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网络餐饮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被查处

网络餐饮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被查处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典型案例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副厅长刘太宗说,希望通过发布这批典型案例,正告犯罪分子,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能心存侥幸;提醒普通社会公众,在网络活动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建议网络平台切实强化平台治理主体责任,尤其要强化对用户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保护,切实有效防控网络犯罪。

组织女主播“谈恋爱”骗钱

其间,业务员虚构女主播感情故事、个人遭遇等与被害人互动交流,博取同情信任。安排女主播与被害人视频聊天或线下见面。女主播与被害人确立虚假恋爱关系后,编造“完成平台业绩任务才能领取提成”“想与平台解约需要解约金”等理由,先后骗取赵某等4名被害人17.2万余元。杨某瑞等人还涉嫌其他诈骗犯罪事实。

本案移送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梳理发现,其他多个直播间存在以类似手段实施诈骗的情况,遂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提出进一步侦查取证建议,公安机关再破获类似案件16起。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2019年年底,法院分别判处杨某瑞等11人拘役四个月至有期徒刑四年不等,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对于犯罪分子虚构网络身份、冒充主播,使用话术建立虚假恋爱关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而骗取财物的,依法应认定为诈骗犯罪。这类诈骗犯罪不仅侵害群众财产安全,也严重危害网络直播行业生态,必须依法精准打击。

网络平台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加大对直播行为的常态化排查和技术管控,强化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列入“黑名单”主播施以严格联动管理,彻底封住其违规复活之路,净化网络直播空间生态。

2020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对周某奇、尤某杰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分别判处周某奇、尤某杰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网络“套路贷”放款3万多笔

【办案经过】温某龙纠集他人投资成立或参股4家投资咨询公司,招募人员专门从事网络“套路贷”活动。4家公司人员分工明确,组织架构严密,设客服组、风控组、财务组、催收组等部门,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逐渐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共放款3万多笔,累计放款1.22亿余元,非法获利1867万余元。个别被害人因被“软暴力”催收欠款而精神崩溃喝农药自杀,因发现及时得以救治。

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重点围绕“恶势力”“犯罪集团”“犯罪金额”等问题梳理、审查证据,追捕追诉6名集团成员。深挖“保护伞”,发现福鼎市公安局桐城派出所辅警林某向该恶势力集团个别成员透露抓捕信息,并及时将线索移交市扫黑办及市监察委。

2019年8月,法院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同年10月,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温某龙等2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至十三年不等,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套路贷”犯罪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和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诱骗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协议,通过制造银行流水、销毁还款证据、单方肆意认定违约、恶意垒高借款金额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一旦逾期未还款则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软暴力手段催收。

利用网络实施上述行为,相较于传统“套路贷”隐蔽性更强,受害面更广,且更易于复制传播。特别是利用网络实施辱骂、威胁、恐吓等软暴力行为,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给被害人带来的精神压力更强。这类行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是打击的重点,必须依法严惩,遏制其滋生蔓延。

整治网络平台不正当竞争

【办案经过】2020年年初,贵州省黔西县某甲网络餐饮平台代理商要求黔西县多家网络餐饮经营者只能接受其一家提供的平台服务。如果餐饮经营者坚持在某乙或其他网络餐饮平台经营,甲平台将对其作下线处理,或提高服务费收取标准、下调星级指数、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交易,强制商家在甲乙平台之间进行“二选一”。

黔西县人民检察院经群众举报获悉该案线索后,立案调查核实。2020年5月,检察院向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对甲平台代理商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查证后依法处理,对辖区内网络餐饮平台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专项执法调查组展开调查,对甲平台代理商开展行政约谈,送达行政告诫书,要求其依法尽快自行整改。检察院跟进监督确认,甲平台已经取消“二选一”限制。为巩固治理成效,县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网络餐饮平台企业开展守法合规培训。

