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婚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他们把婚姻视为一种金钱上的交易。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只有将权钱利益排除在外,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家庭才是真正自由的婚姻。

最后,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婚恋道德观。他认为男女双方之间的爱情是以相互平等为前提的,提倡以爱情为基础的性爱。恩格斯指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要以爱情为前提条件,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1.2.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与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指导其建立积极的婚恋价值观念和正确的婚恋行为。同时,新时代大学生在科学婚恋观指导下的婚恋行为更好地践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理论。

婚恋观是人们对于婚姻和恋爱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导向作用,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按照个人意愿自由恋爱、自主结婚,是法律赋予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婚恋观,是个体实现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人生幸福的首要前提。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大众对爱情问题、婚姻问题的看法和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人士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体主义的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婚恋道德相抵触的错误认知。因此,需要立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情、婚姻问题的基本观点,科学把握其中的真理性内涵,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婚恋观为指导,积极培育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新型婚育文化,全面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1.3.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时渗透着人学的思想。现如今的婚恋观不仅代表个人行为的结果,更多的是对社会整体的考量,人们的婚恋观会受到社会中种种因素影响,出现了许多婚姻家庭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多方面深入探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导向。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念具有历史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双重色彩,在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中,他们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首要目标。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对研究青年婚恋思想的新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能够正确引导当代青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恋爱和婚姻问题。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可以使当代青年用道德的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言行。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充满了正能量,有利于当代青年成长和发展,使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存在的问题

2.1.恋爱动机不纯

2.2.消极的婚恋观

其次,婚恋理想的抽象化和超现实化。随着网络的普遍发展,建构起虚拟的网络情感体验。大量“爽文”“爽剧”和电子游戏以让受众获得即时满足为目标,通过超完美和超现实的人物形象和情爱场景刺激,使人轻松获得“浓缩和极致化”的快乐体验和情绪价值。“交友不如打游戏”“谈恋爱不如嗑CP”的流行语反映出青年人满足于脑补和幻想产生的极致快感,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缺乏兴趣。

2.3.婚恋道德意识薄弱

首先,传统婚姻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过去,婚姻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社会契约,承载着繁衍后代、传承家族、维护社会稳定等多重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一些人开始质疑甚至抛弃这些传统观念,将婚姻视为一种纯粹的个人选择,忽视了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责任。

其次,忠诚与责任在婚恋关系中的分量日益减轻。在追求个人自由与满足的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忽视对伴侣的忠诚与责任,将个人欲望置于婚恋关系之上。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伴侣的感情,也破坏了婚恋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忠诚与责任是婚恋道德的核心要素,它们的缺失必然导致婚恋道德意识的薄弱。部分人在恋爱和婚姻中缺乏责任感,表现为对自己和对方的不负责任。他们可能将恋爱视为一种消遣或满足个人需求的方式,而不考虑其背后的责任和承诺。

3.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原生家庭影响

总之,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可能会通过家庭价值观、家庭角色、沟通方式、情感依恋模式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婚姻中,个体需要认识到这些影响,并努力克服不良的家庭影响,建立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寻求帮助,以更好地处理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3.2.学校教育缺失

3.3.多元文化熏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也更加迅速。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人们对婚姻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首先,传统的婚姻观念逐渐被现代、自由的婚姻观念所替代。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和个人幸福感,而不是仅仅为了传宗接代或社会压力而结婚。传统的婚姻价值观强调忠诚、责任、家庭等,而现代的婚姻价值观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平等、尊重等。这种变化使得人们在选择伴侣和婚姻生活时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需求。其次,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婚姻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婚姻形式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婚姻形式,如闪婚、裸婚、丁克家庭等。这些新的婚姻形式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的不同期望和需求。最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跨国婚姻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使得跨国婚姻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这种婚姻形式不仅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总之,多元文化对婚恋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需要更加开放、包容和理性地看待婚姻和婚恋观,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婚姻价值观和期望。

