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5传记阅读考点1传记的综合理解课时跟踪检测含.doc

1911年,萧红诞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抗拒,萧红离家出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为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起先,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恒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卑视、羞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溢着人本主义色调,与当时建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闻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幻想的幻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爱制作牧歌情调,说究竟,它源自东部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干脆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肯定用女性视角视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运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期的涂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很多学问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唯恐是唯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靠虚构的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朝气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许作者的描写细致、明丽和簇新。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肯定的写法,肯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肯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信任这一套,有各种各样的作者,有各种各样的小说。”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的“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指责看法,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敬重特性与自由的,这就给她的创作供应了更大的创建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建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独具匠心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苦痛遭受的,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加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华蜜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进是特别重要的,这也是今日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日为什么再读萧红》)

1.(综合理解)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父亲专制保守的确定,让萧红过早被剥夺了接受教化及自由婚姻的权利,因而承受了人生的险恶命运,最终确定离家出走。

B.萧红在创作初期虽受到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她的作品闪烁着人本主义色调的光辉,并不太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束缚。

C.萧红笔下描绘出的农村,充溢了压迫、苦难与挣扎,鲜少出现安静、恬淡、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画面。

D.“五四”后的新文学传统,让萧红的天分在更广袤的创作空间中得到施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魅力。

THE END
1.电大国开24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4电大_国开24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4 1.1937年8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组建,其团长是()。 A.丁玲 B.何其芳 C.艾青 D.赵树理 2.解放区反映工业生产的小说为数不多,比较突出的作品是草明的是()。 A.《高干大》 B.《荷花淀》 C.《原动力》 D.《种谷记》 3.《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 A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4050303
2.抗争范文9篇(全文)“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息!”萧红一生尝试从婚姻中得到真正的幸福,但终究没有找寻到。不管是与萧军,还是与端木蕻良的感情,都充满了离离合合的酸楚。因此,她把对爱情和理想婚姻的追求,和因这追求而不得的苦闷写进作品,并使之转化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萧红从自己的情感体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i14b3bc.html
3.诗经千古绝唱《诗经》中常见以花草、藤曼、雌鸟等来比喻女性,以乔木、日月等来比喻男子,所以这首《樛木》就有多种读法。 读法之一,认为这是三千年前的一场婚礼上的歌唱,金秋时节,宾客齐集,辘辘车鸣,儿童喧哗,欢乐的鼓乐伴着热闹的鞭炮声,迎来了新娘的花车,幸福的“君子”上前把新娘扶下车来,这时宾客们大声为之祝福:“南https://www.360doc.cn/mip/56926247.html
4.人生的谶语:读齐邦媛《巨流河》虽然有了持家的幸福,但裴毓贞却时常在忙碌时轻声哼唱,齐邦媛清楚地听到,母亲唱的是《苏武牧羊》:“兀父亲齐世英是个思想先进、关注民生和人权的高级知识分子,但这样一个人也会习惯性地轻视和践踏女性的https://www.douban.com/note/837856936/
5.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诗歌、散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都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文学发展丰厚而坚实的基石,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光辉而良好的开端。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1、最早的文学类型:原始诗歌和上古神话是最早出现的两种文学类型,它们最初都是以口耳相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php?mobile=1&mod=viewthread&tid=91654
6.年轮网络日记之——伪装激情::老猫凡子突然想起那句打油诗:老子“当年顶风呲三丈,如今顺风湿衣裳”,有些幸福可能是你真的等到失去以后才能感受的到的,而就在那天,我因为一泡尿而领悟到了幸福的真谛。 所以,陈逸飞死了,央视新闻周刊的白岩松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眼睛里似乎流露出的是一种略带调侃的味道--白岩松是生活在崔永元的阴影下的。在艺术人生的特http://www.diarybooks.com/mao.html
7.《诗经》精品教案三篇一、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 二、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 三、老师范读,翻译。 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 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 四、全班背诵。 《邶风·静女》 一、全班用指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sanyuwenjiaoan/042552076104255223664245.htm
8.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1、古代文学时期界定为起自我国第一位诗人屈原止五四新文化运动。 2、思想家、历史学家原则上不入选。 3、所列作品均为能反映作者主要成就的代表作。 4、因只列一百名有成就的作家,难免会忽略某些很有特色的作家。 5、100个作家排名主要依据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作家的贡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5sbng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