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而据上游新闻了解,单身男女在婚恋交友平台寻找“真爱”的过程中,这样的套路还有不少。

套路一:付费聊天

上游新闻注意到,在不少被曝光的婚恋交友平台上,要想与交友对象进一步交流必须付出相当的金钱代价。

张先生说,只要在这个平台聊天,就需要使用“金币”(平台内使用的虚拟货币)。虽然刚注册的时候平台也赠送了一些,但是没聊几句就提示“金币”已经耗尽,需要继续充值。“后来,平台上干什么都要‘金币’,跟她说话要‘金币’,跟她视频要的‘金币’更多。”张先生介绍。

平台聊天页面。新闻截图

在另一案例中,山东的刘杨先生在支付了不少聊天费用后却被对方拉黑。

在某品牌手机应用商店,“我C语音”自称是一款专注聊天、交友、组CP的社交应用,“找游戏伴侣,找恋人伴侣,聊你所聊,见你所见。”

刘杨说,注册软件后,他3个小时刷了三千多元的礼物,对方说可以线下见面交流,但等他再发信息时,发现对方已经把他拉黑了。随后,他向该平台客服投诉,客服让其提供证据,但提交后仍无结果。

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充值聊天”为关键词搜索,类似投诉有六千多条,涉及不同交友平台,但都打着“脱单交友”的旗号。

套路二:无效服务

部分婚恋交友平台还会以无效的服务来消耗会员的套餐期限。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婚恋交友平台上上万元的套餐一般是有一定的服务周期,比如半年或者是一年,根据会员套餐不同,在有效期内为会员介绍4到12位优质相亲对象。

婚托每次见面都能获得500元以内的报酬,只是当骗局被识破会员想要退费时就难了,有相亲网站甚至设置了高达30%的违约金,这就成了“局中局”。

一样的套路在另一位网友身上也发生过。

套路三:虚假承诺

此外,婚恋交友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支付更多款项,还采用“全返名额”这样的话术进行诱导。

据“我主良缘”平台用户周先生介绍,所谓的“全返名额”,就是平台要求周先生先行支付30万元的婚介服务费,随后会不限名额地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一旦周先生经介绍顺利结婚后,平台会全额返还这30万元婚介服务费。面对这样的诱惑,周先生拿出了自己的存款,甚至开通了借贷,签订了两份总价384000元的服务合同。

然而,合同中并不存在“全额返还”的内容,只写明成功结婚后,返还消费者“实际支付的60%”。据周先生回忆,当他自己对此提出疑问时,主管只是说:“你相信我就可以了,这个你不用担心的。”

2023年,周先生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对象,并喜结良缘。领完结婚证后,周先生满怀欣喜地找到平台,协商返款事宜。然而,此时主管却改口称只能按合同返还60%。

合同。上观新闻

随后,平台的工作人员还给他算了两笔账。一共见过的16个相亲对象,每见一位都要算钱;其次,合同中明确写明“合同金额的30%为婚姻介绍的基础服务费”,这部分费用不能退还;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婚恋服务的增值课程,包括周先生上过的11节形象课、心理课,这些课程也要折抵费用,不能返还。

周先生这才回想起那些让他并不满意的婚恋服务课:“形象课,就是有老师会带你出去买衣服;还有两次心理课,就是有一个心理老师,然后会跟你聊聊星座这些事情。”

按照平台的计算,周先生总共交了38.4万元,但最终只能返款8万元,返款比例约为21%。

盈利模式:“女聊手”分成40%

在上述由央视曝光的一起特大交友诈骗案中,警方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婚恋交友平台与“女聊手”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浮出水面。

在接警后,民警便以男用户的身份注册成了“微陌”的会员。一进入平台,就有十几个女用户发来打招呼的消息,而那个之前和报警人张先生聊天的女用户也在其中。

新密市公安局反诈大队指导员董涛介绍,所有的女性用户、女聊手是可以自己设定聊天的费用,自己设置“金币”的金额;所有的男用户在平台里聊天都是要付费的。

在侦查过程中民警还发现,有类似嫌疑行为的女用户不在少数。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这名女用户仅是该交友平台众多“女聊手”之一,这些“女聊手”由平台运营方直接招募,均受公会长管理。

据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该平台有近10名公会长,他只是其中之一,公会长负责招募和管理“女聊手”,并对她们进行话术培训。据他供述,在他的公会里,“女聊手”的人数最多时接近百人,主要任务就是引导男性消费者在平台上充值消费。

资金一旦进入平台,便会立即被瓜分,通常“女聊手”分得40%。新闻截图

处罚案例:多个大型婚恋交友平台被处罚

针对近年来婚恋交友平台在运营中出现的乱象,今年3·15晚会予以了曝光。

据信网此前消息,某企业公开信息系统显示,被3·15晚会曝光的百合网关联公司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累计被处罚37万元,其中因签署《合同解除协议》,未履行退款义务,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被罚32万元。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关联法律诉讼五百余起,其中服务合同纠纷超过56%;曾因诱导消费行为等被政府约谈4次。

