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内容,正在成为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流量抽水机,带火了一批男性情感博主。最了解男人的男人们,教女人如何谈恋爱。这一噱头十足的模式,给爱情提供新解法,也试图打通更多样化的商业路径。
作者|陈晓妍
“如何查男朋友手机”“渣男说过的鬼话”“撩直男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些视频内容,都来自一位名叫“灰尘男友”的男性情感博主。他在账号简介上写着:“为了女生不再被骗!”
情感内容,正在成为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流量抽水机。这也带火了一批男性情感博主。最了解男人的男人们,教女人如何谈恋爱。这一噱头十足的模式,给爱情提供新解法,也试图打通更多样化的商业路径。
01
恋爱之道,快找哥们讨教
情感话题下暗涌的流量,宏桑早在六年前就有所察觉。
抖音博主Homan校长在2020年2月才开通了账号。入场不早,但那时正值居家防疫期间,人与人的距离被框定在一间房子里,情感问题集中爆发。
因为疫情,Homan校长所在的线下情感机构倒闭,线上的情感咨询却如火如荼。一些机构转战线上后,客单量比他在线下机构时增长了20%。
除了“专家”型情感导师之外,更为夺人耳目的,还有一类立“前海王”“渣男上岸”等人设的情感博主。这类博主,通常自称是浪子回头。
抖音博主“灰尘男友”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在他播放量最高的两个视频中,一个是教女孩“如何查男朋友的手机”,一个是回答“渣男如何追到一个女生”。
视频里的他,常以过来人的身份现身说法,甚至采访身边的渣男朋友,拆解那些玩剩下的渣男套路。一切如他的简介所写,“为了女生不再被骗”。
如果说,“前海王”类博主们的情感视频,是恋爱初期的防微杜渐,那么以“分手话题”开拓情感市场的“知心闺蜜”类博主,则是恋爱全链条服务体系上的末环。
02
“情感导师”炼金有术,
谈感情到底有多伤钱?
“没人连麦我就下班咯。”
直播间连麦是“心碎小k”主要的变现途径。飞瓜数据显示,“心碎小k”一个月直播次数超过20场,每场直播的音浪从几万从二十多万不等,场均达到10万(一万人民币)左右。
也有的情感博主会选择直播带货。
飞瓜数据显示,从6月17日至7月16日,涂磊带货直播4次,直播销售额为942.9w。而清河李哥带货直播6次,销售额高达1320.2万。除此之外,哪怕是不带货的直播,主播们也会有礼物收入。以清河李哥为例,近20天来,他从直播间获得的礼物收入,场均达到10万。
专职当情感博主之后,宏桑又在线下组建了一个九人的团队,专门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宏桑的收费标准,是一个小时800元,2017年至今,除去团队里的老师不计,他本人的咨询服务时长大概在一万小时左右。
知乎上的付费问答,目前咨询量也超过一万人数,价格也早已从最初的16元涨到88元。
在线下,Homan校长带着十名情感咨询师,组建了一个情感咨询机构。他更倾向称之为“情感教育”。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以小时计算的短期咨询,以及按月计算的长期情感教育。
一年来,经由短视频找到Homan校长咨询课程的用户超过两万。最后付费,成为学员的有5000人左右。
一些客户最初只是选择单个小时的咨询,获得较好的体验感后,再续费成为长期客户。这种情况机构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单个小时咨询费用一般在1000~2000元之间,但Homan校长90%的客户,付费都在2万以上。
这位博主还会以“提高吸引力”“自律”的由头,在朋友圈推广医美项目。其业务的专业度暂不论,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03
抄袭、剧本、欺诈,
爱情挖的坑,付了费也要踩完
看中情感流量的博主们越来越多,竞争也开始内卷。
情感博主们发布的内容渐渐趋于同质化,文案抄袭、洗稿也很常见。打开任意一个社交软件,前一个男博主刚刚教完“男生不喜欢你的5个表现”,后脚又会有另一位男博主发布“不喜欢你的10个征兆”。
除此之外,一些直播带货的情感博主,为了吸引更多人到直播间,还会买剧本,雇人连麦,上演出轨、婆媳矛盾、财产纠纷等戏码,情感博主再从中调解,担任道德卫士。观众们纷纷为博主的“正能量”刷礼物、下单直播间商品,却没想到这可能是一场早已彩排过的戏。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情况是,一些明显倾向女性、带有偏激情绪的视频,点击率往往更高。制造焦虑与性别矛盾,是很多情感视频号撬动流量开口的关键。
这类视频内容容易加剧社会上的厌男或者厌女情绪。这是宏桑在接受咨询时发现的现象。
Homan校长认为,情感咨询,看似是在解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实则是在引导来访者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但一些偏激的情感视频,不但不能带来新认知,反而容易让人把不幸的原因推到对方身上。
