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网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并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稳定。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农村女性的婚恋观念正在发生着温和而深刻的嬗变。这种变化促使她们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她们在拼搏意识、家庭意识、生育意识、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但是因婚恋观的变化也衍生了不少社会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引导农村女性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女性婚恋观现状及成因

过去,农民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通婚圈相当狭小。现在,因为教育、就业等原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女性从乡村流动到了城市,城乡通婚、异地通婚、跨文化通婚的实例越来越多,原有的婚恋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择偶观上,婚恋圈突破了原来血缘和地缘的狭隘限制,择偶方式市场化,择偶标准呈现出多元化、务实化趋势。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为农村青年提供了更好的婚姻条件和选择,同时对婚姻的考虑也更加谨慎。他们不再被动接受家庭和社会的安排,而是开始考虑自我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和职业发展,对于婚姻的品质要求也更高,出现推迟结婚的现象。同时,受经济水平、职业限制、交际面窄等影响,农村女性的择偶还存在一定的困境。

在恋爱观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个人生活空间扩大,西方化的观念也冲击着农村青年的婚恋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村女性要求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婚姻、职业和人生选择,拒绝父母、长者以及传统权威的干涉。但是,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竞争、文化适应、网络等因素,也影响其自主选择婚恋的动机和能力。

在婚姻观上,受封建父权家长制和男女尊卑关系影响的农村传统婚恋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代中国,妇女在家庭中正在取得新的地位和影响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她们积极争取家庭地位,掌握话事权,设法摆脱传统的家庭观念,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她们能够理性看待离婚问题,对婚姻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选择“不将就”。但是,随着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彩礼、聘金、婚宴、婚房等消费也水涨船高,结婚的显性与隐性成本大幅提高。

二、农村女性婚恋观变化衍生的社会问题

农村女性婚恋观的积极变化加快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加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她们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但是,因婚恋观的变化也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部分农村女性婚恋取向存在功利化和攀比现象,无形中助长婚嫁成本,导致“因婚致贫”。这些负担让农村年轻人选择单身,开始怀疑婚姻的意义和价值,对待恋爱和婚姻持更加消极的态度。其次,随着网络时代下信息的快速传播,一些不良的婚恋观念影响着农村家庭的稳定性。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可能导致“闪婚闪离”,对爱情的积极追求可能导致漠视家庭责任,对婚外情的放任可能会严重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家庭的和谐稳定。再次,农村女性择偶观的转变和资源外流,加上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危机,农村女性婚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而高昂的婚嫁成本又加剧农村“剩男”现象,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村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正视婚恋观念变迁衍生的社会问题,对于引导农村女性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构新时代农村女性文明健康的婚恋观的路径探索

振兴乡村经济,夯实农村女性婚恋的物质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给农村女性返乡创造良好条件和发展基础,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在就业、人身财产、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提供农村婚恋的稳定后盾,推动解决农村婚恋的实际问题。

健全乡村治理,提升农村女性婚恋的获得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多元协作”是新时代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占我国总人口48.9%的女性(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但是在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占农村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女性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广度、深度非常有限,她们在乡村治理中处于弱化、虚化、边缘化的地位。引领并推动农村女性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能够进一步保障人权,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是当前乡村治理“自我革新、自我治理”的需要。通过强化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加大女能人回村政策支持、发展农村妇女组织力量,增强女性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能有效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农村婚恋局面,从而增强农村女性在家庭和乡村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设乡风文明,引导农村婚恋观念的健康发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结合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升农村精神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出现了个别农民社会责任淡化、家庭观念淡薄、夫妻感情冷淡等问题,家庭的稳定性不断被削弱。通过面向农村开展婚姻法律政策宣传和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倡导夫妻平等参与家庭事务决策,为适龄男女青年婚恋交友、组建家庭搭建平台。通过推进移风易俗,采取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遏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倡导文明婚育新风。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抨击和批判错误的思想,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健康婚恋观,对改善当前存在的各种婚恋问题以及未来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学院。本文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22年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女性婚恋观变迁研究”资助)

广西监狱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广西乡土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

THE END
1.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探索2024年04期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口,恋爱观,婚姻观,变迁特征,婚恋文明,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呈现出很多新特征。基于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发现,青年人的恋爱观自由化,恋爱动机由婚姻目的转为情感目的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QLTS202404002.html
2.下下婚现象重塑婚恋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的新时代婚恋趋势葬心在新手入门发布了:下下婚现象重塑婚恋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的新时代婚恋趋势,摘要:最新的下下婚现象正在挑战传统观念,重新定义婚恋价值观。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观念,探讨新的婚恋价值观。这种趋势的出现,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https://news.jzscgw.com/post/7695.html
3.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变迁的社会学思考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恋意愿降低、择偶观变迁、情感交流方式变化等,在社会学视角下,分析青年婚恋观变化的原因,倡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婚恋观,迈向美好生活。提纲:1)爱情的社会学解读;2)择偶观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3)校园爱情的困境及其应对。 http://jwc.jmu.edu.cn/info/1112/8863.htm
4.近代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精选9篇)关键词: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离婚率,恐婚族。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多元化,离婚率增加,恐婚人数增多。 择偶标准的变化。 中国封建时代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新中国建立后,人们选择配偶则讲究政治条件。50年代,姑娘心目中最佳伴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c81sz8l.html
5.今年十大婚恋事件发布微博征婚闪婚成为热门7、新时代企业家征婚标准:欲进豪门,先配八字 现如今,八字好旺夫相已成为企业家选择婚姻对象的重要指标之一。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企业家的择偶标准零零种种,主要包括形象好气质佳、有学识有内涵、弃事业爱居家、有相同价值观等,其中最令记者吃惊的是,曾经很“土”的行为——合八字,如今却列入了企业家们的择偶http://www.hehe1314.com/show.asp?id=39
6.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
7.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部队婚恋观教育——爱在十字街头莫偏向 恋爱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必然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走过爱情十字路口的徘徊观望,并不意味着爱情就会结出美丽的硕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能否正确对待爱情,恋爱方式是否健康、文明,才是缔造美好爱情的关键。 诗歌《矗立在爱情的十字街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曾经在https://www.wydbw.com/info/11/32025.html
8.倡树新时代婚恋新风江苏出台婚恋教育指导大纲倡树新时代婚恋新风 江苏出台婚恋教育指导大纲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徐珊珊)为加强和改进婚恋家庭辅导教育,提高民众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近日,江苏省民政厅、省法院、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婚恋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https://www.chinanews.com/m/sh/2024/10-25/10307767.shtml
9.中国大学生婚育研讨会顺利举办关注新时代青年主体婚育意愿4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顺利举办。会议结合了线上直播与线下研讨的形式,邀请中国人口学会、上海社科院、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11位专家学者就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大学生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精神https://renkou8gua.blog.caixin.com/archives/256167
10.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遭笑话”,到年轻人“多要了会被笑话”,再到最后“彩礼多少无所谓,不要都行”,看似是对彩礼的探讨,但实质上是摒弃了不健康的面子观和陈规陋习,展现的是时代的进步。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引导,也需要家庭成员提升认知,更新观念,那些更广泛的陈规陋习在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