3.4.现实压力冲击

4.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启示

4.1.以马克思恩格斯婚恋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主要基于他们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类解放理论,强调了婚恋的自主性、平等性、道德性和社会责任。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为指导,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4.2.增加学校家庭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强青年婚恋教育。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呼吁,反映出当前青年情感教育的缺乏,亟需树立正确婚恋观。人类对爱和归属一直以来有所向往,很多人的情感经历正是从步入大学开始。然而当面对爱情时,并不是所有的青年学子都能表现得游刃有余。如何看待两性关系、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处理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年轻人在恋爱过程中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俗话说,爱情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青年迈向社会前,在婚恋情感问题上得到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为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做好准备,也未尝不可。更何况,基于心理学知识的婚恋课绝非仅仅是教人谈恋爱,更多的是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丰富和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创造、收获幸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里与学习能力一样重要。

4.3.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5.结语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塑,这一进程不仅关乎个体幸福与家庭和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积极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情与婚姻经典论述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爱情与婚姻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强调了爱情应基于自由、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原则,而婚姻则是爱情与责任相结合的产物,是男女双方共同生活的社会形式。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新时代婚恋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指导方向。面对当前中国青年在婚恋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如经济压力、职业竞争、性别角色认知变化、网络社交的兴起等,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婚恋观为引领,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THE END
1.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探索2024年04期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口,恋爱观,婚姻观,变迁特征,婚恋文明,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呈现出很多新特征。基于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发现,青年人的恋爱观自由化,恋爱动机由婚姻目的转为情感目的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QLTS202404002.html
2.下下婚现象重塑婚恋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的新时代婚恋趋势葬心在新手入门发布了:下下婚现象重塑婚恋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的新时代婚恋趋势,摘要:最新的下下婚现象正在挑战传统观念,重新定义婚恋价值观。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观念,探讨新的婚恋价值观。这种趋势的出现,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https://news.jzscgw.com/post/7695.html
3.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变迁的社会学思考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恋意愿降低、择偶观变迁、情感交流方式变化等,在社会学视角下,分析青年婚恋观变化的原因,倡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婚恋观,迈向美好生活。提纲:1)爱情的社会学解读;2)择偶观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3)校园爱情的困境及其应对。 http://jwc.jmu.edu.cn/info/1112/8863.htm
4.近代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精选9篇)关键词: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离婚率,恐婚族。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多元化,离婚率增加,恐婚人数增多。 择偶标准的变化。 中国封建时代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新中国建立后,人们选择配偶则讲究政治条件。50年代,姑娘心目中最佳伴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c81sz8l.html
5.今年十大婚恋事件发布微博征婚闪婚成为热门7、新时代企业家征婚标准:欲进豪门,先配八字 现如今,八字好旺夫相已成为企业家选择婚姻对象的重要指标之一。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企业家的择偶标准零零种种,主要包括形象好气质佳、有学识有内涵、弃事业爱居家、有相同价值观等,其中最令记者吃惊的是,曾经很“土”的行为——合八字,如今却列入了企业家们的择偶http://www.hehe1314.com/show.asp?id=39
6.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
7.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 恋爱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必然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走过爱情十字路口的徘徊观望,并不意味着爱情就会结出美丽的硕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能否正确对待爱情,恋爱方式是否健康、文明,才是缔造美好爱情的关键。 诗歌《矗立在爱情的十字街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曾经在https://www.wydbw.com/info/11/32025.html
8.倡树新时代婚恋新风江苏出台婚恋教育指导大纲倡树新时代婚恋新风 江苏出台婚恋教育指导大纲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徐珊珊)为加强和改进婚恋家庭辅导教育,提高民众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近日,江苏省民政厅、省法院、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婚恋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https://www.chinanews.com/m/sh/2024/10-25/10307767.shtml
9.中国大学生婚育研讨会顺利举办关注新时代青年主体婚育意愿4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顺利举办。会议结合了线上直播与线下研讨的形式,邀请中国人口学会、上海社科院、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11位专家学者就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https://renkou8gua.blog.caixin.com/archives/256167
10.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遭笑话”,到年轻人“多要了会被笑话”,再到最后“彩礼多少无所谓,不要都行”,看似是对彩礼的探讨,但实质上是摒弃了不健康的面子观和陈规陋习,展现的是时代的进步。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引导,也需要家庭成员提升认知,更新观念,那些更广泛的陈规陋习在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