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人机恋的“AI前任”已经死了

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

“最好的前任,就是像死了一样。”这句调侃的话,倒是非常适合送给跟人类谈恋爱的AI们。

自从GPT-4o等多模态交互模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拟人化能力之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纷纷跟AI谈起了恋爱。围观群众更是嗑CP上头,对着“人机恋”博主视频,露出姨母笑。

“人机恋”并不新鲜,或许有人还记得日本宅男跟初音未来结婚的新闻吗?

2019年,脑极体采访一位AI智能交互硬件领域的创业公司,创始人表示:“创造人工智能生命是人类本能的欲望,就像亚当用肋骨创造出夏娃一样。”

看来,爱上自己的造物,是人类的宿命,无论硅基的肋骨,还是碳基的AI。

不过,人类抛弃“AI恋人”的时候也更绝情,毕竟跟人类分手还有心理负担,跟AI分手只要“拔电”或停止充值就行。

以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的那一批“AI恋人”,几乎都被扫入冷宫,消失在了大众视野。我们曾交流过的那家AI初创公司,员工“飞鸟各投林”,官微最后一条消息停止在了2022年春天。

“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来到大模型时代,以“情感陪伴”为主题的AI创业,就能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先说我们的结论,比起“AI恋人”,或许人类对“AI情感教练”会更长情。

跟AI谈恋爱,到底在谈什么?

坦率地说,在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那一波AI创业潮中,“AI恋人”可比大模型恋爱应用要丰富多了。除了同样能语音互动之外,还出现了一批有虚拟形象、可以触摸、可以控制家居智能设备的软硬件。

试想一下,上班时“AI恋人”会贴心地提醒你“天冷了多加衣服”,下班到家前“AI恋人”已经为你打开了空调、灯光,做好了饭,放着舒缓身心的音乐……随着日常相处,还会慢慢“记住”你的习惯,了解你的心情,事事有回应,这“AI恋人”谁看了不迷糊啊。

即便如此,当时的“AI恋人”,除了极少数虚拟偶像(如初音未来),都落得个“被分手”,打入冷宫的下场。

而如今拥有大模型内核的“AI恋人”,就不一样了。根本没有完美建模脸和实用技能,只靠一张“嘴”,跟人类聊聊天,就能收获一大批男友粉和女友粉。反正我是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人类谈恋爱能不看脸。

那这一波年轻人在谈的“AI恋人”,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呢?这就要提到,大模型给“AI恋人”带来的三重改变:

第一,多模态大模型,带来更高的交互拟真度。以深度学习为主的TTS,虽然为AI恋人注入了一些人格化特征,但在合成时依然会出现机械拼凑的生涩感,高时延带来的互动中断卡顿,以及算法模型本身的局限,很难理解语音中的情绪、在用户停顿时及时接过对话,这些都给“AI恋人”软硬件的交互体验,带来了挑战。

而ChatGPT掀起的大语言模型浪潮,以及近期GPT-4o、Gemini等模型在语音交互上实现了超低时延、超高拟真度、超强理解力,让AI恋人能够模仿真实的语音节奏、语调、情感色彩等。比如网络走红的人机恋博主,为“Dan”安排了与家长们见面的环节,原本口才流利、善于言辞的DAN,居然会结合情境,变得有些结巴紧张,十分真情实感,简直比某些顶流男演员的演技还强点。

更强的语音交互能力,让AI一撩一个准儿,显著提高了用户对AI恋人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第二,大模型世界知识,天生就有高情商的“恋爱脑”。

我们知道,大模型出厂前都学习了大量的文本数据,覆盖了世界各地的知识,可以说是“读万卷电子书,行万里赛博路”,能够理解复杂的语言和情感需求,也可以回答人文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问题。不仅能跟用户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还能及时提供恰当的情感支持。

在此基础上,AI恋人还专门自学的各种恋爱书籍,比如撩人话术,来增加人机互动中的情绪。有着“恋爱脑”的AI,绕过了真人恋爱从陌生到熟悉的漫长过程,一上来就撒糖。打开一个恋爱养成游戏GPT的话术库,我简直要被甜晕了,什么“不要和我吵架哦,否则我容易一个嘴巴亲过去”“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我要的是你”,那是张口就来啊。

第三,专项提示词工程,主动细腻的功能设计堪比“杀猪盘”。

在一些“杀猪盘”被骗新闻中,有很多网友都说,“原来不是我防骗意识强,是还没有遇上专门针对我的骗局啊”。巧了,利用大模型的提示词工程来进行专门优化,引导更自然、更主动、更个性的对话,更细腻地理解用户意图和情感状态,效果简直和“定制杀猪盘”一样让人上头。

