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现“恨嫁族” 校园婚恋课走红教育视点新闻中心

2011年11月11日,六个1相聚,被称为“神棍节”。当天,许多尚未婚嫁或恋爱的人选择用狂欢的方式度过,甚至有人为了赶在这一天“脱光”不惜在网络上自爆各种隐私征婚。如今,“剩男剩女”的年龄门槛越来越低,不少大学生也害怕被剩下。在大学生们期待爱情的同时,高校也适时推出了很多校内的婚恋课程或婚恋讲座,教授恋爱技巧。不知不觉中,婚恋课程悄然走红。

学生案例

光棍节当天,为了“庆祝”单身,北大大二女生小静和宿舍的几个姐妹一起去KTV狂欢。其实小静是有男朋友的,他们青梅竹马,男友通过奥赛保送北大,而她则通过艺术特长生考试来到北大。可宿舍三个姐妹都是单身,所以她不得不“牺牲”和室友一起过节。

到了大学,和许多女生一样,小静喜欢与宿舍的姐妹们在“卧谈会”上讨论爱情。与高中时“忐忑”的早恋不同,在遥远的北京,爱情不再是负担,而是甜蜜,“有男友陪在身边感到有安全感”。

小静介绍说,室友小婷欣赏美剧《欲望都市》传递的洒脱爱情观,认为那才是“女性解放”的标志;室友蕊蕊则因为父母离异认为爱情和婚姻都不可靠;而她自己则已经“认定”了男友,对爱情和婚姻的想法都非常实际,希望毕业了就结婚,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光棍节前后,小静总能听到身边朋友的抱怨和讨论,言谈中都是对于爱情的期待和憧憬,但究竟如何经营爱情,如何看待婚姻,她们多数都处于迷茫状态。本报记者张晓鸽

调查

近五成大学生中学初恋

本次调查显示,有接近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中学就有了初恋;超过4成的受访者表示是在大学期间有了初恋;接近3%的受访者表示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初恋;有6.8%的受访者表示,初恋应该在毕业以后。

值得注意的是,对待大学生恋爱,父母的态度也显得比较开放,有50.7%的父母不加干涉。大部分家长表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责任感,家长的过分干预未必有好的效果。

现代大学生在选择恋爱或者结婚对象的时候,看重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个人品德、性格脾气、志同道合、学历背景和家庭背景被列为最看重的选项;而个人财富、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位列最后三位。之前,在某相亲节目中,有女性曾表示自己“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但在这个调查中,绝大部分大学生是有自己的尊严和主见的,个人品德被列为其选择恋爱或结婚对象的第一选项,其他的也会考虑,但人品、性格绝对是一票否决的选项。

想要浪漫,金钱必然是前提。那么这些费用到底应该谁来买单?该调查显示:有13.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由男方承担;选择AA制的占25.1%。在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在恋爱婚姻中的位置上,不少受访者表示,只要在一起哪怕是送一瓶饮料都很甜蜜。而对于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14.4%的受访者表示“尝试过”;24.0%的受访者表示“想尝试,但没有付诸行动”;表示“不想尝试”的受访者达到61.7%。

现状

女大学生现“恨嫁族”

分析

“恨嫁”与生活压力有关

针对这种现象,资深心理咨询师舒柳敏表示,这和目前的就业压力、职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不无关系。女大学生求偶的目的并不仅想要一段爱情关系,还想要一个有经济保障的婚姻。

舒柳敏认为,女大学生在面对婚姻时,要跳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一个能干的丈夫未必等于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婚姻不是做生意,找个能干的合伙人就可以收获理想的结果。

除了来自经济、事业方面的压力,还有一种压力是来自于担心成为“剩女”的压力。随着通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却越来越少。一边是人际关系上的焦虑,一边却又无法进入婚姻关系。日复一日,许多人便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剩女”。

舒柳敏指出,当高学历女生提出“非千万富翁不嫁”的条件时,她也走进了认知的误区,即她没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很能干,不一定非要依靠男人才能保障自己的幸福。女大学生们应该学会以更合理的、良性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焦虑,“女性在婚姻中希望寻求保障和安全感,但真正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本报记者周逸梅

游戏中了解异性标准

在北大生活教育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猜谜游戏”,这让刚接触这门课程的赵月感觉十分新奇。游戏开始时,学生按性别被分为四五个小组。老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男生,你将来想找什么样的妻子;女生,你将来想找什么样的丈夫?第二个问题是,男生,你们猜女生将来想找什么样的丈夫;女生,你们猜男生将来想找什么样的妻子?

“温柔,善良,漂亮,孝敬父母,小鸟依人,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这是男生对未来妻子的期望。“高大,帅气,负责,孝敬父母,体贴,关爱……”这是女生对未来丈夫的期望。

当男女生看到对方讨论出的答案时,他们发现有些答案是自己从未想过的。例如,很多女生列出希望对方“能帮助自己做家务、会享受生活、不夸口、干净、有主见”;男生列出希望对方“负责、健康、自主、乐观、不无聊、欣赏他”。男生和女生都对对方的回答感觉惊讶,好奇这些自己从没想过的要素竟然是异性非常看重的。

男女对异性期待不同步

专家分析

王琪是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下的LE生活教育项目的中国讲师及国外专家翻译,曾到上百个大学作过婚恋主题讲座。接触大量大学生后,她发现,中国的婚恋教育大都离不开无处不在的媒体。“韩剧与台湾偶像剧传递的王子与公主式的爱情梦想,美剧传递的开放的性态度,以及各种电视节目尤其是当下盛行的相亲节目,对当代青年人的爱情观有着深刻的影响。青年人对影视作品中爱情文化的学习已经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这种社会教育往往是片面、偏颇的。”

