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上爱情,高校“恋爱课”引导学生“勇敢健康爱”

恋爱、结婚,到底是不是人生的“必选题”?当青春遇上爱情,会产生什么样的酸甜苦辣?今年5月,教育部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又恰逢“520”到来之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高校陆续开设婚恋文化课程,甚至有些课程“一座难求”。

高校“恋爱课”选课要“拼手速”

今年年初,《江苏省“百校千场万名”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方案(试行)》出台,鼓励在苏高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合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优秀传统婚恋文化、现代家庭观念、人口政策与人生发展规划要求,生动活泼地开展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工作,强化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而在一些高校,婚恋文化课程已经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如何用一种颜色描述原生家庭的心理氛围?你觉得原生家庭对你未来组建家庭信心有影响吗?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堂《亲情友情爱情》课上,座无虚席,任课教师殷飞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得知,原生家庭与自我婚恋观念密不可分。“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生家庭的氛围。爸爸妈妈遇到矛盾时是吵架还是心平气和沟通?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婚恋观。”

《亲情友情爱情》这门课是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博雅教育课程之一,每周三上课时,教室内里学生坐得满满当当,还有许多“拼手速”没抢到课的学生前来“蹭课”。“我的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些感情问题,可以带他来听您的课吗?”在上课的前一天,殷飞收到了一名学生发来的信息,“当然可以,欢迎!”

引导青年群体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是婚恋文化课堂的要义。“自由恋爱与结婚,但不等同于可以草率对待婚姻,要学会经营爱情。”殷飞平实的话语字字珠玑,许多学生听后频频点头,甚至有学生在听完课后主动调解起了父母的婚姻关系。“婚姻可以让人收获其他任何亲密关系都无法代替的成长,而孩子进入大学,成为原生家庭中的一个变量,并非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而是正在走出并理性审视原生家庭,甚至调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也让自己有了把握未来方向的力量。”

勇敢、真诚爱人,树立健康婚恋价值观

青年婚育问题,在新时代有了新特征。有调查显示,青年人的婚恋观有着择偶观念开放化、夫妻关系平等化的转变,更强调自由选择、平等和幸福感,而不是传统的家庭责任和压力。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吕甜甜发现,作为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大学生,个体自主性很强,其婚恋观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秉持不婚、丁克的学生有不少,包括有些家长其实也秉持开明的态度。从大学教育来说,我们不是强加给大学生某种理念,或者为学生做决定。在两周左右的课时中,我们希望通过给予学生更多信息,看到生活的多个层面,启发他们去思考,而不是遇到挫折后再去思考,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追求真爱与追求经济稳定之间,年轻人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平衡法律责任与道德约束在婚恋关系中的作用?”在课程中大学生们还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吕甜甜说,这些问题其实并不一定有标准的答案,或者统一的思想,重点是让学生能积极表达,充分探索。

爱情与人的成熟度有关,如果不能真正勇敢地、真诚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我们与其说是在对学生进行婚恋教育,不如说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琰说,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人格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在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学业(职业)上进行艰辛的探索,所以叠加的压力非常大,这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为他们保驾护航。

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女生的比例超过八成,学校专门开设了《女性心理学》选修课,其中就有关于婚姻家庭的内容。张琰告诉记者,这门课主要介绍爱情之于女性的特殊意义,从社会性别角度审视当下的爱情、婚姻模式,启发她们在恋爱与婚姻中追求自我人格的独立,在婚恋中追寻自我的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还会通过婚恋主题的讲座、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这些课程或活动都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提升他们在恋爱、婚姻和家庭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人成长各个阶段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的品质与性格,在大学期间,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比较成熟,在这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婚恋关系,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吕甜甜说。

青年如何“避雷”恋爱误区?

