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已到适婚年龄他们应如何建立正确的婚恋观?

已到适婚年龄的90后,面对爱情和婚姻,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正确的婚恋观?

真正的浪漫,叫与子偕老

时代变迁,年轻人的婚恋观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

据统计,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有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晚婚、不婚,甚至“随便”“不靠谱”“不忠诚”的标签也贴在当下一些年轻人的身上。已到适婚年龄的90后,成长于一个文化和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面对爱情和婚姻,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正确的观念,如何让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既成熟稳定又浪漫圆满?

恐婚,并不是不相信爱情

王芃的家乡是一个四线城市,她不喜欢小地方的闭塞,从小就渴望繁华的都市。高中毕业,她考到了上海,也如愿留在那里奋斗。

然而,经过4年的打拼,她却不得不承认,上海早已不是仅凭自己的渴望和梦想就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她与同样家境不富裕的男友已经相恋5年,虽然手中有些存款,但对于在上海买房来说,依旧杯水车薪。

如今,似乎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到了30多岁,依然没有结婚的亲戚或者朋友,即使家里再怎么催促、逼婚,都无动于衷。

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采访中,一些年轻人吐槽,曾经流行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已经过时。恋爱和结婚,在一些年轻人看来,不再是一条绳上的因和果,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已经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在他们看来,恐婚并不代表不相信爱情。调查显示,72.1%的90后相信真爱的存在,但他们认为“相恋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群人的事”。比起上一代人,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年轻男女更看中三观上的契合和共鸣。

远离消极婚恋观,遇见对的人

面对恶意的背叛,当然不需要容忍,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世上没有天作之合的完美爱情,一言不合就吵闹打架拉黑发朋友圈,这种无法控制情绪的处理方式远不够成熟。除了宣泄情绪,对于深入了解对方毫无帮助,甚至会引来对方的冲动报复。如果想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那就必须投入爱心和耐心去磨合。

婚恋专家认为,注重心灵合拍,崇尚美好爱情,坚持等待“那个对的人”,这无可非议。毕竟本着对婚姻负责的态度,在感情基础上建立起的家庭,才更加稳定和幸福。然而,一些都市适婚青年坚持“宁缺毋滥”,晚婚、不婚现象越来越常见,究其原因,是消极的婚恋观起了助推作用。比如,有的年轻人抱有太理想化的想法,稍有“不合拍”便放弃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有的过于放大婚后的经济压力和育儿负担,缺乏承担家庭责任的信心和勇气。

恋爱婚姻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任何人都有追求美满婚姻的权利。然而,任何理想都要建立在实际行动之上,美好的爱情更需要主动争取。年轻人应该树立更加积极的婚恋观,要相信“在辽阔的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不一味排斥相亲等接触异性的机会,为自己的幸福而主动出击,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勇敢去爱与被爱,才有机会遇见“那个对的人”。

与子偕老,不是童话

“牵手一辈子”是每对新婚夫妇对彼此的承诺,但真正浪漫的,是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有相爱的父母,才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才会有家风正、爱心足的家庭。一些恶俗的影视作品中,宣扬“傍大款”“找小三”,不负责任的高离婚率,似乎在这个时代,美好稳定的婚姻成了落伍的事。但与人们想象的不同,调查显示,近九成90后认为婚姻应该忠诚,对出轨行为零容忍。

业内专家认为,婚姻和爱情的世界里,志同道合应该放在首要地位。只有思想品德、生活情趣、事业理想都一致,才可以一起承受艰难困苦,最终演绎出一段幸福的婚姻和爱情。

其实爱不仅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要为彼此付出。采访中,不少年轻人直言自己的爱情还需要成长。作为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长辈照顾得过于周到,使得他们的责任感相对淡薄,且更强调个人权利的伸张。因此,他们在关系中更愿意享受爱情的甜蜜而非承担经营的重任。

一份白头到老的感情会让人终生充实而愉悦。心理学家王薇华表示,虽然个人的成熟并不一定要通过结婚生子来成就,但人生短暂而孤独,很需要坚实的亲密关系链接来获取安全感和责任感。(记者尹晓燕)

THE END
1.也是最早关注到县域体制内女性婚恋问题的学者之一。2019年,欧阳欧阳静是江西财经大学的教授,也是最早关注到县域体制内女性婚恋问题的学者之一。 2019年,欧阳静完成了一篇名叫《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的论文,她在论文中写道:「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特点,主要出现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机关内,其中女教师是剩女主体,县乡女公务员呈现出越剩越多的https://xueqiu.com/3658388177/286784289
2.一周骗你三十万,豆瓣的金融诈骗是有多可怕这时,急着结婚的朋友们,走投无路开通了婚恋网站高级会员,成为了待宰的“猪”。 接下来骗子们就按照剧本包装自己,每天固定喂养、迷惑猪的心智。 会包装到什么程度呢? 小到星座、出生地、居住地,大到家庭背景、成长往事,甚至是以往感情经历设计,环环相扣。 https://www.douban.com/note/728354259/
3.做一个免费婚恋交友网,对爱网被叫好,但怎么赚钱?2011年,婚恋网站对爱创立,也拿到了初始投资,郑志诚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免费”原则,这是公益精神高照,还是无可奈何?“虽然我们的开销不大,但钱也用得差不多了。”两年过去,“变现”的机遇一直没有出现。创业不是慈善,今后,他们该如何发展? https://www.tmtpost.com/33226.html
4.钻石婚恋专注高端婚恋十九年,国内首届富翁集体征婚开创者,成功相守60载的旷世之恋:有一种爱情,叫李光耀和柯玉芝 说起神仙美眷,我们总会首先想到钱钟书和杨绛,一辈子相知相守,真正的soulmate。 近来读李光耀回忆录,才发现,不远的新加坡,居然也有这么一对伴侣,一生相守相爱得那么高级。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能感动这么多人?忍不住拿出来跟你们分享。http://www.zuanshihunlian.com/webContent/newMarriageInfoDetail?ID=793a44b243dc4f57b72fa06fa579b67a
5.世纪佳缘发布婚恋观报告:恋爱经历丰富的非婚青年更容易陷入“婚恋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世纪佳缘发布《中国男女婚恋观系列调查之“恋爱力大作战”》(下文简称“调查”),通过对80后-00后非婚青年的“恋爱力”展开调查,其中就有对恋爱经历丰富的部分人群进行数据调研,并且得出一些有意思且具有指导性的结论:谈恋爱次数多可能跟找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理想型有关,并且谈恋爱次数多的人“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0215/022023_1223448.html
6.七个问题,带你破解“套路贷”什么叫“砍头息" 借1000块钱,要砍掉300块钱的利息,也就是说实际拿到手的只有700块钱。虚构资金转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迫使受害人继续借贷平账,恶意垒高债务。 事后 通过提前准备好的虚假证据提起民事诉讼或者采用泼油漆、堵锁眼、跟踪滋扰、威胁恐吓、电话骚扰,还向你周边的朋友,亲戚不断地打电话,用这些软暴力和硬http://www.yfyunchengqu.gov.cn/yfycgaj/gkmlpt/content/1/1259/mpost_125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