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房车,三对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18天的新疆之行,由芒果TV打造、国内首档以离婚为话题的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是这段旅程的记录者。
自2018年下半年起,情感观察类综艺层出不穷,题材涉及到爱情的各个阶段。从年轻人的暧昧与相互试探,到明星夫妻的日常相处,到熟龄女性的征爱与邂逅……在看似饱和的恋爱综艺市场下,《再见爱人》聚焦“离婚议题”,成为恋爱情感观察类综艺中的一股清流,为国内综艺开拓崭新领域。截止目前,这档节目已播出七期,在芒果TV的总播放量达到6.2亿,获得豆瓣8.7分的高分。
作为在离婚领域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见爱人》做出了哪些创新?又是凭借什么获得如此高分?在分手式综艺不断冒出水面的背景下,《再见爱人》对此类综艺市场有何启示?
真实呈现,聚焦婚姻的复杂性
接受《贵圈》采访时,总导演涂涵表示,在节目创作初期,为了最大程度上选出真诚而言之有物的嘉宾,导演组解散选角团队,亲自上任选择嘉宾。一开始是找亲友,后来是找明星,向全社会征集,甚至还到民政局实地考察,每当问到“你们的婚姻有没有遭遇问题”和“愿不愿意上节目进行展现”,节目组都会遭受不解和排斥。而报名参加节目的人选中,能够真诚表达且没有矫饰的夫妻又屈指可数。历经万难后,《再见爱人》选择了三对情绪真实、困境真实、表达真实的嘉宾。
三对面临情感危机的夫妻,展示了三种典型的婚姻模式:因爱情的缺位而背道而驰的婚姻、相爱但具有关键矛盾的婚姻、因理解缺位而由爱生恨的婚姻。在呈现中,《再见爱人》罕有剧本痕迹,而是通过讲述“鸡毛蒜皮”的细节来呈现真实的婚姻问题,让观众体会到嘉宾的婚姻状态。
除了对选角的把控和对细节的呈现之外,节目并不注重“人设”,也是呈现婚姻真实感和复杂性的奥义。相比于强化人物的固有印象和标签,《再见爱人》更希望倾听婚姻中两性真实的声音。
如同微博网友所说,“一边说男的不行,一边又用传统的性别目光去看待和要求他们,这样是矛盾的。”在近些年女性视角的作品中,往往出现将男性刻板化的问题:男性渣而不自知,女性遇到渣男只是因为倒霉,婚姻和爱情故事被标签化和扁平化。播客《展开讲讲》提到,《再见爱人》中的嘉宾都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尽管不够透彻,但尽量坦诚地呈现了自我,并不欺骗自己。
例如kk魏巍和佟晨洁这一对夫妻。“其实我是努力地让她来照顾我……不是我不能做饭,我如果把饭做了,她干什么,她没有成就感。”这一番言论使魏巍陷入了舆论漩涡,被视作逃避责任的表现。实际上,如果从头观看节目,可以看出魏巍并不是只会花言巧语、不懂得付出的人,他希望通过被照顾,让佟晨洁感受到自己对妻子的依赖和需要,而一旦双方变得独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则难以表达对对方的爱。他在事业态势正好时为了妻子来到上海打拼,在大城市中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寻求妻子的照顾是他填补自我的方式。在第五期教妻子骑单车的环节中,魏巍的耐心和责任心也打动了观众。
另一个收获恶评的嘉宾是王秋雨,他寡言,不易表达情感,面对妻子时总是表现出冷漠强硬的姿态。但随着节目的播出,王秋雨的性格特质得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呈现,他不擅表达,但也会细心地帮朱雅琼记着小事;为了让其他两个男嘉宾睡在房车里,自己主动搬去条件较差的帐篷,甚至是直接睡在地上;在攀岩环节中,他一再嘱托朱雅琼安全为重,并摘下峭壁间的一朵小花送给生性浪漫的妻子……节目展现了王秋雨的自省和变化。相对的,朱雅琼追求浪漫、缺乏对丈夫理解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例如在大家吃饭时执意找包,在团队集合时独自外出看风景,在大家讨论时一声不响地到一旁写歌词……如此,观众更能体会到“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道理,而不是习惯性地将过错全部归咎于其中一方,婚姻的复杂全景得以直观、丰富的展现。
兼具理性和感性,带来启发意义