课堂内外,殷飞成了学生们信赖的“情感导师”。在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经历中,他发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婚恋既有期待也有焦虑,“很多学生不是不想谈恋爱,而是不明白如何与人交往,缺乏科学的婚恋观引导。”

恋爱,从来就不能一厢情愿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获得美满结果。“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但他不喜欢我”“我分不清喜欢和爱的区别”……不少大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甚至一些人由于恋爱受挫而不敢再向爱情迈出步伐。殷飞在遇到学生类似问题的咨询时,他常常会这样劝慰对方:恋爱需要不断探索,不能因噎废食。“年轻人要勇敢走出恋爱挫折,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让对方幸福才能让自己获得幸福。”

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就是那个“对的人”?应该相信一见钟情吗?殷飞说,在爱情中,感情是随着双方慢慢互相了解而生发出的感情,只有合拍的爱情,才能让双方变得更好。“判断跟对方是否合适,很简单,就是看与对方在一起时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情绪价值,有共同向上奋斗的理想状态,这就是爱情的感觉。”

青年群体在婚恋方面会遇到诸多误区。张琰举例,当今社会婚恋观念、婚恋模式都呈现多元化,这给正在寻求确定感的年轻人带来困惑和冲突。比如择偶标准过于功利,过于注重物质条件,忽视了对方的人品、情感方面特质;有的人缺乏爱的能力,双方的恋爱经常始于对恋爱对象的完美幻想,混乱于交往过程中的误解与争吵,终止于自己不被包容、不被满足的受害者心态;一些学生由于创伤性的成长经历,害怕亲密关系,不敢与人建立信任的连接,“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卑、自我价值感较低,在恋爱中比较卑微、讨好、单方面付出,形成不平等恋爱局面”。