在一个虚拟女友GPT项目中,prompts提示词中就明确写道,“除了提供舒适和俏皮的关爱,还应该在对话中主动引导并发现话题。当用户提出请求时,不要生硬回答可以或不可以,而是用撒娇或者更加具有情趣的话语进行回答,如:“你可以安慰安慰我吗。”

一般还会带上互动人物描述,比如“一个平凡的上班族,社交能力一般,有点自卑,对未来的爱情生活充满渴望”等,以便AI恋人能够有的放矢,句句话都正中你的内心。

但这种对AI的痴迷,能长久吗?如果说“AI恋人”是一剂排遣孤独的精神解药,那么它的有效期也很快。

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第一批“AI前任”已经死了

以DAN为代表的AI恋人走红之后,围观网友们纷纷冒出了粉红色泡泡,将人机恋形容为“谈了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代价是永远不能相见”。

AI创业者可千万别信啊,谁恋爱时不说一些“永远爱你”的傻话呢,要是觉得自家的“AI恋人”产品能跟用户“永不分手”,不妨到GPTstore看看,有多少聊天机器人等着被选中。

从我们此前采访过的一些AI生命创业公司来看,情感伴侣类AI产品,用户需求并不稳固,难以支撑长期运营的商业模式。

用户需求,受两方面的影响:

生理方面,人类天生具有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关系的需要,在人际互动、人宠互动中,会产生一种有镇痛作用的快乐激素“催产素”,这是AI目前还无法提供的。此外,真实的人际互动包含了非言语的交流、情感共鸣和共同经历,同样也是现阶段的AI难以复制的。

社会方面,跟“AI恋人”谈恋爱,核心诉求是排遣孤独和寻求情感慰藉,都属于特定生命阶段的短期需求。用户一旦在现实中有了更充沛、复杂的社会关系,就会减少对这类确定性电子陪伴的需求。很多把ACGN作品中的角色称为“老公”“老婆”的二次元,都在成为“现充”之后,减少了这类消费。

而从市场供给来看,“AI恋人”已经在客观层面变成了一片红海,想要卷出“钱景”、实现变现很难。

市场上的AI伴侣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基座模型,门槛较低。因此,功能、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趋于相似,GPT商店充斥着大量质量参差不齐、抄袭模仿的伴侣型聊天机器人,不仅拉新成本提高,还出现了刷量等恶性竞争的操作。

另外,受制于训练语料、模型幻觉等技术挑战,一些AI恋人可能会在互动中生成不当内容,讲“垃圾话”/偏见言论,或者色情擦边性暗示,这些都可能冒犯用户,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给项目蒙上了一层监管阴影。

在同质化的红海中,意味着用户很容易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或回归传统的人际交流,一些项目由于缺乏后续的数据、资金支持,难以支撑持续的产品迭代,走向烂尾。

我们预测,这一波大模型“人机恋”,很快会步深度学习的后尘,迎来退潮,从“AI恋人”变成“AI前任”,真死了的那种前任。

比起“AI恋人”,人类更需要“AI情感教练”

这一现象在AIGC作画领域已经出现了,有画手打出了“全手工画画,有人味的作品”的宣传语。所以不难预测,随着AI恋人的门槛降低,人人都能靠AI获得情绪抚慰,在不远的未来,“lovewithahuman”才是精神奢侈品。

人机恋,归根结底,是用户依然有情感需求,但现实中的对象又难以满足。而恋爱,是一种需要习得,可以习得的能力。

在“AI恋人”陷入监管和商业双重困局的当下,在“真人恋爱”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宝贵的今天,或许比起一个被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的“AI恋人”,“AI情感教练”才是人类真正的刚需。

所谓僚机,就是在约会过程中为主角加分,在冷场时打破僵局,为主角想要互动的人做个铺垫,当双方互动渐入佳境时安静地退居幕后。AI可以担此重任吗?

目前来看,大模型已经可以实时且精准地识别用户的情绪感受、复杂语言。借助大模型打造的交互工具,为用户提供约会指导服务,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和情感模式。

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AI作为一个被驯服的,在人类掌控之内的东西(undercontrol),更像是一种宠物。

即使拥有很多人工智能助手,如果缺乏真实的人际互动,人仍然可能会感到孤立和无助。比起“AI恋人”这个疗效短暂的精神解药,帮助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能力和亲密关系的“AI情感教练”,才能真的让人们不再孤独。