七位观察员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代表着受众的不同视角,给予观众丰富的启发。录制节目期间,观察员也感慨道,自己改变了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如要经常给予对方肯定,让对方变得更自信。郭采洁的发型师录制后致电妻子,希望妻子能飞来自己的城市,两人便可以多相处几天。可见,节目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均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反思。
同时,《再见爱人》将旅行情景和群居模式结合,能够同时帮助嘉宾和观众思考和解决困境。虽然2020年,韩国便已推出离婚综艺《我们离婚了》,却并未受到如《再见爱人》一般的好评和认可。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离婚了》采取的是夫妻“短暂同居”的模式,嘉宾只能展示自己在婚姻中的形象,相对固化和扁平。而《再见爱人》选择在旅行中透视三对夫妻的情感关系,观众还能通过嘉宾和同性友人的相处,看到更丰富的人物侧面和更立体的人物形象。在第3期加更版中,魏巍形容三位男嘉宾就像电影里的三兄弟,王秋雨是默默付出的老大哥,章贺和魏巍则是一家的老二和小弟,悠闲地在一边娱乐。
此外,嘉宾也能在群居生活中互相建议、互相排解,在夜聊环节中,他们总能成为彼此的“助攻”,帮助一方问出心藏已久的问题。章贺和郭柯宇都不擅表达,离婚前也缺乏沟通和交谈,但在聊天过程中,郭柯宇可以不经意地表达对章贺的赞赏和肯定。同时,三对夫妻在旅行中共同成长,互相学习彼此的闪光之处,呈现动态的成长过程。佟晨洁在倾听章贺夫妇的问题后,在日记本上写下“一段不以爱情开始的婚姻,就不能获得幸福吗?”王秋雨也在大家的建议下反思和改变,“我也许会继续努力改变我自己,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才是自己唯一能把握的事情。”观众也在三对嘉宾的谈话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和婚姻之道,《再见爱人》在推行“离婚冷静期”的社会背景下,为遇到婚姻危机的观众提供思考角度;让未婚的观众了解到真实婚姻是什么样,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什么。
同时,节目还把握着极强的分寸感,较少渗透价值观,而是冷静旁观、客观记录。在接受《贵圈》的采访中,涂涵表示,剪辑要力求客观,减少花字引导观众情绪。镜头也要采用长焦远调,尽量不打扰嘉宾。在这样克制和冷静的效果下,观众得以自己探索和感悟。而唯一的输出——画面中简短的配字和记忆度高、流传性广的“金句”,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浪漫的乌托邦:对未来的分手式综艺有何启示?
分手式综艺远不止《再见爱人》一部。目前,韩国的分手综艺《换乘恋爱》正在热播中,而据悉,腾讯视频将推出离婚综艺《亲爱的,不爱的》,爱奇艺也于2020年推出过《醒醒吧丘比特》情感治愈真人秀计划,“分手”和“离婚”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再见爱人》对于未来的“分手式综艺”市场有何启示,有哪些话题尚未触及,又有哪些优点值得之后的综艺节目参考?
环节设置也值得借鉴,《再见爱人》将环节与社会学、心理学紧密结合,例如攀岩环节符合了心理学上的“吊桥效应”,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将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误理解为悸动,能够促进彼此的感情。章贺在攀岩成功后,大声表达对郭柯宇的祝福,让郭柯宇潸然泪下。同时,一些茶余饭后看似轻松的环节,如正话反说、成语接龙等小游戏,也牵扯出重重矛盾,暴露出嘉宾的真实想法。
同时,分手式情感综艺应避免落入“磕cp”的窠臼。在许多情感类综艺节目中,“磕cp”已经成为一种财富密码和流量法宝,通过cp来推广节目,则会让主次颠倒。《再见爱人》中,郭柯宇和章贺的婚姻经历极富戏剧性,许多网友表示,十分期待两人复合,甚至组建了“章贺郭柯宇超话”,将其称为“章鱼cp”。实际上,节目组并没有以劝和为目的,从不设计环节主动撮合二人,在此背景下,章贺郭柯宇仍以细腻的情感互动和真实的情感联结牵动着观众的心。对于此后的分手式综艺而言,如果为了节目效果努力撮合离婚夫妇,让他们“组cp”,则会表现得不够真诚,反之,“真实”才是最大的法宝。
“近几年最真诚的综艺。”微博网友对《再见爱人》给出这样的评价。
诚然,从矛盾重重、但仍真实袒露婚姻故事的三对嘉宾,到认真观察、精准输出的观察员,再到冷静旁观、不主张劝和的主创团队,“真诚”是《再见爱人》的关键词,也是对未来“分手式综艺”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