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性别失衡能否促进女性地位上升?

作者:杨哲(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助理教授)

婚恋市场分层

从整体来看的确如此,如果出生性别比例长期失衡,未来婚育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也会上升。但如果具体到每个人谈婚论嫁所处的圈子,就不一定了。比如在人口流出较快地区的农村及小城镇,男多女少显而易见;而受过高等教育打算在一线城市成家的人群又能明显地感到女多男少。

这种“人口流出地男多女少,流入地男少女多”的现象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男性在婚姻中承担主要经济压力的传统思想意识和当代男女经济实力差距持续缩小之间的矛盾。过去在没有机器替代体力劳动的生产力条件下所产生的父权制和两性分工结构,导致男女在收入和财产分配上的差距非常悬殊,由此形成了婚姻中男方应承担主要经济压力的传统社会认知。这种认知已经逐渐变得不适应目前我国男女在教育水平、财产收入上的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在教育方面,近二十年来本科毕业生中的女生比例不断攀升,并且早在2000-2010年代已经过半;在财产方面,独生子女在谈婚论嫁的人群中的比例在近二十年中也在不断上升,这部分男女受到原生家庭的经济资助程度旗鼓相当,甚至由于性别选择偏好,独生女孩的家庭经济条件更好。这部分人群缩小了整体的男女婚前财产差距。综合起来,由于社会认知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条件的变化,一个婚恋市场中的男女对双方经济条件差距的期望会大于实际的平均水平,从而导致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婚姻定居在收入水平高的地方,而男性则更倾向于退居经济压力小的城市。

造成高收入大城市男少女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适婚单身异性交往模式在男女间的差异。相比于优秀女性,优秀男性更愿意接受来自普通异性的示好。对女性而言挑剔拒绝的情况,男性往往先接受,在交往的过程中再慢慢挑剔。“高富帅”有过几十段感情的比较普遍,而“白富美”有过几十段感情的很少见。这种两性交往习惯的差异,会使男性和女性面对同样激烈的婚恋市场客观状况时,形成不同的主观判断:男性可能觉得自己机会不大,不如退而转战压力小一些的地方,而女性可能觉得优质男人很多,自己还有不少机会,应该坚守高地。于是在高收入的大城市容易出现男少女多的情况。

基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每个人具体所在的婚恋市场中女性是否稀缺,不仅取决于出生性别比例,更重要地还取决于当地人口流动的性别差异。

夫妻决策地位的形成机制

根据以上讨论,在农村和小城市这样的人口流出地,女性数量会受出生性别比例和人口流动性别差异的双重影响而变得格外稀缺。那么在这些地方,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会变高吗?

在家庭外部,由于男女生产力之间替代性非常强,性别比例对女性地位的影响基本上不通过“相对稀缺的人力资源更有价值”这个直接渠道,而是更多地通过影响社会性别分工观念等间接渠道,在长期慢慢显现。

社会文化中男女分工观念的变迁规律

那么在性别比例长期失衡的条件下,社会性别观念会如何演变呢?Grosjean和Khattar(2019)以史为鉴,通过回顾澳大利亚在1830年以前流放到各地的男女犯人的比例差异,来研究各地人口性别比例如何影响当时和现在的女性地位。这篇研究的计量分析做得非常扎实,并且发表在了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ReviewofEconomicStudies上。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一个地区的性别比例失衡会使当地女性更容易结婚并且脱离劳苦职业,但也降低了当地女性进入教育、行政、法律、医疗这四个19世纪高阶层行业的比率。长期来看,当时男女人口比例越大的地区的女性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就业于高阶层行业的比例仍然越低,平均工作时长越短,赞成“男性负责赚钱,女性负责家务活和照顾小孩,这会让每个人的生活都更好”的比例也越高。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性别比例失衡短期来看虽然能够帮助女性通过婚姻迈入更高的生活水平,但在长期来看反而会强化社会文化中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从而限制女性奋斗的空间,更不利于整个社会转变重男轻女的观念。

总结:

通过从婚恋市场分层、夫妻决策地位的形成机制、社会文化中男女分工观念的变迁规律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会因为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而被自动纠正。要想真正提高女性地位,还得靠为女性创造自立的条件和奋斗的空间。

参考文献:

Grosjean,Pauline,andRoseKhattar.It’srainingmen!HallelujahThelong-runconsequencesofmale-biasedsexratios.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86,no.2(2019):723-754.

THE END
1.婚恋市场男女比例差距思考与记录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男性未婚人口的确多于女性未婚,但在婚恋市场中,女性的数量是远超男性的,不仅仅是女性更多,而且是远远超过。 一些地方婚恋市场男女比例接近1:10,有些相亲角甚至能到1:99。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认为婚姻是必需品的男性比例小于女性,有些男性觉得结婚没必要,所以选择不进入或退出https://www.jianshu.com/p/af9bcbaa7358
2.◇专题2021013◇治理高价彩礼需多措并举综合发力综述与报告(五)农村适婚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方在婚嫁市场优势地位凸显 四、治理高价彩礼的政策梳理 (一)治理高价彩礼的国家政策梳理 (二)治理高价彩礼的地方政策及经验 1.广东广州:以平台为抓手,十个方面建设试验区 2.江苏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弘扬积极向上的特色婚俗礼仪文化,引导新人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108/t20210818_467727.htm
3.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看完这些数据,你就知道自己为啥没对象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男性数量与女性数量的巨大差异导致部分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28/1142740.html
4.很多人对北京婚恋市场的残酷一无所知标题: Re: 很多人对北京婚恋市场的残酷一无所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20 18:53:29 2024), 站内 1:40的比例是哪里的信息源? 【在 DNJxiaomaji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线城市相亲市场,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0 : 今天pie版85年新闻机构的姐姐,我说她“雄竞一般,生育价值趋近于0”http://images.newsmth.net/nForum/article/FamilyLife/1766857217?p=13
5.68888元红娘服务派“托儿”来相亲?婚恋社交平台顽疾难治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049万人,男女比例持续失衡。而民政部统计数据指出,2018年时中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已达2.4亿人。业界普遍分析,更大规模的“单身潮”即将来临,未来中国单身人口数字将持续增大。这或许对当下不温不火、乱象丛生的婚恋社交市场是一个好消息。婚恋社交领域的市场格局将会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7041542643195.html
6.2024婚恋行业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新阶段。线上婚恋交友平台的持续壮大与细分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行业市场格局的主要特征。未来,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化与个性化,婚恋行业将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盈利增长点,以更加全面、专业、贴心的服务,满足广大单身男女的情感与生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26/8032016115006130.shtm
7.婚恋相亲平台男生多女生少怎么办婚恋相亲平台男生多女生少这其实像是你站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前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挑选商品的人却少得可怜。是男人太多,还是女人太难找?不禁让人反思,这个“婚恋市场”为什么会这样不平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和社会机制? 男女比例失衡,背后有何原因?婚恋相亲平台上男生多女生少,表面上看是一个比例问题,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http://www.wedating.cn/hunl/4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