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祭冬是传承于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动。尤以亭旁镇杨家村、海游镇上坑村与健跳镇小莆村宗族祭冬规模最大、程式最完整、传承最完好。
三门县位于浙东中部三门湾畔,东濒东海,西枕天台,南邻临海,北接宁海,是海陆共生,多种文化交错共存的独特区域。人们耕海牧渔,耕读传家,所以特别尊重自然和重视家族关系。
三门祭冬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冬至大如年”,“清明吃苦燕,冬至吃甜圆”之说。康熙《临海县志·卷一·风俗》载:“冬至,粉秫米为丸,谓之冬至圆。设牲醴食馔荐之祖先。”光绪《宁海县志》载:“冬至屑糯米粉作汤圆,以赤小豆作馅礼神及祖考”(旧时三门分属宁海临海管辖)。民国《临海县志稿·卷七·风土·岁时记》及三门宗族谱牒均有祭冬记载。三门聚族而居的特征,使这一民俗得以正常传承,并一直沿袭至今。三门祭冬目前依然是三门县各村落极其重要的祭祀和庆贺性节日。
三门祭冬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文化特色,是保存至今的冬至节气民俗活动的代表,通过祭冬人们深切地表达了对天地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传达尊祖聚族的人伦大义,凸显崇尚祖德、尊老爱老的道德理念,实现聚族睦亲和谐相处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民众凝聚力,完成社会和谐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和直观现实意义。
分布区域
三门祭冬是三门先民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全县各乡镇大姓村落历史上均有拜冬祭祖习俗,沿袭至今,久盛不衰。其中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海游镇上坑村的叶氏与健跳镇小莆村的林氏规模最大、程式最完整,传承最完好。
历史渊源
冬至是中华民族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自明以来,三门各地房族均有拜冬祭祖习俗。据康熙《临海县志·卷一·风俗》载:“冬至,粉秫米为丸,谓之冬至圆。设牲醴食馔荐之祖先。”光绪《宁海县志》也载:“冬至屑糯米粉作汤圆,以赤小豆作馅礼神及祖考”(旧时三门归属宁海临海管辖)。民国《临海县志稿·卷七·风土·岁时记》及三门宗族谱牒均有记载。解放后,聚族而居的村落特征,使这一民俗得以正常传承,并一直沿袭至今。至今,三门祭冬依然是三门各村落极其重要的祭祀和庆贺性节日,已有700余年之历史。
祭冬流程
1、甄选主祭。冬至日前期,从值年房中三代以上福禄寿齐全的子孙中选取。
2、取长流水。冬至前一天辰时,到大龙岭龙潭取长流水。
3、沐浴斋戒。冬至日丑时,主祭、陪祭、童男童女、执事等按族规约定进行沐浴斋戒。
4、拜天。寅时初,举行祈天申报仪式,感恩叩拜。
5、祭祖。寅时正,在宗祠举行祭祖仪式,主祭者等三叩九拜,三献,读祝,族人雁序跪拜。
6、演祝寿戏。卯时,戏班祝寿,至祖像前拜请三敬酒,献蟠桃,连演六天六夜古装大戏,
7、行敬老礼。巳时,60岁以上的老人分敬老肉。
8、设老人宴。午时,60岁以上老人参加宗祠举行的老人宴,品尝冬至圆。
主要特征
1.仪式的节气性与神圣性。三门祭冬必须在冬至的节气中举行,年复一年重复;同时,祭冬仪式和过程需斋戒沐浴和取水盥手,极其隆重和庄严。
2.祭礼的规范性与程式化。祭冬仪式需要三天才能完成,有关程序和仪式极其规范和完整,是对天地自然和祖先的一次感恩的膜拜。
3.参与的广泛性与宗族化。三门祭冬一方面是村落的活动,同时还邀请亲友前来观看祭冬戏,但同时,大量的仪式又在家族和家庭中完成,广与狭有机结合。
4.尊老的具体化与娱乐化。祭冬时不仅有演戏,演戏时有对长者的拜寿仪式,同时还举行老人宴,表达对族中老人的敬意和感谢。但他们在演戏的娱乐中完成,因此,特别有自己的特色。
重要价值
1.民间冬至文化的区域代表。三门祭冬既是传统的,更是三门人民传承的具有地方区域代表性的祭祀形态,有着深刻意义的同时,也是农耕社会节气文化的典型代表。
2.对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三门祭冬通过家族化的族祭等仪式,从隆重而庄严的仪式和内容之中,传达出对于天地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和感恩之情,使之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
3.传达尊祖聚族的人伦大义。通过祭冬使每一个族人体味尊尊亲亲的族属伦理关系,在祭冬的活动参与中建立血缘纽带认同,明确族人的人伦大义,聚族睦亲,和谐相处。
祭冬仪式流程
时间
地点
项目
人员
流程
备注
20号辰时(8:00)
大龙岭
龙潭
取水
主祭
仪仗
1.从家庙整队出发
2.在龙潭举行取水仪式
斋戒沐浴净手之用,显示杨氏源远流长,子孙绵延不断之意。
21号丑时
(3:00)
村大街小巷
催拜
祭冬
地保
1人
1.巡回敲锣催醒村民
2.再次敲锣催醒村民
21号寅时(3:30)
村家庙旁
沐浴
斋戒
祭祀者
1.净水洗涤身体
2.用稻草烟除秽
解除秽气,净身敬拜
21号寅时(4:00)
村家庙前
祭天
祭天师、主祭等
1.祭天师祭天
2.主祭陪祭叩拜
3.感恩民俗舞
祭天师祭天,祈天信报,主祭等对天祭拜,跳感恩舞。
21号寅时
(5:00)
村家庙内
拜祖
全体
族人
1.主祭祭拜
2.三献祭品
3.恭读祝文
4.族人拜祖。
祭祀人员就位,鸣炮奏乐。主祭者等三拜九叩,三献,读祝。礼毕,族人按次序拜祖。
21号卯时
(6:00)
村家庙
戏台
祝寿
1.演祝寿戏
2.献蟠桃
中堂祖像前拜请三献敬酒,毕,由主祭者接过蟠桃献于祖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