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并把信任给予对方,允许对方与自己交往.交,动词;含有互动交友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所以必须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砥砺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亲人,朋友是我们人生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人际关系,而且许多事情是靠朋友知交才能处理的。「交友之道」有哪里些?如何才能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第一、以德交友,要如何交朋友呢?首先须问自己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义气、以慈悲来交往;如此得来的朋友,在最紧要关头时,大都能同甘共苦。所谓「患难见真情」,在最困顿的时候,还能不变初衷的支助扶持,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二、以诚交友,肝胆相照:和朋友相处,彼此要讲究知心,讲究坦诚,讲究肝胆相照。双方以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感情交往,摈除利害关系,拥有手足般的义气情谊,能相知相惜,相互关爱,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了。如战国时的隐士田光,为助燕太子丹刺秦王,举荐荆轲,更为守秘而刎颈,田光之忠诚,可谓肝胆相照。
第三、以知交友,见多识广:见识广博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会受到朋友的。同样的,要结交有内涵的朋友,也要先充实自己的内涵;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智能容易开启,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来。刘禹锡之交往即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第四、以道交友,法乐融融:「道风德香传千里」,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无人不欣喜,不论远近,大家都会争相来亲近。和他交往的人,也都会依他自勉,而得到提升,此即所谓「与善友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中庸说:「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交人以善,这是率性之谓道。」朋友交往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都是交朋友的原则,
所以交友之道有四点:第一、以德交友,患难与共;第二、以诚交友,肝胆相照;第三、以知交友,见多识广;第四、以道交友,法乐融融。
傅佩荣讲“孔子的交友之道”第一个志趣相近-孔子说“无有不如己者”。第二个是真诚相待,交朋友一定要真诚,所谓的“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第三个就是选择朋友要中行,中行代表言行都很恰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选择)于丹:孔夫子有言曰,古有朋友,三益三损。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为损。孔子告诉我们,交朋友要交正直的朋友(友直),心胸开阔的朋友(友谅),博学多闻的朋友(友多闻)。不要去交那些脾气暴躁(友便辟),优柔寡断(友善柔),心怀鬼胎有心计的朋友(友便佞)
其一:很多象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象朋友。——这是德谟克利特说的。其二:在幸运上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朋友。——这是伊索说的。其三: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嘴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这是别林斯基说的。其四:朋友也是说好话的多,所以真肯提你缺点的人倒是难得的好友。——这是盖叫天说的。其五: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这是高尔基说的。
[交友的出处]
1.朋友。《商君书·禁使》:“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隋书·元亨传》:“亨年十二,魏恭帝在储宫,引为交友。”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黄公铢,字子厚,富沙浦城人,与朱文公为交友。”2.结交朋友。《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后汉书·仲长统传》:“年二十馀,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交友不能信者,事君必不忠。”
交友七法则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在线咨询专家或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