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再创新低!专家建议大学加强婚恋教育大学生婚恋教育性教育性知识高校

11月初,民政部官网公布的《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

其中,第三季度结婚登记131.7万对,同比减少44.5万对。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单季度结婚人数跌破140万对,上次最接近该数据还是2020年的第一季度,受客观因素影响,该季度登记了155.7万对。

从历年趋势来看,我国结婚人数从2013年开始连续下跌,从当年的1346.93万对跌到2022年的683.50万对,10年间减少了近一半。2023年登记了768.21对,迎来回升。而今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474.5万对)已经低于2022年的544.5万对。2023年的止跌回暖或许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类的传统伦理逐渐让位于“自我价值”和“个体自由”的现代观念。适婚人群,特别是青年男女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看法越来越多样化,近10年结婚数量锐减或许就是体现。

婚姻关联着生育,在当前人口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如何让更多青年男女“擦出爱的火花”,重拾“结婚生子”的夙愿,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

有专家撰文表示,高校应当成为婚恋教育的主阵地。

01

很难想象,大学生谈恋爱还需要外界(高校)的鼓励和支持?

正是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正是最纯真的校园岁月,正是内心感情最激荡澎湃之际。大学男女相互倾慕,互生情愫,相爱相依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大学不仅承载了科学知识传递的任务,更有完善大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的重要工作。鉴于此,该文作者认为,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方式,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不少高校其实已经开设了婚恋主题课程,包括:

华东师范大学的《婚姻与爱情》,旨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学习“恋爱的艺术”。课程覆盖从追求异性到“经营”婚姻的整个过程,包括爱情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郑州师范学院的《爱情心理学》,通过游戏和实践环节,教学生如何谈恋爱,包括撒娇、告白、拒绝等技巧。同时,课程还涉及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天津大学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由该校学生社团“鹊桥会”打造,主讲教师包括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校外情感专家等;

此外,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均有类似课程。

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喻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想到学生关心(婚恋问题),但没有想到会如此火爆。

2020年,《中国青年报》分析了180所高校1702份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只有35.33%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开设了婚恋课。而在上过婚恋课的群体中,超九成认为“有用”,超两成认为“非常有用”。

《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文作者调研发现,82%的大学生反映其所在的学校没有开设婚恋课;仅有2.51%的大学生上过婚恋课;65.99%的大学生希望所在高校开设婚恋课。

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婚恋教育的需求比较旺盛。结合社会背景和国家政策,高校应当考虑将婚恋教育纳入本校的课程体系,而对于课程具体形式和讲授内容则需深入思索。

02

性教育,接踵而至

“性”“爱”同行,不必讳言。

对于多数人,恋爱后发生性关系是水到渠成的正常行为。然而,处于性成熟阶段的青年学生,对于性风险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

根据《羊城晚报》11月26日报道,我国每年约有3000例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案例,平均每天有8名学生“中招”。其中,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洪波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省大学生艾滋病哨点2016至2021年数据显示,18到21岁是大学生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段,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广东药科大学与珠海市疾控中心曾调查过6所高校近1800名有性经历的学生。结果显示,22%的学生发生初次性行为时不到18岁,而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73.9%。江洪波解释,“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有助于今后选择稳定、可靠的性伴侣,形成安全的性伴侣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统计发现,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在内的数十所高校开设有性教育课,但总体数量少,课程内容也相对单一、薄弱。张玫玫表示,有些学校的性教育课偏重生理解剖和医学等专业知识,“实际上,性教育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审美、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对于较单一的课程内容,很多学生反映‘不解渴’。”

麦可思曾于2018年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近3000名在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性教育的看法。结果显示,超两成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性知识“缺乏了解”,超九成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接受性知识教育,而“选修课/必修课”“专题讲座、科普宣传活动”是大学生最愿意学习性知识的途径。其中,女生更希望了解“性侵犯和性犯罪防范”等内容。

彼时受访学生如今多已离开校园,而高校性教育还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湖北某高校《爱情社会学》和《爱情、婚姻与家庭》两门课程的教师表示,相比20年前的大学生,如今“00后”的婚恋态度和选择都有了较大改变,现在的年轻人相比10年前似乎更加焦虑。

主要参考文献:

[1]民政部网站.