【典型意义】“互联网+餐饮服务”新业态的诞生,既促进了餐饮业的新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但部分平台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技术等手段强制经营者“二选一”,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针对网络餐饮平台“二选一”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加强监管,促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THE END
1.别补信誉!娱加文化传媒被骗真实案例分享!被骗30个不自知,网恋套路娱加文化传媒被骗真实案例分享!被骗30个不自知,网恋套路又有新伎俩 被骗可以追回吗? 是不是诈骗软件? 是不是正规公司? 是真的吗?是正规的吗,靠谱吗? 是做什么的,是不是诈骗公司? 最近,各类免费“约pao”“关注点赞助推”在全国各地爆发,还有像这样的短信、小卡片我也收到过,很多男同胞们被骗得惨不忍睹。http://qinxifu.com/7591.html
2.按"剧本"谈恋爱骗得13万余元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心仪的美女主播主动要求互加好友,殊不知,陪你聊天的可能是骗子团伙。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通过直播平台引流,进而实施网络诈骗的刑事案件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以诈骗罪判处方某宇等人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各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责令退赔各被害人损失。 https://www.jynews.net/newsWeb/toDetail?desId=211147
3.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11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并发布一批相关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2558件475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82%,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结婚、交友、介绍工作为幌子 诱骗购买虚构产品 http://nypubweb.nydt.cn/nyh/article/1/1862314777720324097
4.最新业绩打赏主播赠予与诈骗的定性之争【3】 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1起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典型案例之二:杨某瑞等11人诈骗案。 【4】 参见:(2022)沪0114刑初1251号、(2021)沪0114刑初2066号和(2021)沪0114刑初1671号案例。 【5】 参见:海淀法院发布婚恋交友诈骗六大典型案例之三:王某某等诈骗案——主播在线交友骗取“打赏金”获刑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16A06OI4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5.芯团网民警变主播公布趣味榜单:婚恋诈骗常用职业五大心理软肋等在闵行区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共有6大类型,占到总数的84.35%。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针对受骗金额总数最多的婚恋交友诈骗,主播民警通过办案数据分析,发布了“婚恋诈骗常用职业”“渣男和渣女的5大语录”“最容易被攻破的5大心理软肋”等3个榜单,从诈骗嫌疑人选择作案对象的角度,来帮助网友提高网络交友的警惕性。 https://www.86376.net/baike/18044.html
6.我被一个网络主播用谈恋爱的方法骗走了十八万给他刷礼物这个属于诈骗那么就要注意收集证据,请律师维权,可以追回些财务损失,但很难认定为网络诈骗。一般只有直接转账的才https://www.66law.cn/question/9348002.aspx
7.上海警方通报“网络红娘”诈骗案:客服扮相亲女,2888元包同居4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了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闵行警方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共抓获了8名“网络红娘”,而与男会员相亲的是婚恋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员。 2月26日,上海市民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1个月前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付了一笔服https://m.gmw.cn/2023-04/14/content_1303342596.htm
8.警惕520情人劫!诈骗界“渣男渣女”了解一下南方plus永远不知道网络另一端坐着的是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特别是当前微信、微博、抖音、陌陌、探探等交友软件盛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交友类诈骗呈现高发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恋爱”中上当受骗。 在“520”这个骗子喜欢利用来诈骗的特殊含义日期来临时,先看看这些典型案例来细数诈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20/c3555522.html
9.广东警方破获交友APP网络诈骗案:"虚拟美女"骗网友送礼7日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珠海、汕头、东莞等11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北京、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省区市同步开展“安网20号”打击手机APP新型网络诈骗专案收网行动,成功打掉涉案公司21家,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冻https://www.gdzf.org.cn/xbsy/xbtt/content/post_75679.html
10.“女主播”的“恋爱”不仅“甜”,还“骗钱”广州黄埔警方打掉一个 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团伙 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各式各样的“网红”主播吸引了大量粉丝拥趸,个别诈骗分子也瞄准“商机”,以交友恋爱为幌子,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犯罪。近日,广州黄埔警方在“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打掉一个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实施诈骗的团伙,抓获王某(男,28岁)、巫某(女,26岁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6/10/content_1290546.html
11.民警主播云发布“平安指数”,你关心的“渣男渣女语录”“诈骗受骗金额总数最多的是婚恋交友诈骗。主播民警通过办案数据分析,发布了“骗子最喜欢使用的5大职业”“渣男和渣女的5大语录”“最容易被攻破的5大心理软肋”等3个榜单,从诈骗嫌疑人选择作案对象的角度,帮助网友提高网络交友的警惕性。 老年人被骗的数量虽然已经不及青年,但仍旧高居平均单笔案损的第一位。民警章程说http://wenhui.whb.cn/third/zaker/202007/14/36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