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短视频虽短虽小,储含的能量并不少,要想创作出“爆款”的短视频,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运营短视频的人肯定都想过一个问题:同样的主题,有的视频可以获得200W赞,而有的账号只能获得200个。
这些内容差在哪里呢?
01剪辑节奏
同一段素材,不同剪辑节奏所产生的作品效果会完全不同。
因此,像颜值类的“单调”一点的视频,可以通过剪辑速度快慢的调整,加速凸显动作的力量感。
同样,剧情类的节奏也十分重要,尽量遵守短视频的“3秒原则”(3秒原则:视频的前3秒决定观众是否留下来看视频。)
或者还可以进行结尾前置的处理。例如“今天赶海掉进章鱼老窝你敢信?”后面就可以直接叙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进行正常的vlog记录。
另外,手工制作类、美食类还有两个典型的剪辑套路。
一般的制作类视频都是如此,会给出详细的制作步骤。
这种过程简化,只展示重点的短视频相较于第一个更受欢迎,但要注意剪辑不能一味图快,结果放大化处理,可以做慢放效果。
同时,展现关键的1个步骤,也要前后内容连贯,确保视频完播率。
02灯光对短视频的作用
1.塑造影片风格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温情短片,抒情路线,主题是为了表达男女之间爱是互相的,因此打光整体呈现暖光,属于温馨的调子。
第二个例子是“社会人”风格的“马小”,这个视频的画面唯一光源在人物背后正中央,突出主体,弱化边缘配角,通过光将视线聚焦。并且青绿色调的冷光让视频偏向暗黑风格。
2.增加画面质感
举一个例子,拍摄前后反差大的视频时,为了让前后差距更大,视觉冲击力强,在打光上可以明显区分。
第一个镜头,整个画面的唯一光源是身后快递柜的灯光,因此,光线不足造成画面噪点多,整体感觉比较粗糙。
而在反转之后,画面处理需要更加精细化,不仅增添了背后打出的轮廓光,还对主体的皮肤和周围光线做了冷暖对比,提升画面的整体层次。
并且,打光塑造视频的整体情绪和视频风格。
3.引导作用
画面中的手从画面伸进来,暖光从左侧打进来,让观众注意力聚焦狗和手,抓住视线。由此可见,光线有引导作用。
03生活化拍摄
众所周知,生活类短视频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但是生活类短视频泛滥的情况下,如何拍摄出有特色的生活类视频?
首先要确定视频要横屏还是竖屏拍摄,哪个比较适合账号的内容。
1.横屏&竖屏
第一个例子是情感谈论类视频,它的横屏不能整个充满屏幕。
缺点是代入感和沉浸感不够强。但优点是字幕可以加在黑色遮幅处,画面信息量大。
而竖屏非常适合穿搭类博主,可以呈现整体传达人物的状态。
并且离镜头比较远,站在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因此,像知识付费、美食、旅游vlog等等这类不需要与观众有太多互动,可以把重点放在画面信息呈现,字幕也可以比较花俏。
2.如何1s塑造电影感?
简单!上下加遮幅,字幕放在黑遮幅位置即可。
3.人物交流的眼神位置
第三视角的拍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观众视觉很好的视觉效果,但也会让人有距离感。
而第一视角拍摄的视频,则会让观众共鸣点强。
因此,情感类视频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拍摄。例如,两个人物,只出现一个主体,并且视频可以有轻度晃动,模拟人的正常反应,让场景更加生活化。
被拍摄的主体还可以看相机后面(左侧或右侧),因为直接看屏幕的话,会让观众感觉攻击性强。
而模拟的第一视角则要有参与感与互动等反应,可以笑或者进行对话,还会帮助视频进行节奏引导。例如疯产姐妹的视频。
最后我想说,好的短视频作品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放大生活体验,抓住观众痛点,打动人的情感。加之后期制作使用特效、背景音乐、字幕和画中画等表现手法,让观众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对一些热点问题有了更新颖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创作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创作心态,想一下子就掌握打造爆款视频的技巧和精髓,那是不可能的。
凡是那些“爆款”的视频,都是一个个创作者不计其数的努力与积累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创作的视频推荐量不理想时,千万不要着急,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视频足够精彩吗?
观众能够被我的视频打动吗?
我的视频还有优化的空间吗?
如果在每次的视频播放情况不理想时,都能够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并且不断改进的话,相信你的视频质量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