“我凭什么对他这么好?”“我凭什么给她钱?”“他背叛我怎么办?”宏桑常常听到客户对另一方的指责,而这正是男女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的表现。
情感男博主的走红,也让一些不正规机构瞄准了这类曝光机会,而急于求助的女孩们,则容易沦为被割的韭菜。
在Homan校长的学员中,花费数万高额咨询费、辗转多家机构才找到他的并不少见。最多的一位女学员,为了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连着换了八家情感机构。
这类情感挽回机构的套路大多类似,先是展示情感挽回的成功案例,说服客户交费。再指导女孩们与另一半断掉联系,制造失去感,再上“女神课”提升自己,通过改变形象重新俘获对方的心,最后寻求复合。
Homan校长的另一位学员杜薇,也曾求助过这样的机构。在她看来,这样的既定套路或许有用,但只适用于一部分人。很多所谓的“情感导师”,并没有能力为不同的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这些行业乱象,有时让从业者本身的处境也十分尴尬。Homan校长直言:“当朋友问到做什么工作,大部分从业者都会说心理咨询,不会说自己是做情感咨询。”
04
受困的女人与行业高烧
情感市场野蛮生长,背后是情感咨询需求的暴增。
Homan校长和宏桑都曾在来访者脸上看见同样的焦虑。
Homan校长的学员杜薇,此前找过的情感咨询机构超过四家,努力没有奏效,她又涉足北欧卢恩魔法、道家五行、甚至请泰国法师做法事。乞求在这些神秘仪式里找到感情的出路。她常常喝醉,像是溺水的人,扑腾着想抓住一切漂在水面的东西。
这些看似疯狂的行为,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缺乏社会生活常识、懵懂无知的群体。但事实恰恰相反,杜薇是身边人口中的“女神”。她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拥有上海几处房产和上市公司股权,是中科院认证心理咨询师。
在接受客户的情感咨询前,Homan校长需要根据客户遇到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有介入的必要。最棘手的情况,被Homan校长称为“绝情状态下的分手”,挽回对象不拉黑删除,也不完全消失,但对女孩发过去的消息无动于衷。
对一些女孩们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结果。执念又回到一些女孩身上:“你们不行,我就找其他机构。”
这些困难在女性们脑海里一遍遍预演,导致她们对婚恋问题的态度慎之又慎。
让王慧愿意花十几万做情感咨询,正是基于这部分原因。在王慧身边,有很多朋友年龄一到,就稀里糊涂结了婚,怀了孕,更多的矛盾和孩子一起降生。丈夫们只是工作,很少顾及家庭。在“丧偶式婚姻”的折磨下,女人们一味埋怨、容忍,毫无幸福感可言。
对王慧来说,爱情就像语数英一样的必修课,不仅仅关系眼下的另一半,更是关乎未来婚姻的长期幸福。
一位在四五线城市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告诉宏桑,其实除了一二线城市,基层女性在婚恋问题上产生的焦虑感往往更重。
相比起大城市的女性,她们的择偶选择往往局限在一个小城镇里。因为跟家庭捆绑得太深,很难自由选择结婚对象,以及在什么时候结婚。在婚姻面前做出的让步和牺牲,往往导致婚后的压抑和不满。
据2017年《中国婚姻家庭与心理情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生存分析报告》,仅按城市人口计算,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心理情感咨询师的职业缺口在60万以上,而潜在市场份额达到千亿级。
宏桑发现,近年来,情感市场也在慢慢释放出更大的潜力。他的客户群体在慢慢扩大,五年前,宏桑的客户,大多是居住在一二线城市,收入尚可的已婚人士。近一两年,刚从大学毕业,经济能力较弱的年轻人,也慢慢多了起来。这得益于人对知识付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宏桑参加一档观念输出类的综艺节目时,发现节目里有名气的嘉宾们,也纷纷都在线上开设情感课程。
焦虑感催出的大量需求,与鱼龙混杂的业态,是情感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矛盾。
2021年7月,Homan校长看到一则“上海警方抓69名情感挽回大师”的新闻,行业门槛低,许多所谓的情感机构,都因对客户没有交付、涉嫌欺诈被关停。行业名声受损,也让一些从业者也无可奈何。
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活在阳光下。”既是自我勉励,也像是对行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