[2]杨华磊,李双双: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中国人口报公众号.20241202.

[3]恋爱课教什么?大学生感觉如何,又期待什么?.光明网.20240422.

[4]平均每天有8名学生“中招”性教育与安全意识亟待强化.羊城晚报客户端.20241126.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THE END
1.大学婚恋教育不该成为催婚课近日,有专家撰文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婚恋教育课程,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引发网络热议。高校婚恋课应该怎么教?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恋爱课,不同高校的开设内容也有较大差异:有的恋爱课因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学生不惜“爬窗”蹭课;有的授课内容一味强调传统的婚恋生育观https://m.gmw.cn/2024-12/05/content_1303914477.htm
2.高校婚恋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引领青年走向成熟与责任之路专家们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婚恋教育课程,将婚恋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的形式,系统地传授婚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婚恋教育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婚恋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教学质量。 https://hnzjfwjc.com/post/11326.html
3.如何看待发挥高校婚恋教育主阵地一文?为啥让高校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因为高校最好拿捏,最没脾气呗。 不说别的,就说作者提的在高校开设婚恋教育课,基本没啥作用。 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婚恋又是事关每个人的大事,大学生自然会从网上寻求婚恋知识。需求起来了,自然会有各路大V、达人主动分享。 https://www.jianshu.com/p/b7cd3ba2a3ba
4.高校婚恋教育: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的关键环节–明讯财经师资培养支持:政府和高校应重视师资培养,通过培训、进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参加思政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保障婚恋教育质量。 协同教育推进:婚恋教育需高校、家庭、社会协同。家庭应传递正确观念并以身作则,社会要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健康婚育文化氛围,与高校形成合力,全方位传授婚恋知识。 https://www.imingxun.com/?p=1636
5.高校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杭州五所高校数据的分析研究还发现,在婚恋观中对生育观与两性教育这两大维度的探讨同样不容忽视,从生育观中可发现青年对于生育的设想,从两性教育的调查中可大体获知青年对性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从四个指标出发设计问题,进行问卷调查:①恋爱观,您目前的恋爱状况、恋爱对象的地区选择、恋爱消费和对恋爱AA制的态度;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1786
6.《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知识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婚恋教育中具备天然优势。 通过开设科学系统的婚恋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情感,提升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融入奠定基础。 硕博士也应加强婚恋教育 在讨论大学生群体的婚恋教育时,不能忽视硕士、博士生这一重要群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776403_1141305675.html
7.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所掌握的婚恋知识、家庭伦理知识、性健康知识严重匮乏;部分大学生的交际圈子狭窄, 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大学生压抑、内向、封闭、敏感的性格, 导致其情感认知能力脆弱, 婚恋观模糊;部分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 复杂多变的家庭关系、脆弱的家庭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对爱情与婚姻的认知、态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8.当代大学生婚育教育:挑战与对策婚育现象需要管理与教育引导,但婚育知情权难以落实,使高校婚恋婚育工作处于两难境地。此外,在如何处理婚育学生的学业成绩、休假的问题上,高校教师看法不一。对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64.06%的高校教师认为有必要将婚恋婚育纳入课程之中,通过讲座、课外活动等方式普及婚育知识。目前仍缺乏针对婚育大学生学业管理行之有效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3/0408/20809715.shtml
9.高校流行“恋爱课”专家:教恋爱并不简单新闻频道但记者注意到,在微博关于高校开设恋爱课的相关报道下面,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留言,褒贬之声不一。 支持的人占主流: @鲁克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刚需。 @大山小区:有一类人爱情观真的不正确,学校不能只教课本知识,情感观念也是应该有正确的引导,可以有效减少犯罪率和自杀案例。 https://news.cctv.com/2018/09/17/ARTIADzTrJXrY4GfUwigquqg180917.shtml
10.高校婚恋教育,重点在哪儿?高校婚恋教育课的核心在于,要让青年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和处理婚恋问题,包括学会做好结婚的准备和处理婚恋的各种状况。这既是一种人际相处的“能力培养”,也是如何与人共处的“情感处理”,更是对他人和自身负责的“责任认同”。青年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婚恋需要男女双方彼此负责、相互体谅、互相包容,在处理爱情与婚姻方面才会http://m-tongshan.cjyun.org/p/114986.html
