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残酷的供需关系也决定着相亲的价格不菲。网上投一次简历“应征”就需要花费50元-200元不等,一些1V1高端相亲套餐动辄上万元起步,平均见一名相亲对象需要花费4000-5000元。
“单身青年自救平台”近期发布的一份《2021年高学历青年婚恋交友行为报告》显示,在当前的婚恋市场中,25-33岁的男女最多。其中30岁及以下的女性用户占比60%;30岁及以下的男性用户占比51.9%。女性相对男性更早进入婚恋市场,婚育方面所面临的年龄压力更大。
一线城市“优质男”稀缺
以“单身青年自救平台”的数据为例,其用户的男女比例为46:54,在广州和深圳,这一比例悬殊更大,达到43:57。
之所以会如此悬殊,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男追女”社会规则,使得女生挂牌和男生应征成为一种更为自然的认识方式;二是女性受到的年龄社会压力大于男性,也促使她们在压力之下选取平台挂牌这种方式;三是社会舆论对于女性的自我表达更为宽容,女性也更擅长在聚光灯下自然地展现自己。
如前所述,毕业年龄的推迟影响了如今90后们的婚育年龄,一线城市高学历女生越来越多,或许也是造成相亲市场上女多男少的原因之一。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自2010年全国女硕士首次超过男生起,至2020年这十年中,仅2017年硕士研究生的男生比例超过女生0.12个百分比,其余年份都是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例如,2020年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52.53%,本科生女生占比53.7%。
在择偶标准上,大家还是会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例如男生更关心女生的年纪,女生则更关心男生的身高。但一些可喜的变化是,35岁以上的女生受欢迎程度大幅提升,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优秀女生在35岁之后,对于年龄这件事情会更加自信和认同;另一方面她们的经济条件、眼界都已经相对成熟,会更加纯粹地去追求感情。
向上兼容与向下兼容错配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作者提到,一线城市的单身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收入也比较高,能带给自己比较舒适的富足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她对结婚没有什么紧迫感,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比较高,宁缺毋滥。“宁愿要幸福的单身生活,也不要蹩脚的婚姻。”
学者邹小华、李明桧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城市“剩女”》一文中则提到,不能简单地把大龄优质未婚女性较高的择偶标准归结为她们的观念问题或者是“拜金”行为,而应该看到这实际上是社会结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