。这档英国节目就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矛盾纠纷,每一期都会请需要帮助解决问题的当事人,然后会有心理专家帮助分析局面,解决问题。当然最精彩的成分就是节目中各种撕逼大战和极具戏剧性的结局,本来势不两立的双方,突然被人劝着劝着就感动了,这精彩程度一点也不逊于国内手撕https://www.honglingjin.co.uk/207909.html
14.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特点三、主打情感诉求,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演绎是整个节目的灵魂,解读是节目的佐料,为受众理解信件背后的时代拓展知识。文化综艺类节目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二字,落脚点要放在对普通大众的启蒙引导,要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思考的才是好节目。 在节目第一期,归亚蕾演绎蔡琴悼念杨德昌的公开信《让他活在我的歌里》,情至https://www.qinxue365.com/jsjzx/Television/505541.html
15.文化类节目从火一阵到一直火新闻频道具体到电视综艺,近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公益、文化、原创”为发展方向的政策调控之下,歌唱、选秀等引进版权的娱乐节目大幅减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自主原创节目比重日益加大,以影像形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之举蔚然成风,在文化领域做出了有益示范。https://news.cctv.com/2017/11/14/ARTIpu64GHPlXWl6j1akN9JD171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