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志愿填报在不同地区的规则是存在差异性的,志愿数量的选择性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欢迎大家来阅读。

1、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新模式更侧重于专业而非院校在目前实行的新高考省市中,主流志愿填报模式基本单位的一种是“专业(类)+院校”模式。需要考生先考虑专业,专业是根本和基础,再去选择大学,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不存在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

2、过去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再在学校的基础上选择若干个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即院校+专业的传统志愿模式基本单位将不再适用。2023新高考代表省市:山东、浙江。

3、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另一种是“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可填报若干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又可以填报N个具体专业,允许“服从调剂”。但需要明确是否能够安全进组,以及服从调剂后能够接受组内其他专业的问题。2023新高考代表省市:北京、天津、海南、上海。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新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2、排查新高考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新高考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同时,还要排查志愿细节,调整及确定志愿方案。考生可以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与老师、区招办、院校招办等熟悉志愿填报的人士进行沟通,征询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和家庭实际情况,特别是本人的学习志向、高考分数,最终确定本人的报考志愿方案。

3、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新高考志愿填报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而这却是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经常容易忽视的。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高考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高考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

一、核对个人信息并且保存密码

其次,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修改密码一定要保存并且切记泄露给他人,志愿填报填写地方尽量选在家中,尽量少去网吧等地方,这样可以大大避免他人恶意篡改志愿情况,也能为自己规避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

二、保存好高考后遗留个人信息

高考后的遗留的个人信息主要是考生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信息,很多考生以为准考证的后续作用其实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查成绩,其实不然,在一些高校当中,是可能存在着要求考生提供准考证来证明考生的高考信息,这时找不到就比较麻烦,因此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遗失自己的准考证等高考个人信息。

三、尽量保证自己的通讯正常

四、检查身份证是否过期

大家都知道身份证是存在着时效性的,而对于高考考生的身份证很大一部分是16岁以下去办的身份证,而这个身份时效是5年,对于这个时效就会存在着一些身份证过期情况,其中身份证过期会对大家有着较大的影响,比如说无法乘火车、高铁等,其次,到了院校发现身份证过期回头去办身份证也比较麻烦,因此大家尽量在去院校的前期观察身份证是否存在着过期现象,如果过期了,考生尽量的去更换,保证高考流程的尽量。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政策:

志愿分批

(1)本科(非艺术类)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含体育、军队、公安、司法、地方公费师范生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专业,公安、司法专科专业随该批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提前批各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

(2)艺术类本科分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

(3)专科层次分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专科提前批包括艺术、体育、定向培养军士、空乘、航海、医学、师范等专科,各类别不得兼报。

志愿设置

(1)本科提前批(除体育类、地方公费师范生外)、专科提前批(除艺术、体育类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外),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1个设岗县(市、区)”为1个志愿,每批次设12个志愿,不设志愿调剂。

(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每批均可填报1-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3)艺术类各批次志愿设置按艺术类招生文件执行。

(4)体育类专业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每批次设12个志愿,不设志愿调剂。

(5)设军队招收飞行学员(简称“招飞”)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海、空军招飞全面检测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

(6)设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包括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生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已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以上3类中选报1类,不得兼报。

(7)在相应批次设民族预科班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志愿。经审核、公示合格的少数民族考生方可填报。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1)6月26日8:00—28日18:00。填报: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

(2)6月30日8:00—7月2日18:00。填报: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特殊类型招生、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

(3)7月4日8:00—6日18:00。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2023年高考填报问答:

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三、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四、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五、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不影响考生后续批次录取。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六、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七、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记盲从,也不要追求“不浪费分数”的极端想法。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八、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THE END
1.阳光高考? 首页 高考资讯 阳光志愿 在线咨询 招生动态 高职招生 试题评析 院校库 专业库 院校满意度 专业主办单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Copyright ? 2003https://gaokao.chsi.com.cn/gkxx/zybk/
2.甘肃:关于开展2022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模拟演练的公告行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为深入推进高考招生“阳光工程”,确保考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志愿填报全流程,熟练掌握志愿填报规则,缓解志愿填报压力,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省教育考试院将于近期开展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模拟演练,进一步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指导服务,为考生提供权威的志愿填报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http://m.cetv.cn/p/430289.html
3.青海省2018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宣传服务方案为使广大考生充分了解2018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政策,搭建与考生及家长的交流平台、互动平台,为高考招生工作提供良好的宣传咨询服务,根据我省2018年普通高考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精准服务考生填报志愿要求,现制定如下宣传咨询服务工作方案。 一、开展普通高校招生宣讲专场会 https://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18/06/15/012634659.shtml
4.河南省将开展多种形式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为帮助广大考生科学填报高考志愿,河南省教育招生部门将于近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根据教育部“2021年高考护航行动”安排部署,河南省“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将于6月26日~28日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 全国普通高校网上招生咨询指导大型公益活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https://hn.cri.cn/chinanews/20210622/fbd1678c-581c-a12c-8541-deb2ca537d11.html
5.高考资讯14.高水平艺术团如何填报志愿? 答:取得招生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考生,须参加我省2023年夏季高考,并在特殊类型批填报志愿,考生成绩必须达到我省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安排一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的合格名单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向招生高校投放档案,由招生高校审查决定http://pjqcm.gaokaow.cc/news/detail?id=2eafe04a219f430c88f87742f02ccf7b928
6.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校招生章程,招生政策,高考分数线,网上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高校招生章程,提供学生名单公示、院校信息、分数线、填报志愿、选专业、高考咨询等服务。http://www.hao0310.com/sites/1220.html
7.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形势及主要政策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陈最华]:第一,符合“单科优秀”条件的考生如要享受这一政策,必须填报专设志愿,而且只能选择今年在湘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填报。高考成绩(含优惠分)达到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只能填报本科一批院校;高考成绩(含优惠分)在本科三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的,填报本科二批院校。 [15:39] http://talk.hnedu.cn/room.do?id=91
8.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推出多种方式服务考生志愿填报这段时间,各地各高校不仅密集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和家长走进大学校园,还通过网络答疑、在线直播等方式,为考生志愿填报提供服务。 目前,“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正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高考咨询周网址为https://gaokao.chsi.com.cn)。平台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文字问答咨询时间为9时至https://www.yntv.cn/news/20230624/1687593314459089.html
9.河南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河南高考信息网成绩查询河南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于2005年开通运行,全程发布河南高考招生信息,全面宣传河南招生录取政策。同时,开通网上查分、录取结果查询、网上咨询答疑、高校招生系列访谈等活动,为考生及社会提供及时、专业、贴近的招考资讯。https://gaokao.haedu.cn/
10.6月26日起河南高考生开始填报志愿!花一万元请高考志愿填报机构6月25——27日,河南省招生办将举行普通高招网上咨询活动,各院校按照录取批次为考生提供在线填报志愿咨询服务,考生可通过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官网、官微及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招生考试之友”微信公众号参加咨询。 6月26日——28日,根据教育部安排,河南省“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407473170755227648
11.高考填报志愿这里有问有答高考志愿填报在即,今年全国高校在安徽招生计划如何?如何填报志愿?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将于6月22日至28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考生有志愿填报方面的疑问均可网上咨询。 平台将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每日文字问答咨询时间为9时至17时,https://m.hf365.com/article/187455
12.甘肃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加强高考志愿填报预警,公开违规举报电话和咨询电话,及时妥善处置信访问题,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要积极推进“甘肃阳光高考平台”和“甘肃省高考志愿填报辅助咨询服务平台”使用,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 (三)提高服务考生水平http://www.gaokao.com/e/20230607/648019f50f8e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