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机构的“甜蜜陷阱”,如何破除?

但近年来,由于部分婚介机构的不规范行为

导致婚介服务合同纠纷频发。

如何加强婚介服务合同纠纷的源头治理?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以下简称黄浦区人民法院)

申报建设了上海法院

“婚姻介绍服务机构经营乱象协同治理”

应用场景。

婚恋市场乱象:

“套路式”销售与低质量服务

“签协议之前,店家拿了一沓材料说这些都是他们介绍成功的案例,我觉得这家公司还挺厉害的。没想到这家店已经在法院有多起要求退费的诉讼了。要是早知道,我是肯定不会去签协议的。”

近年来,婚介机构在为青年男女交友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规范行为也让其面临信任危机。据统计,2020年以来,上海法院共受理婚姻介绍类服务合同纠纷案件275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黄浦区人民法院对上述婚介类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进一步梳理、分析后发现,婚姻介绍“套路式”销售与低质量服务问题比较明显。

而低质量服务,则表现为部分婚介机构提供的相亲对象与征婚者需求不一致,或者相亲对象的背景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以及婚介机构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完成最低服务次数等。

图片源自网络

深挖司法大数据:

形成涉诉婚介机构清单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如何在个案审理之外,从源头参与协同治理,共同维护文明健康的社会婚恋秩序?

“现在开展营利性婚姻介绍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但其中涉诉的企业我们掌握的不是很全面。希望法院可以和我们加强沟通,定期给我们涉诉企业名单,这样我们开展执法和监管时心里也有底了。”

全面参与治理:

助推婚姻介绍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正在起草关于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如何规范经营的指引,有些法律专业问题,希望法院可以和我们一块研究。”

在建设应用场景的过程中,黄浦区人民法院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在推送涉诉婚介机构清单之外,还积极参与了行政部门关于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指引的制定工作,从专业角度建言献策,推动婚介服务纠纷能够止于未发、化于未讼。

沟通中,黄浦区人民法院了解到,有的婚介机构在签订合同后迟迟不开展服务或者仅提供部分前期服务,而征婚者以婚介机构提供服务质量不高或不提供服务为由向民政部门投诉并要求全额退款时,婚介机构往往会以合同已约定违约金为由,要求扣除部分费用。面对这类投诉,行政部门有时较难找到好的切入点。

根据该制度,在3~7天冷静期内,婚介机构门店如果不开展服务,征婚者有权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征婚者要求解除合同的,婚介机构一般应退还除已实际发生的合理支出外的全部服务费用。由此,在部分婚介机构诱导下,征婚者进行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费问题便能够有效化解。

本期作者

古国妍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法官助理

高院供稿部门:民事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庭、执行裁判庭)、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管理处

THE END
1.三部门联合整治网络婚恋市场:须严格执行实名制9月18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了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婚恋交友平台需严格执行实名制,促进网络婚恋市场规范发展。 针对婚恋平台注册新造假等乱象,《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完善婚恋交友http://www.chinatt315.org.cn/rdgz/2017-9/22/92127.html
2.人秦国文:1.8亿消费人群大市场,共享单身重新定义婚恋经济在婚恋市场上,单身男女被诈骗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婚恋机构收费逐渐增高,用户对婚介所和一些婚恋网站的信任却日渐减少。2017年8月,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婚恋网站诈骗案,红娘”冒充女会员骗会费,60余名被害人被骗46万余元,便是婚恋市场乱象的直观反应。 https://www.ctoutiao.com/964533.html?hash=peb7b5uvf88df2b
3.“情感挽回”行业有多乱?“分离‘小三’”动辄收费几十万……起底“情感挽回”市场乱象 那么,林越和李同所遭遇的“情感挽回”服务是个案吗? 为了走近这一新兴行业,新闻晨报·周到记者,以寻求“情感挽回”服务为名,连续暗访了搜索引擎排名靠前的“珍爱网情感咨询”(下简称“珍爱情感”)、“上海民桢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简称“民桢咨询”)以及为林越和李同提供服务的“柯李https://static.zhoudaosh.com/6787518D60C9C248A7CE64ECF6BDC61C419259F21B0E91F30927E9103C4FFA75
4.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新闻频道近年来,婚姻介绍服务向互联网转移,婚恋网站、App大量出现。与此同时,不断有人发现,这些婚恋网站、App并不靠谱,有的甚至出现了欺骗行为。网络婚姻介绍市场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刘雪妍 https://www.hnr.cn/news/xwrd/201705/t20170526_2968301.html
5.记者卧底揭露“爱渡”婚恋相亲乱象:你要找真爱?他们把你当“韭菜在记者卧底和暗访调查中,揭开的种种乱象令人吃惊!要知道,消费者到婚恋公司寻求服务,寻的是真爱,不是套路;红娘给陌生男女双方牵线,牵的是成人之美,不是赤裸裸的“成交业绩”。受利益驱动设下的重重套路,不仅是给客户挖的坑,更是给企业发展埋的雷。希望此事能够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既是给鱼龙http://pc.yun.jxntv.cn/c/OFJvWlE4QnNlZTVpbFNJQk9MN3g1Zz09.html
6.始于“真爱”终于“套路”!婚恋交友平台乱象多业内呼吁加强监管真财经评论人士肖磊对华商报记者分析,婚恋交友平台未来发展空间看好。尽管当下不少单身男女崇尚独立自主,但在交友上依旧保持憧憬。该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因此,规模大、定位清晰、平台规范化以及口碑佳的婚恋平台不仅能吸引用户,还能打破市场信息不对称。 部分平台“乱象频生” https://news.hsw.cn/system/2020/0731/12175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