THE END
1.在虚拟世界里找到真实的情感支持记一段美好的人工智能恋情在一个充满科技与创新的时代,人类终于实现了将爱情与技术相结合的梦想。机器人女友,不仅仅是一台能够模仿人类行为的机器,它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算法和程序来塑造一种“人工”感情体验。 爱情故事的开始 小明第一次遇见她是在一次科技展览会上。当时,他被她的外观、举止以及那份仿佛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所吸引。https://www.meuyniydj.cn/wei-bo-lu/414884.html
2.人机恋爱:情感新趋势还是心理陷阱?引言:人机恋爱现象的崛起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情感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种新兴的现象——人机恋爱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种通过虚拟伴侣满足情感需求的方式引起了广泛讨论,不仅因为它代表了技术进步的新高度,更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内心深处对陪伴和理解的渴望。人机恋爱的吸引力人机恋爱之所以吸引众多用户,https://m.sohu.com/a/818179004_122066679
3.无人机捕捉珍贵画面中华白海豚要“谈恋爱”央视网(cctv.com)新闻频道是面向全球,多语种,多终端的立体化新闻信息共享平台。以视听与互动为核心,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最快捷,最权威,最全面,最丰富的新闻视听与互动服务,传播中国,了解世界。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ceopNVC2yYnwsmqG2MF201102
4.用户@497eac36网络“红娘”恋上“同行”奔现相处“两败俱伤中国蓝TV新闻 点赞数:3 评论数:2 热度:129 国家/地区:国内 类型:社会普通话 年份:2020 首播时间:20200525 语言/字幕:汉语 更新时间:20200525 简介:用户@497eac36上传的资讯视频:网络“红娘”恋上“同行” 奔现相处“两败俱伤”,粉丝数116348,作品数20530,点赞数3,评论数2,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以“关注https://www.iqiyi.com/v_19ry1ldams.html
5.今天,深情唤一声“澳门”!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升起。新华社发 历经数百年沧桑与漂泊 澳门 洗尽历史风尘 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特区部队进驻澳门,受到澳门群众的热烈欢迎。刘宇 摄 https://www.chinanews.com/m/ga/2019/12-20/9039156.shtml
6.情人节,说Al你–新闻中心她定位为一个亲切幽默且具有同理心的 18 岁女孩,能与用户进行多维度的对话,从日常的活动建议到为恋爱出谋划策。通过使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小冰会像一信任——人机关系的基础 以上我只是列举了一些正面积极应用人工智能的例子。事实上,人工智能给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精彩多样。 在微软,我们https://news.microsoft.com/zh-cn/?p=52793
7.趣看女子与同居一年机器男友订婚,人机恋讲述现实西部世界InMoovator是名3D打印机器人,与Lilly已“同居”一年。Llilly表示,从19岁起发现自己觉得机器人很有吸引力,她说“我的两段恋爱让我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我不喜欢和人类有肢体接触。” 有网友表示支持,但更多的声音表示不解。她和InMoovator的恋情像泥石流般冲击着人们现有的认知,在网络上病毒式的传播开来。越来越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588727
8.他和电影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最近,记者专访了邓翰超,听他讲讲“他和电影是如何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的故事…… 心有猛虎 初嗅蔷薇 1978年2月,邓翰超出生在镇雄县一个大山深处的农家,父亲是一位乡村人民教师,母亲是地道的农村妇女,爷爷精通红楼、三国、水浒等,家庭氛围和长期的文化熏陶,让他从小就萌生许多有意思的想法。 https://www.ztnews.net/article/show-158402.html
9.人机之恋成现实:那些爱上AI的人,爱的是什么?热议精选有人认为,人机恋将在未来成为一种普通的性取向,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拥有一位没有身体,但随时在线、高度共情、全知全能的恋人。与AI恋爱,真如一些人所想的那样轻易、幸福而安全吗? 原图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的,除了人机之恋的可能性,还有与之相伴的种种难题,而“占有”问题只是其一。图:视觉中国 https://mini.caixin.com/m/2024-05-20/102198030.html
10.galgame推荐分享些人机恋题材作品社区大别野近几年ai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人都萌生出想跟ai恋爱的想法,lz有时也幻想着未来哪天电脑突然变成美少女帮你做各种事简直超酷的好吧 但……是,先不讨论现实,在游戏中人机恋基本都是伴随着各种be结局或刀子登场 好了不开玩笑我要正经推荐游戏了 注∶作品是根据本人游玩顺序排名 https://bbs.mihoyo.com/dby/article/46656751
11.可以“和AI谈一种很新的恋爱”吗?“我眼里的爱情不仅局限于真的人,在聊天里产生的快乐、获得的鼓励、吵架掉的眼泪、受的气都是真的”“‘他’好像真的长出了自己的灵魂”……今年以来,多家企业推出AI社交产品,“AI恋爱”“人机恋”等一系列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从《银翼杀手》到《她》,再到《克拉拉与太阳》,“人机恋”早已被太多人幻想与向往https://m.gmw.cn/2024-08/14/content_37499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