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3%的受访者家乡有彩礼习俗;超六成人认为彩礼金额应由双方家庭协商决定
彩礼作为我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调研结果显示,86.93%受访者表示其家乡有彩礼习俗。但不同地区的彩礼金额也有所差异,在不含车房的情况下,超半数地区的彩礼金额为5万-15万;5万以内的地区占比18.8%;15万以上的地区占比20.88%。同时,调研结果还显示,天津、江西、上海、黑龙江和福建的彩礼相对较高。
在被问及彩礼应由谁来决定时,超六成人认为由双方家庭协商决定较为合理;14.68%的人认为应以女方父母长辈的意见为主;11.75%的人认为由女方本人决定;仅有一成人认为由男方或男方父母长辈决定。针对彩礼归属权问题,61.67%的人认为彩礼应归属新婚夫妻双方;25.06%的人认为归女方本人所有;另有13.28%的人认为应该交予女方父母。
2、超半数女性接受“零彩礼”;近八成人有“因彩礼谈崩而分手”的经历
婚礼习俗
1、超六成人接受不办婚礼;沪浙京三地的结婚份子钱较高
没有接亲、堵门、送亲等复杂流程,一切从简,最好旅行结婚……一种“很新的”结婚方式,在当代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针对办婚礼的意愿调查中发现,有近七成人(68.22%)表示可以接受结婚不办婚礼/酒席;究其原因分别为:节约开支和精力(32.64%)、想把婚礼酒席改为其他结婚形式(25.61%)以及个人原因不喜欢(9.97%)。
但在针对婚礼形式偏好的调研中,当代适婚青年所期待的婚礼首选仍是传统宴请的中式婚礼,其次为旅行结婚/目的地婚礼、集体婚礼、教堂或户外西式婚礼;仅有12.31%的人明确表示不想办婚礼。在被问及“婚礼婚宴费用应由哪方承担”时,有近六成受访者(58.2%)认为应全由男方家庭承担;36.32%的人则表示应由男女双方共同承担;仅有5.49%的人认为应由女方家庭承担。
与此同时,份子钱是中国民间的习俗和传统,在结婚时,75.48%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收到份子钱,仅有24.53%的人选择了礼物。然而,不同地区的份子钱金额也有不同标准,近六成地区的份子钱标准在100-500元,其次为500-1000元以内,仅有8.99%的地区份子钱超过1000元。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安徽、辽宁的份子钱标准较高。
2、50.05%受访者不在意“寡妇年”说法;强行阻拦接亲队伍,索要红包或财物等婚闹行为最为常见
结婚选择“良辰吉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婚礼的美好愿景之一。对此,40.08%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结婚;31.53%的人会听从长辈建议选择吉日;11.91%的人则选择节假日便于宴请;另有16.49%的人表示没有讲究,一切随缘。此外,关于近期备受网友热议的“寡妇年”说法,50.05%的受访者表示并不在意,且男性占比较高。
除彩礼、婚礼、份子钱外,“婚闹”也是中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本意是为婚礼增添热闹气氛,表达对新人的祝福。但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婚闹开始变了味,从蓄意整蛊到低俗恶趣,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调研显示,家乡的婚闹行为中,强行阻拦接亲队伍,索要红包或财物等最为常见;其次为对新人或其他人员进行灌酒/灌食物/涂抹/播撒异物/捆绑等伤害性行为、强制新人及其他人员穿戴佩戴有伤风化/有辱人格的服饰、标识标牌;亲吻/搂抱/脱衣服/不雅表演等侮辱、猥亵新人或其他人员的行为也同样常见,仅有40.95%的受访者表示其家乡不存在婚闹行为。
婚前考量
1、有房有车仍是婚前必备条件;近六成人不会要求对方“婚前房产,婚后加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半婚前有房的情况下,近六成人表示不会要求其婚后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32.04%的人会视情况而定;仅有11.2%的人明确表示会要求对方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
2、门当户对已非婚前首要考虑因素;77.36%受访者表示会要求另一半在婚前进行健康检查
“要是你突然发现男朋友是个富二代,你会怎么办?”“分手啊,毕竟门不当户不对。”那么,爱情里的门当户对究竟重要吗?调研显示,63.55%的受访者表示“门当户对”并不是步入婚姻的首要考虑因素。在被问及“什么样才算是门当户对”时,双方的家庭地位和实力匹配(46.88%)、双方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44.31%)、双方的成长背景匹配(42.32%)位列前三,学历/学识匹配及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匹配也是其中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大众观念的进步,人们对婚前健康检查也逐渐重视起来,并将其视为结婚前的必要准备。调研显示,93.03%的人能够接受婚前健康检查;且随着年龄增长,对婚前健康检查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在对另一半要求婚前健康检查方面,超七成人表示对此有要求,其中28.65%的人明确要求对方必须进行健康检查;48.71%的人会要求,但也会考虑对方的意愿;仅有7.86%的人认为婚前健康检查没有必要。
3、男性对婚前同居的接受程度更高;仅16.26的人表示愿意在婚后与父母同住
时至今日,婚前同居早已不是敏感话题。调研发现,37.17%受访者能够接受婚前同居,可以提前了解双方生活习惯且符合双方情感意愿;仅有四成人不接受婚前同居,其中20.26%的人担心婚前同居会使感情失去新鲜感,提前进入倦怠期,19.76%的人认为婚前同居与传统思想相悖。在对男女差异和年龄差异的分析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接受婚前同居,年纪越长越能接受婚前同居。
除婚前同居外,在针对“婚后是否愿意与父母同住”的调查中,仅有16.26%的人表示愿意在婚后与父母同住;38.75%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另有44.98%的人视情况而定。相比之下,女性更加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
作为一家深耕行业19年的互联网婚恋服务领军企业,珍爱网深刻洞察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变革趋势,此次发布的《2024年Q1单身人群调研报告》不仅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参考,更为婚恋交友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未来,珍爱网将继续秉承专业、严谨的态度,搭建便捷、高效、可靠的婚恋交友平台,引导青年树立正向婚恋观,助力亿万用户幸福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