此外,珍爱网关联公司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曾多次被政府约谈。该公司还曾多次因软件违规被通报。

今年4月16日,珍爱网(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170万元,处罚事由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珍爱网被行政处罚170万元,处罚事由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海报新闻

其处罚依据显示,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八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四章第二十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珍爱网网站介绍称,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婚恋相亲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独创的“网络筛选+人工红娘+线下直营店”的高效婚配服务模式,为会员省时高效地成就姻缘。目前公司有员工千余人,并在全国超30个主要城市,开设超过40家线下直营门店。

公益婚恋服务受欢迎

现在流行的一种模式是:父母来现场替子女相亲。红网时刻新闻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市场上的婚介中介服务已经陷入信任危机,成为“骗子”“婚托”甚至“杀猪盘”的代名词。2023年,一项由京津冀3地消协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证实,背景信息审核不严、“红娘”资质有待规范、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退款难、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等问题,在婚介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亟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呼吁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把婚恋服务作为民生事业来经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婚恋交友服务赋能,提高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综合自新华网、海报新闻、四川观察、红网、上观新闻、信网等编辑向家庆责编谢聘审核戴宇

更|多|新|闻

原标题:《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

THE END
1.#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来自上游新闻【#起底婚恋交友平台三大套路#:“女聊手”分成可达40%】#婚恋交友平台两个月收入上千万# 据天眼查经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世纪佳缘旗下上海花千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处罚事https://weibo.com/1420157965/P3qqG6HGy
2.中国法院网近年来,在互联网交友平台的助推下,婚恋交友诈骗呈高发态势。为此,在中国传统的“七夕”到来之前,海淀法院选取了近三年来审结的通过婚恋交友手段进行诈骗的案件,通过梳理案件的整体态势和具体特征,探究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建议,以期减少案件的发生。下面,首先由刑事审判庭庭长徐进通报海淀法院近三年审理婚恋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3.上海警方通报“网络红娘”诈骗案:客服扮相亲女,2888元包同居4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了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闵行警方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共抓获了8名“网络红娘”,而与男会员相亲的是婚恋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员。 2月26日,上海市民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1个月前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付了一笔服https://m.gmw.cn/2023-04/14/content_1303342596.htm
4.电信诈骗的发展与成因(通用7篇)电信诈骗团伙成员内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人员对诈骗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因而对各具体行为人的诈骗金额的认定问题亦存在不少的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行为人的犯罪金额,应根据共同犯罪的原理,结合具体行为的知情内容和可控制资金数额而予以认定:对于“组织和拨打诈骗电话层”、“VOIP技术支撑层”和“网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6lv64p1.html
5.广东警方破获交友APP网络诈骗案:"虚拟美女"骗网友送礼2017年8月,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向珠海警方通报,网上有一款名为“某城求偶”的手机APP,以交友、求偶为幌子,先以隐讳的宣传方式吸引男性用户注册会员,再内设各种消费方式引诱用户大量投入资金实施网络诈骗。经侦查发现,每天约有数万人被骗,涉案金额巨大,仅半年时间,涉案团伙的账单流水就高达3亿元。 https://www.gdzf.org.cn/xbsy/xbtt/content/post_75679.html
6.如何有效预防电诈西安反诈专家给你支招滚动新闻公安部曾发布了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具体类型包括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 https://news.hsw.cn/system/2023/0825/1661355.shtml
7.4人被抓!三水民警抓获以婚恋交友为名的一个电信诈骗团伙三水民警抓获以婚恋交友为名的一个电信诈骗团伙 自称是“公司老总”,还愿意以60万作为聘礼馈赠,天上真的会掉下这样的馅饼?近日,三水有市民就遭遇这样的骗局。4月16日,三水公安通报,三水公安在芦苞镇抓获一个电信诈骗团伙4名犯罪嫌疑人。 三水公安在芦苞镇破获一伙诈骗团伙。/三水公安供图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4/17/c3421231.html
8.香港王中王综合资料2023年7月10日消息,近日,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包括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虚假购物、服务、冒充领导、熟人、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婚恋、交友等10种常见诈骗。公安部表示,前述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http://www.hhsw.cn/wap_webmasterszxvsz.shtml
9.关于印发《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10.网络婚恋交友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与受害人网络婚恋、网络交友骗取信任,再以生活困难、重病求医、购买礼物或投资工程项目、影视娱乐项目等为由实施诈骗。 11.冒充单位领导老师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学校领导或老师,以发放奖学金、课程重修、补考等方式,让受害人打款至其指定的账号实施诈骗。 https://www.lit.edu.cn/bwc/info/1044/2753.htm
10.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11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并发布一批相关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2558件475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82%,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结婚、交友、介绍工作为幌子 诱骗购买虚构产品 http://nypubweb.nydt.cn/nyh/article/1/186231477772032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