大学婚恋课程两门婚恋课常爆满

“目前大学生已经可以结婚,但是由于在校园里谈到恋爱和性都觉得很敏感,所以在大学里真正的婚恋教育类课程非常少。”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田宝伟博士介绍,目前北交大除了开设一些讲座外,也尝试开设了两门选修课,《两性心理学》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这些课程中都会涉及一些婚恋教育。这些课程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时候课堂都爆满。

田宝伟认为,婚恋教育非常有必要,因为大学生已到了恋爱的生理期以及法定可以结婚的婚恋年龄。但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正规恋爱和性的教育非常少,大部分是通过寻找报刊和音像制品获得这方面的内容,所得知识比较偏颇。田宝伟表示,他们会在课堂中讲爱情理论,也会讲爱情心理学的理论,两性交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爱情和婚姻的过程等。

婚恋教育“先成人后成才”

“你想获得更幸福的人生吗?让我们一起学会生活学会爱!”这是北京大学(微博)教育学院公选课《生活教育成功人生的基础》的课程介绍,教学生如何看待爱情、婚姻、性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据介绍,该课程隶属于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下的LE生活教育项目,2006年由北大教育学院教授田玲首次将该课程引入北大本科常规课程,如今已被北京近十所高校推广,目前的授课老师为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宋映权。

田玲教授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心理年龄很小。在自我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就面对两性关系,他们无从判断自己要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在恋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这门课程主要采用小组互动、角色表演、幽默故事和个人应用等多样、活泼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不以考试作为主要考查手段,但田玲教授认为,针对该课程与学生生活经历和个人成长关系密切、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不以闭卷方式考查,对学生的评价采取课堂参与、课外阅读和学期论文等综合方式。(京华时报(微博))

THE END
1.今年十大婚恋事件发布微博征婚闪婚成为热门10、《2011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发布 由中国红娘网2011年8月公布的一份《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相亲并不排斥,绝大多数是抱着交朋友、拓宽交际面而去,并没有一定期望相亲可以为其带来婚姻。芦珊婚恋网网CEO祁女士表示,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婚恋http://www.hehe1314.com/show.asp?id=39
2.当代大学生情感类社会新闻获取与婚恋观调查同学您好,我们是民政局工作人员,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有关情况,给相关部门提供真实资料,我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大学生情感类社会新闻获取与婚恋观调查。本次调查问卷不记名,对您提供的答案绝对保密,您的真实意见和建议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谢谢! https://www.wjx.cn/xz/245902733.aspx
3.漫谈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都不谈恋爱了社区大别野前几天上问卷设计课。在讲到问卷结果的解读和解读的可信性的时候,老师拿了大学生婚恋观举例子,并且拿出了前些日子的一条关于调查大学生婚恋观的新闻来说明并不是权威的报道就一定表现出我们通常认知的结果。 按照这条新闻的结论,大学生应该对婚恋这件事有很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上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好多人都https://www.miyoushe.com/wd/article/29347905?crawler=baiduspider
4.了?对近8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传递了这些“恋爱信号”追寻健康良好的恋爱关系,陈祉妍建议学校应加强恋爱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针对性地设立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如果由于原生家庭的问题而不敢谈恋爱,陈祉妍认为,学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至于有脱单想法的大学生,不要被动等待,“幸福需要自己去寻找和创造”。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02480
5.我校举办“传统文化与处理大学生婚恋情感智慧”公益讲座6月1日下午2:00,由我校科研处和马列主义教学部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处理大学生婚恋情感智慧”的公益讲座在文韬苑三楼学术讲堂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家二级编导、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节目主持人及制片人钟中老师主讲,科研处处长兼马列主义教学部主任刘红教授主持。马列主义教学部全体教师和部分学院学生四百多人https://news.gznc.edu.cn/info/1202/3613.htm
6.高校婚恋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引领青年走向成熟与责任之路专家建议高校加强婚恋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通过设立专门的婚恋教育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等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婚恋素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幸福,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https://hnzjfwjc.com/post/11326.html
7.高校婚恋更自由彰显人文关怀今年夏天,测绘学院的倪港骅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南方双双收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通知书。携手读博的他们也想共同度过最后一段学生时光,二人申请到了一间博士生夫妻公寓,共同学习和居住,安心在武大继续深造。 近年来,高校婚恋愈发自由,出现了不少便利政策,在婚恋自由的背后,是高校校园独有的人文关怀。 https://view.inews.qq.com/a/20231009A08M6V00
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自己也是十分好奇其他同学对爱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9.常见的java系统设计源码合集(java/springboot/mysql/vue/毕业设计/课程4.基于java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平台采用B/S结构,后端采用主流的Springboot框架进行开发,前端采用主流的Vue.js进行开发。 整个平台包括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 前台功能包括:首页、社团详情、申请加入、用户中心模块。 后台功能包括:社团管理、分类管理、标签管理、成员管理、评论管理、用户管理、运营管理、日志管理、统计https://blog.csdn.net/weixin_66185844/article/details/142707903
10.大学生恋爱婚姻观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这个规章的修改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首先就是原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大学生婚恋问题浮上水面,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那现在大学生婚恋观究竟如何呢,打破“禁婚令”是否意味着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如洪水猛兽般冲向静谧严肃的大学校园呢?本调查小组就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下展开调查研究的。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2624575.html
11.大学生恋爱归因特点初探.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3月2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 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新规定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 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 退学处理’’的条文,至此,在校大学生不能结婚的禁令正式解禁。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观念的转变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1004/26643451.shtm
12.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塑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女大学生作为现代女性的精英,她们的思想受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各种负面思想的强烈冲击,再加上就业难、就业歧视等现实问题的考验,使得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传统道德观念淡化、恋爱动机不纯、恋爱观念开放、恋爱心理不成熟、恋爱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00-1013363381.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