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大国外交,小到夫妻关系,博弈存在于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习博弈的知识,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敏捷、表达更清晰、行动更理性。
《博弈法则:历史与生活中的逻辑》是一本妙趣横生又充满智慧的提升思维能力的通识读物,书中通过讲述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博弈故事,讲解博弈的原理,并提供了将博弈思维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和案例。
《博弈法则:历史与生活中的逻辑》
周建武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
博弈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达到合意结果的过程。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无处不在。掌握了博弈的法则,我们就能经过分析和推理找到各方利益的关键点,从而看清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
本书从为人处世、两性关系、商业成败、职场规则、大国竞争几方面展开,通过讲述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小故事,阐明博弈法则是如何对事件的结果产生影响的。
在当今社会,碎片化的信息、颠三倒四的表达在网络上泛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以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写作和表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帮助读者提升逻辑分析的能力,形成逻辑清晰的思考和表达习惯。
通过研读书中的故事和逻辑分析,读者可以掌握使用博弈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看清楚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类矛盾和冲突,做出最优的决策。
书中没有晦涩的术语,没有复杂的推理,而是将博弈的逻辑分析藏在历史故事和日常事件中,轻松易懂、妙趣横生。
书中包含大量历史故事,阅读本书既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又可以学习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
作者是逻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书中的逻辑分析严谨、可靠。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逻辑学专业师生、研究者可将本书作为参考读物;
青少年可通过本书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其他大众读者可在轻松的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
周建武,博士,研究员,逻辑与软科学专家,作家。长期从事逻辑学、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三十余部,代表作有科学思维专著《科学推理》《科学分析》《科学论证》,诗集《尘尽云起》《尘中春尽》。
本书目录
第一章世上万事皆隐藏着博弈
1.博弈就在我们身边
2.历史就是博弈的“魔鬼”结果
3.三国博弈的逻辑分析
4.经典悖论的逻辑分析
5.魔鬼一样的博弈智慧
第二章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博弈
1.博弈逻辑就是生活中的“魔鬼”
2.人的本性与本性的克服
3.真实人性的博弈
4.“人质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5.“猎鹿博弈”与猎物分配
6.“协和谬误”与“沉没成本”
第三章博弈中有魔鬼一样的方略
1.瞒天过海
2.缓兵之策
3.交锋中的信息策略
4.禅让与实力
5.士为知己者死
6.“顺者昌,逆者亡”的游戏规则
7.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四章博弈中特有的魔鬼法则
1.奇货可居
2.犯错的代价
3.人多未必力量大
4.清官的博弈
5.权力的博弈
6.兔死狗烹的游戏规则
第五章为人处世的博弈
1.人际博弈的优化策略
2.“傻瓜”之博弈逻辑
3.有舍才能有得
4.谦让并非坏事
5.退让让你获得更多
6.懂小忍才能名大节
7.等待时机与放手一搏
第六章两性关系的博弈
1.江山与美人
2.丑男抱得美人归之“恋爱博弈”
3.“择偶博弈”与人性洞察
4.婚恋中“门当户对”现象的逻辑分析
5.“爱情博弈”与“笨蜗居”
6.“情侣博弈”与夫妻该回谁家过年
第七章商业成败隐藏着博弈
1.如何分蛋糕
2.讨价还价的策略
3.商业谈判的要诀
4.优劣势与均衡的博弈
5.企业管理的博弈策略
6.诚信是利益博弈的必然选择
第八章企业竞争中的潜在博弈
1.获取项目的博弈法
2.合作的信用
3.“智猪博弈”与“搭便车”
4.合作——企业的最佳选择
5.价格勾结的博弈分析
6.价格竞争——保持原价还是降价
7.竞争与合作,是对手也是伙伴
第九章职场竞争的博弈法则
1.一个好领导的重要性
2.职场竞技中的博弈
3.办公室内的“智猪博弈”
4.员工考核中的博弈
5.员工与薪酬之间的博弈
6.跳槽——职场利益之战
7.员工激励的逻辑分析
第十章中美博弈的逻辑分析
1.中美贸易战的博弈
2.中美博弈的现状与展望
后记
精彩书摘
一
懂小忍,名大节
韩信是汉代军事家、开国功臣。韩信早年贫困潦倒,被人瞧不起。虽遭受各种人生挫折,他却一点也不灰心丧气。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高体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里却十分胆怯。”他还说:“韩信,你若不怕死,就用剑刺我;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注视了这个人好久,然后就低下头从这个人叉开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又爬了几步。满街的人都嘲笑他,以为他怯懦。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在提到这件事时说:“当初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不过杀他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因此我就忍耐了下来。”
汉代开国名臣张良,也是这样一位懂得小忍成大事的真英雄。相传张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他在桥上遇到了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者,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就好事做到底吧,便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鞋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对于想成大事的人来说,面对一时的屈辱,能冷静处理,同样也是一种处世谋略。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忍为进,以小忍成大名节,绝对算得上是人生的最高智慧。
二
协和谬误
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该种飞机机身大、装饰豪华并且速度快,其开发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元。难怪政府也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项目开展后不久,英法两国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且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尚不确定,但是停止研制也是很可怕的,因为以前的投资将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它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开发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声大、污染严重等)以及运营成本太高,不适应市场竞争,英法政府为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英法政府在大量投资开发协和飞机后,不能及时止损。即使前景黯淡,也得硬撑着继续做下去,非要走投无路才放弃,而这时投入的成本已经全打水漂了。在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本来可以使损失减少,但它们没有这样做。壮士断腕,是何等壮烈,却也是何等艰难!
三
学会放弃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多年过去后,他各方面都有一些长进,但是离大学问家的距离还十分遥远。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可能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那个年轻人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年轻人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年轻人说。“那你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怎么登山呢?”大师说。
要学会放弃,放弃并不等于失去,相反,有的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够得到更多你想拥有的。很多人总是很难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因此,他的选择往往是吊死在一棵树上。如果能够更多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更多地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而不仅仅是思考怎样去获取功利,那么我们的选择会开阔许多,我们的胸怀也会宽广许多。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适当地放弃一些东西。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赚那么多钱,是因为他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够赚到多少钱,而更多地考虑跟他合作的人能赚多少钱。于是,只要是跟李嘉诚合作的人都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钱,而李嘉诚自然也就能够赚很多的钱。这也是与人处事的一种技巧。只有适当放弃自己的利益,多为别人着想,从长远来看,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功其实都是因为他的舍,而不是因为他的所得,而且能舍多少,才能得多少,所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原标题:《如何让你的行动更理性?这本书助你用博弈思维做出最优决策》