THE END
1.大学婚恋教育不该成为催婚课近日,有专家撰文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婚恋教育课程,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引发网络热议。高校婚恋课应该怎么教?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恋爱课,不同高校的开设内容也有较大差异:有的恋爱课因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学生不惜“爬窗”蹭课;有的授课内容一味强调传统的婚恋生育观https://m.gmw.cn/2024-12/05/content_1303914477.htm
2.高校婚恋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引领青年走向成熟与责任之路专家们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婚恋教育课程,将婚恋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的形式,系统地传授婚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婚恋教育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婚恋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教学质量。 https://hnzjfwjc.com/post/11326.html
3.如何看待发挥高校婚恋教育主阵地一文?为啥让高校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因为高校最好拿捏,最没脾气呗。 不说别的,就说作者提的在高校开设婚恋教育课,基本没啥作用。 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婚恋又是事关每个人的大事,大学生自然会从网上寻求婚恋知识。需求起来了,自然会有各路大V、达人主动分享。 https://www.jianshu.com/p/b7cd3ba2a3ba
4.高校婚恋教育: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的关键环节–明讯财经师资培养支持:政府和高校应重视师资培养,通过培训、进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参加思政教育培训和研究活动,保障婚恋教育质量。 协同教育推进:婚恋教育需高校、家庭、社会协同。家庭应传递正确观念并以身作则,社会要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健康婚育文化氛围,与高校形成合力,全方位传授婚恋知识。 https://www.imingxun.com/?p=1636
5.高校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杭州五所高校数据的分析研究还发现,在婚恋观中对生育观与两性教育这两大维度的探讨同样不容忽视,从生育观中可发现青年对于生育的设想,从两性教育的调查中可大体获知青年对性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从四个指标出发设计问题,进行问卷调查:①恋爱观,您目前的恋爱状况、恋爱对象的地区选择、恋爱消费和对恋爱AA制的态度;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1786
6.《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知识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婚恋教育中具备天然优势。 通过开设科学系统的婚恋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情感,提升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融入奠定基础。 硕博士也应加强婚恋教育 在讨论大学生群体的婚恋教育时,不能忽视硕士、博士生这一重要群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776403_1141305675.html
7.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所掌握的婚恋知识、家庭伦理知识、性健康知识严重匮乏;部分大学生的交际圈子狭窄, 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大学生压抑、内向、封闭、敏感的性格, 导致其情感认知能力脆弱, 婚恋观模糊;部分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 复杂多变的家庭关系、脆弱的家庭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对爱情与婚姻的认知、态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8.当代大学生婚育教育:挑战与对策婚育现象需要管理与教育引导,但婚育知情权难以落实,使高校婚恋婚育工作处于两难境地。此外,在如何处理婚育学生的学业成绩、休假的问题上,高校教师看法不一。对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64.06%的高校教师认为有必要将婚恋婚育纳入课程之中,通过讲座、课外活动等方式普及婚育知识。目前仍缺乏针对婚育大学生学业管理行之有效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3/0408/20809715.shtml
9.高校流行“恋爱课”专家:教恋爱并不简单新闻频道但记者注意到,在微博关于高校开设恋爱课的相关报道下面,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留言,褒贬之声不一。 支持的人占主流: @鲁克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刚需。 @大山小区:有一类人爱情观真的不正确,学校不能只教课本知识,情感观念也是应该有正确的引导,可以有效减少犯罪率和自杀案例。 https://news.cctv.com/2018/09/17/ARTIADzTrJXrY4GfUwigquqg180917.shtml
10.高校婚恋教育,重点在哪儿?高校婚恋教育课的核心在于,要让青年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和处理婚恋问题,包括学会做好结婚的准备和处理婚恋的各种状况。这既是一种人际相处的“能力培养”,也是如何与人共处的“情感处理”,更是对他人和自身负责的“责任认同”。青年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婚恋需要男女双方彼此负责、相互体谅、互相包容,在处理爱情与婚姻方面才会http://m-tongshan.cjyun.org/p/114986.html
11.高校婚恋教育,专家呼吁加强引领青年走向成熟与责任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婚恋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青年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格成长,婚恋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现状、必要性、实施策略等方面http://www.dghuiyan.com/post/6938.html
12.在“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婚恋教育初探据此,学校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有效性地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本文认为高校大学生婚恋教育应该包括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婚恋教育特点的教育原则,科学的教育目标,明确的教育对象,符合当代社会道德规范及时代要求的婚恋观和相关知识,符合大学生接受特点的教育方法和专业的教育者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625-2009061127.htm
13.湖北硕博姻缘会创始人左力羽倡导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左力羽是湖北硕博姻缘会创始人,多年从事婚恋服务工作,在业界享有盛誉。针对当前大龄单身青年现象趋多,年轻人离婚率也居高不下的现象,倡议应该让婚恋教育走进高校,在大学设置婚恋课堂,把恋情学习、婚前教育、恋爱情绪管理及两性知识等内容融进高等教育的必修课。这样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更有利于构建稳定、幸http://sblove.cn/index.php?g=mobile&m=article&a=show&id=667
14.[羊城晚报]初婚平均年龄推迟,“婚恋课”能帮大学生“更懂爱”吗“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她呼吁,应当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价值体系,并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https://www.lingnan.edu.cn/info/1642/33616.htm
15.女大学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婚恋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成为婚恋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2023年3月17日,在这个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季节里,新时代婚恋观教育进高校暨“恋爱成长营”开营仪式在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鹏主持,出席本次活动https://www.peihua.cn/nzxyx/info/1098/2123.htm
16.一位top3高校男教授的择偶观,与独立女性的婚恋出路可预见的是,我所代表的独立女性,在我们同一个母文化圈层,很难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开放互联,并没有解决我们难以在同文化层和同龄人圈层解决婚恋困境的问题。 我马上28岁。也许我隐藏大部分自我,编造一份简化的情史,抹去我正在从事的工作,也许我还能抓住“芳华”的尾巴,找到一个世俗意义上,与这位https://m.douban.com/note/751922628/
17.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恋爱预备期应指导学生确立正确恋爱观;恋爱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履行道德义务;恋爱过程中应有高尚的情趣、健康的交往方式;恋爱是一个相互考察的过程,要有可能失败的准备。”而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偏差的纠正策略主要的方法有:加强爱情真谛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性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道德;http://mip.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2317.html
18.恋爱教育成大学生“刚需”,江城多所高校开课指导大学生懂爱敢爱会爱恋爱相关的课程会讲授怎样的知识,通过这类课堂学生会学习到哪些知识。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多所高校恋爱课堂。 10月19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新一教学楼,张晓文老师正在上《婚恋职场人格》,各个小组学生纷纷上台分享学习成果和思考。 “之前的授课中,我带领同学们做了人格测试,小组同学分为不同的人格进行分享汇http://m.xgnews.cn/p/216544.html
19.高校开设婚恋必修课,可以一试日前,有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当前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感情和恋爱挫折时,容易出现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家庭暴力、夫妻矛盾、失恋后的消极行为等问题背后,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3/09/031327040.shtml
20.专家:发挥高校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文章指出,高校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谈恋爱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婚恋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方式,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从调研汇总的大学生意见、建议来看,大学生期望高校婚恋教育课程最好采取选修课的形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课程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638429380258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