11.高校婚恋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引领青年走向成熟与责任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婚恋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青年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格成长,婚恋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现状、必要性、实施策略等方面http://www.dghuiyan.com/post/6938.html
12.在“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婚恋教育初探据此,学校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有效性地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本文认为高校大学生婚恋教育应该包括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婚恋教育特点的教育原则,科学的教育目标,明确的教育对象,符合当代社会道德规范及时代要求的婚恋观和相关知识,符合大学生接受特点的教育方法和专业的教育者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625-2009061127.htm
13.湖北硕博姻缘会创始人左力羽倡导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左力羽是湖北硕博姻缘会创始人,多年从事婚恋服务工作,在业界享有盛誉。针对当前大龄单身青年现象趋多,年轻人离婚率也居高不下的现象,倡议应该让婚恋教育走进高校,在大学设置婚恋课堂,把恋情学习、婚前教育、恋爱情绪管理及两性知识等内容融进高等教育的必修课。这样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更有利于构建稳定、幸http://sblove.cn/index.php?g=mobile&m=article&a=show&id=667
14.[羊城晚报]初婚平均年龄推迟,“婚恋课”能帮大学生“更懂爱”吗“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她呼吁,应当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价值体系,并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https://www.lingnan.edu.cn/info/1642/33616.htm
15.女大学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婚恋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成为婚恋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2023年3月17日,在这个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季节里,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开营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鹏主持,出席本次活动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8/2123.htm
16.一位top3高校男教授的择偶观,与独立女性的婚恋出路可预见的是,我所代表的独立女性,在我们同一个母文化圈层,很难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开放互联,并没有解决我们难以在同文化层和同龄人圈层解决婚恋困境的问题。 我马上28岁。也许我隐藏大部分自我,编造一份简化的情史,抹去我正在从事的工作,也许我还能抓住“芳华”的尾巴,找到一个世俗意义上,与这位https://m.douban.com/note/751922628/
17.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恋爱预备期应指导学生确立正确恋爱观;恋爱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履行道德义务;恋爱过程中应有高尚的情趣、健康的交往方式;恋爱是一个相互考察的过程,要有可能失败的准备。”而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偏差的纠正策略主要的方法有:加强爱情真谛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性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道德;http://mip.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2317.html
18.恋爱教育成大学生“刚需”,江城多所高校开课指导大学生懂爱敢爱会爱恋爱相关的课程会讲授怎样的知识,通过这类课堂学生会学习到哪些知识。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多所高校恋爱课堂。 10月19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新一教学楼,张晓文老师正在上《婚恋职场人格》,各个小组学生纷纷上台分享学习成果和思考。 “之前的授课中,我带领同学们做了人格测试,小组同学分为不同的人格进行分享汇http://m.xgnews.cn/p/216544.html
19.高校开设婚恋必修课,可以一试日前,有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家庭暴力、夫妻矛盾、失恋后的消极行为等问题背后,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3/09/031327040.shtml
20.专家:发挥高校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文章指出,高校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谈恋爱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方式,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从调研汇总的大学生意见、建议来看,大学生期望高校婚恋教育课程最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课程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638429380258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